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2020年內實現省級統籌!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養老金2020年內實現省級統籌!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6月12日,在日前召開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貫徹實施工作會上提出要加快推進省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統收統支,2020年全面實現省級統籌,為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打好基礎。

什麼是養老金統籌?

所謂“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狹義上就是各地將資金歸結到國家層面,由中央統一調度使用。對此,業內稱之為統收統支的養老金統籌制度。

同理,本次提出的省級統籌,就是將省級以下政府部門收取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歸結至省級層面,由省級主管部門統一調度使用。

養老金統籌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目前,我們人口老齡化日益加重,導致我國養老金缺口增大,養老金入不敷出;因此國家陸續出臺各種政策推動養老金缺口問題的解決。

如果養老金實現統籌,意味著各地養老金收支難抵的問題將有效解決。國家對於養老金進行宏觀調控,通過盤活養老金,養老金入市,國有企業上市增值增資等多種手段擴大養老保險收入,逐步解決我過養老金缺口問題。

全國統籌倒逼省級統籌落地

“本次,中央不僅確定了養老金省級統籌的時間表,而且還提到了統收統支這一原則,可以看出這回改革確實要"動真格"了,而這也是我國部署實施基本養老保險中央調劑金制度倒逼的結果。”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

中央調劑金制度先行

今年3月就明確表示:今年中央收取3%形成全國養老調劑金,以後這一比例還會逐步提高,彌補部分省份可能會發生的養老金收入不足缺口。

近幾年從中央關於養老金的屢次表態不難看出,養老金全國統籌、中央調劑金制度這“兩位一體”的改革已箭在弦上,而且推進步伐正逐步加快。

省級統籌為何如此難落地?

在業內看來,省級統籌難以實現的原因是下一級政府不願意把結餘的基金上交。

截止2017年,我國已有十餘個省份當年養老金支出大於收入。而在2014年,這個數字也僅為3個。據其他分析,如果扣除政府的財政補貼,全國將有20多個省(區、市)出現了當期資金缺口。

有觀點卻認為,在我國長期實施的財政分灶吃飯體制下,養老保險制度財權事權不明晰,統籌提到哪一級,哪一級實際就成為最終的"出資人"和"兜底人",因此部分省級政府對於提高統籌層次的積極性也就不高了。

養老金全國統籌任重道遠

目前,僅有幾個城市實現實質性的省級統籌,大部分省份都是通過一些“變通”的方法完成任務!而只有實行統收統支制度後,養老金省級統籌改革才算“到位”。看來,養老金升級統籌甚至全國統籌,任重道遠!

無論如何,這一次對於養老金省級統籌的落地時間首次明確,也都正向推進了我過養老金全國層面的統籌進展,改革已勢在必行,希望統收統支這一原則可以切實解決我們養老金的缺口問題,讓我們對養老不再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