一個頂尖操盤手的感悟:MACD指標買入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炒股追求完美,還不如不幹呢。始終持有獲利的股票,不如擇機了結。

獲利的股票,如果一直持有,而不及時了結的話,會將既得利潤再次消耗掉,因此不可以只做長線死多頭。

獲利的股票,就像滿堂的金玉,永遠守是守不住的。長期相守,只能滋生富貴的驕橫心態,因而必然導致操作失敗而自取禍患。功成身退,獲利及時了結,就是天大的炒股之道。

在現實生活世界中,很多人凡事都要求做得個十全十美,盡善盡美。找對象,希望對象既有錢,又漂亮,又溫柔,又有文化等等;找工作,既要工資高,工作環境舒適,又要求工作輕鬆、體面,結果經常失望。凡懷有這種心理的人,進人股市後,通常也會追求完美,既想抄到最低點,又想賣到最高點;縱然持有領漲股,又想把每個波段都做足。在操作中,又往往謹小慎微,處心積慮,害怕犯一點錯誤,但事實上這種心態,只能導致投資者不斷犯錯誤,一次次地懊悔,一次次地失去賺錢的機會。

一個頂尖操盤手的感悟:MACD指標買入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介紹MACD的基本用法】

1. MACD 金叉:DIFF 由下向上突破 DEA,為買入信號。

2. MACD死叉:DIFF 由上向下突破 DEA,為賣出信號。

3. MACD 綠轉紅:MACD 值由負變正,市場由空頭轉為多頭。

4. MACD 紅轉綠:MACD 值由正變負,市場由多頭轉為空頭。

5. DIFF 與 DEA 均為正值,即都在零軸線以上時,大勢屬多頭市場,DIFF 向上突破 DEA,可作買入信號。

6. DIFF 與 DEA 均為負值,即都在零軸線以下時,大勢屬空頭市場,DIFF 向下跌破 DEA,可作賣出信號。

7. 當 DEA 線與 K 線趨勢發生背離時為反轉信號。

8. DEA 在盤整局面時失誤率較高,但如果配合 RSI 及 KD 指標可適當彌補缺點。

MACD是衡量股價漲速快慢的指標,主要判斷上漲或下跌中是加速還是降速;比如上漲過程中,能否一直保持著上漲的速度。下跌過程中,是不是一直保持著下跌的速度。


【MACD指標買入形態圖解】

一個頂尖操盤手的感悟:MACD指標買入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一個頂尖操盤手的感悟:MACD指標買入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一個頂尖操盤手的感悟:MACD指標買入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一個頂尖操盤手的感悟:MACD指標買入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MACD背離

MACD指標是最最常用的指標,對於MACD背離,大家也不陌生,但是對於級別的定位,都有點模稜兩可,好像這個級別也背離,那個級別也背離,這個模型就是對MACD背離的級別進行精確的量化定位,並預判背離之後調整或者反彈的最少目標位。

我先把圖示貼出來:

一個頂尖操盤手的感悟:MACD指標買入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頂背離圖示

一個頂尖操盤手的感悟:MACD指標買入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底背離圖示

均線設定:青色:30均線 綠色:60均線 灰色:120均線

頂背離使用方法:

一個頂尖操盤手的感悟:MACD指標買入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頂背離在走勢中的圖示

調節週期,使得3號位正好處於60均線,圖中3到5的畫面裡,30與60均線不能有死叉,如果有,重新調節,為了使兩條線沒有死叉,可適當讓3號位離開60均線,其他情況下,3號位要正好處於60均線,調整完成的週期,就是我們要判斷的週期。

此時,如果4高於2,B低於A,且5號位有連續兩次收盤低於30均線,則判斷為頂背離形成確認,股價從5號位向灰色120均線調整。

注意:120均線在動態上升,所以調整目標位也是動態的。

底背離使用方法:

一個頂尖操盤手的感悟:MACD指標買入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底背離在走勢中的圖示

調節週期,使得3號位正好處於60均線,圖中3到5的畫面裡,30與60均線不能有死叉,如果有,重新調節,為了使兩條線沒有死叉,可適當讓3號位離開60均線,其他情況下,3號位要正好處於60均線,調整完成的週期,就是我們要判斷的週期。

此時,如果4低於2,B高於A,且5號位有連續兩次收盤高於30均線,則判斷為低背離形成確認,股價從5號位向灰色120均線反彈。

注意:120均線在動態下降,所以調整目標位也是動態的。

我先把這部分基礎內容發出來,大家有興趣的話先去對照著看,難點肯定還是如何調整週期,自己先嚐試看看30分鐘、60分鐘,有點基礎的,可以嘗試15分鐘、40分鐘,甚至日線等等,看看MACD背離之後,是不是最少調整或者反彈到了120均線。


MACD缺

1.由於MACD是一項中、長線指標,買進點、賣出點和最低價、最高價之間的價差較大。當行情忽上忽下幅度太小或盤整時,按照信號進場後隨即又要出場,買賣之間可能沒有利潤,也許還要賠點手續費。

2.一兩天內漲跌幅度特別大時,MACD來不及反應,因為MACD的移動相當緩和,比較行情的移動有一定的時間差,所以一旦行情迅速大幅漲跌,MACD不會立即產生信號,此時,MACD無法發生作用。


趨勢第一

MACD指標作為判斷市場趨勢的重要工具,投資者在使用的過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利用該指標來判斷市場的趨勢。這是進行股票操作的基礎。

