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心,是帶著鄉親一起富——記坪寨鄉播落村養牛場創辦人彭澤能

近日,在水城縣坪寨鄉播落村自林組,一棟正在施工的藍頂鋼架養牛大棚格外顯眼,這就是該村村民彭澤能新建的養牛場。“再過幾個月,養牛場的一期工程完工後,就可以引進牛種進行飼養了。”養牛場創辦人彭澤能說。

我的初心,是帶著鄉親一起富——記坪寨鄉播落村養牛場創辦人彭澤能

彭澤能(左)查看料草長勢

今年32歲的彭澤能是水城縣坪寨鄉播落村人。2006年,他從貴陽鐵路工程學校畢業後,就到廣東東莞打工。做過普工,跑過業務……不同的工作崗位,讓他吃了不少苦頭,同時也為他自主創業積累了資金和經驗。

“給別人打工,始終不是長久之計,要想有長遠發展,必須自己創業。”彭澤能一邊打工,一邊學習,不斷尋找自主創業的機會。

經過充分思考和準備,2008年,彭澤能創辦的公司——彭呈電子公司開業了。由於他勤奮好學、做人誠懇、辦事踏實,公司各項業務開展順利,利潤逐年翻番,彭澤能也因此從一名“打工仔”變身成為企業老闆,成了村裡小有成就的生意人。

“我外出打工10年,現在有了自己的企業,算是小有成就。但是每次回到家鄉,看到鄉鄰們的生活還是很艱苦,心裡很不是滋味,現在正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就想著能有什麼辦法能帶著鄉親們一起發展致富,為家鄉的脫貧攻堅貢獻力量。”談起回鄉創建養牛場的初心,彭澤能這樣說。

坪寨鄉播落村自林組山高坡陡,植被豐富,村民們又有家庭養牛、羊的傳統,發展養殖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經過多次外出考察學習和比較後,彭澤能決定回鄉創建養牛場。

今年年初,彭澤能將自己的公司交給朋友打理,自己回到自林組著手投資修建養牛場。

“整個養牛場規劃佔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包括辦公室和飼養區,工程分為一、二、三期,總體工程完工後可飼養西門達爾肉牛500頭,至少可以解決30戶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彭澤能說,養牛場的創建得到縣、鄉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工程進展得十分順利。目前,一期工程正在有序施工中,今年可完成180頭牛的飼養量。

“如果村民有養牛的意願,養牛場可提供牛種、技術指導和統一收購協議,讓村民‘零風險’養牛。同時,為了保證青飼料供給,養牛場還通過讓鄉鄰用土地入股養牛場的方式種植青飼料,增加他們的收入,同時,吸納一批農村富餘勞動力進入養牛場務工,傳授養牛技術及管理經驗,拓寬收入渠道。”對於養牛場如何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彭澤能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截至目前,彭澤能種植了60餘畝青貯玉米,為即將投入使用的養牛場做好青飼料儲備。

“養牛場現在正處於起步階段,我會通過加強自身技術學習,把養牛場經營管理好,讓村民看到養牛產業的發展前景,帶動村民參與養牛,實現共同致富的夢想。”展望未來,彭澤能信心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