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大人都愛的東西,最傷娃!尤其是它,2歲後才能吃!

這類大人都愛的東西,最傷娃!尤其是它,2歲後才能吃!

家中寶寶突然不吃輔食了,媽媽以為新買的輔食出了問題,嚐了嚐沒問題呀!

後來,媽媽才發現原來寶寶覺得大人們的食物遠比他們的輔食好吃!

瞧著寶寶滿足地跟大人“同盤共食”時,媽媽得意地認為孩子長大了。

殊不知,你的寶寶已經悄悄被你培養成了一位“重口味”寶寶。

當寶寶過度偏愛重口味飲食後,對天然的食物會失去興趣,慢慢地會養成挑食和偏食的不良飲食習慣。

如果在孩子嬰兒時期培養他們對清淡食物的喜愛。他們成年後,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概率會減少很多。

關於幼兒飲食健康的問題,權威機構指出:3歲之前,寶寶的飲食應該保持清淡,儘量少用調味料。

並且,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建議——嬰兒輔食應保持原味,不加鹽、糖以及刺激性調味料。

根據我們中國營養學會的膳食指南建議,寶寶對食鹽中“鈉”的需求量如下:

除了鹽的問題,我們再來聊一聊寶寶們最愛的甜食。

世界衛生組織在對糖的限制建議中提到,成人和兒童遊離糖攝入量應該降至攝入總能量的10%以下,最好控制在5%以下。

什麼是遊離糖呢?

所謂遊離糖是指食品中添加的單糖和雙糖以及存在於果汁、糖漿和蜂蜜中的天然糖分。這裡不包括新鮮水果中所含的糖分。

可見,父母們需要重視“寶寶吃甜食”的問題啦。那麼,就從先控制自己的甜食攝入量開始吧。

聊完了咸和甜的問題,那麼寶寶吃“酸”也要注意嗎?

我們日常飲食中,最容易接觸到的“酸”就屬醋了。在很多成人的認知裡,多吃醋有很多好處,所以習慣於在炒菜時多放醋。

但是,過度的酸很容易刺激孩子的口腔。如果孩子有口腔潰瘍的現象,酸味只會加重疼痛,進一步刺激潰瘍面。

在這裡,有的營養師建議寶寶應該在兩歲或再大一點兒之後,再嘗試食醋。

除了鹽、糖、醋之外,家長更要注意味精和雞精對於孩子飲食習慣的養成和健康成長的影響。

因為味精和雞精容易造成孩子缺鋅,缺鋅會引起孩子味覺功能的喪失,從而造成食慾下降和偏食的不良習慣,甚至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導致孩子生長髮育的不良和性發育的減退。

為了讓孩子營養均衡,提升孩子味覺的體驗,可以讓蝦皮代替過度的食鹽,南瓜代替大量的甜食,檸檬代替酸酸的醋。寶寶是否能夠健康成長,就看父母如何控制家中的“調味料”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