當DIFF線和DEA線較長時間在零軸上方運行時,表明市場處於上漲趨勢中。接下來投資者應採取持股待漲或逢低加倉的策略。

當DIFF線和DEA線較長時間在零軸附近上下波動時,表明市場正處於盤整狀態。接下來投資者既可以在盤整中高拋低吸,也可以持幣觀望,等股價突破震盪區間之後再選擇操作方向。

當DIFF線和DEA線較長時間在零軸下方運行時,表明市場正處於下跌趨勢中。接下來投資者應採取持幣觀望的態度。


多週期共振:

在實戰中,投資者在分析股票走勢時,一般要用到多個週期的走勢圖。常用用的有月、周、日、60分鐘、30分鐘、15分鐘、5分鐘這七個週期。其中,月、周可劃分為一個週期,60分鐘、30分鐘可劃分為一個週期。

多週期共振是指,任何一個買點或賣點都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週期發出買入信號或賣出信號(越多越可靠),才能最終買入或賣出。當只有單獨的一個週期發出買入或賣出信號時,投資者可不予考慮。

做中長線的投資者,當月線圖或周線圖發出買賣點時,必須需要日線圖或60分鐘圖也發出相同方向的買賣點,才能考慮買入或賣出。如果日線或60分鐘圖中沒有出現買賣點,即使月線或周線圖中出現明顯的買賣點,也不能入場操作。

如果做短線,當60分鐘圖或30分鐘圖中發出買賣點時,此時15分鐘圖或5分鐘圖中也要發出相同方向的買賣點,比如60分鐘圖中出現DIFF線與股價頂背離,在15分鐘圖出現DIFF線和DEA線的死叉等,才能最終考慮入場操作。如果15分鐘或5分鐘走勢圖中沒有買賣點,即使60分鐘或30分鐘走勢圖中有明顯的買賣點,也不能隨意入場操作。


MACD交死叉5天以內的選股公式:

DI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9) ;

MACD:=(DIF-DEA)*2;

EVERY(MACD<0,1) AND REF(MACD>0,5);

一個頂尖操盤手的感悟:MACD指標買入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MACD水下三金叉股價雙背離選股指標公式:

DI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9);

MACD:=(DIF-DEA)*2;

T:=BARSLAST(CROSS(DIF,DEA) AND DIF<0);

T1:=SUMBARS(T=0,2);

T2:=SUMBARS(T=0,3);

M:=BARSLAST(CROSS(0,MACD));

M1:=SUMBARS(M=0,2);

M2:=SUMBARS(M=0,3);

D1:=REF(DIF,BARSLAST(DIF=LLV(DIF,M+1)));

D2:=REF(D1,T1-1);

D3:=REF(D2,T1-1);

LT:=BARSLAST(L=LLV(L,M+1));

L1:=REF(L,LT);

L2:=REF(L1,T1-1);

L3:=REF(L2,T1-1);

XG:T=0 AND L1D2 AND D2>D3;

一個頂尖操盤手的感悟:MACD指標買入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MACD死叉1-3天后金叉選股公式:

DI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9);

MACD:=(DIF-DEA)*2;

T:=BARSLAST(CROSS(DIF,DEA) AND DIF<0);

T1:=SUMBARS(T=0,2);

T2:=SUMBARS(T=0,3);

M:=BARSLAST(CROSS(0,MACD));

M1:=SUMBARS(M=0,2);

M2:=SUMBARS(M=0,3);

D1:=REF(DIF,BARSLAST(DIF=LLV(DIF,M+1)));

D2:=REF(D1,T1-1);

D3:=REF(D2,T1-1);

LT:=BARSLAST(L=LLV(L,M+1));

L1:=REF(L,LT);

L2:=REF(L1,T1-1);

L3:=REF(L2,T1-1);

XG:T=0 AND L1D2 AND D2>D3;

一個頂尖操盤手的感悟:MACD指標買入戰法,再忙也得花五分鐘學習


投資人若想在效率市場持續穩定的贏利,必須成功的解決兩大問題:

1、如何在高度隨機的價格波動中尋找非隨機的部分; 2、如何有效的控制自身的心理弱點,使之不致影響自己的理性決策。

很多投資家的實踐都證明,交易系統在上述兩方面都是投資人的有力助手。 大多數投資者在進入市場的時候,對市場的認識沒有系統的觀點。很多投資人根據對市場的某種認識,就片面的承認或否認一種交易思路的可行性,其實他們不知 道,要想客觀的評價一種交易方法,就要確認該方法在統計概率意義上的有效性。無論是隨機還是非隨機的價格波動中不具備統計意義有效性的部分,只能給投資人 以局部獲勝的機會而沒有長期穩定獲勝的可能。而交易系統的設計和評價方式可以幫助投資者有效的克服對方法認識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交易系統還 可以幫助投資人有效的控制風險。實踐證明,不使用交易系統的投資人,難以準確而系統的控制風險。沒有交易系統做指導時,投資人很難定量評估每次進場交易的 風險,並且很難評估單次交易的風險在總體風險中的意義。而交易系統的使用,可以明確的告訴投資人每次交易的預期利潤率、預期損失金額、預期最大虧損、預期 連續贏利次數、預期連續虧損次數等,這些都是投資風險管理的重要參數。

幫助投資人有效的克服心理弱點,可能是交易系統的最大功用。交易系統使交易決策的過程更加程序化、公開化、理性化。投資人可以從由情緒支配的處於模糊狀態的選擇過程轉變為定量的數值化的選擇過程,即單純判定信號系統的反映以及執行信號所代表的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