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的傭人、科威特的石油,以及它們之間的勞務糾紛

如今在我們一線城市做保姆這份工作的,月收入早已超過了普通的白領,而且日常開支遠小於上班族。但是應該沒有幾個大學生畢業後會想去做保姆,他們想做的應該還是白領。雖然有些白領的收入不如保姆,但是工作帶給他們的還有體面、社會地位等這些非物質的東西。所以工作不止用收入來衡量,像保姆這種“伺候人”的服務行業,在我們國家的認可度就不是特別高。不過有個國家對待保姆這份職業的態度應該是個例外,那就是菲律賓。

菲律賓保姆更為專業的稱呼叫做“菲傭”。不但很多菲律賓女性會主動選擇去異國他鄉做保姆,甚至菲律賓有些在校學生都會把這個工作作為自己畢業之後的職業選擇。或許任何人去給別人做保姆都有一點生活所迫的原因,但是在菲律賓,保姆的從業者還多了一份自願的積極性和發自內心的成就感,這一點是菲傭超越同行的精神基礎。

菲律賓的傭人、科威特的石油,以及它們之間的勞務糾紛

(帶孩子的菲傭)

如今全世界有1000多萬菲律賓人外出務工,大部分都是做著傭人這份不起眼的工作,每年給菲律賓創造240億美元的外匯收入,“菲傭”也早已經成了全球保姆這個行業的最好品牌。那麼菲律賓是怎麼整出傭人這個創匯產業的呢?

在獨立之前, 菲律賓最先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人給菲律賓留下了歐洲那種民主制度和天主教。西班牙之後菲律賓被美國人接管,美國人改進了西班牙的制度,還在菲律普及了英語。有了之前的這段關係,二戰後菲律賓得到了美國在資金和技術以及市場方面的扶持,於是菲律賓在五六十年代經濟騰飛了好一陣兒,做了一段時間的“亞洲四小虎”。不過,菲律賓當年賺錢的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很快就被亞洲其它國家取代了。沒有了高速增長的經濟,貧富分化、政治腐敗、治安混亂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為了生存,底層那些貧窮的菲律賓人就不得不選擇外出打工。

貧窮算是菲律賓女性外出賺錢的主要動力,但全世界那麼多貧窮的人外出打工,為何只有菲律賓的傭人混出了名氣呢?菲傭自身有兩大優勢,這兩大優勢都來自曾經的殖民歷史。第一個是她們英語說得非常流暢, 這一點就非常受西方僱主們的喜歡,因為交流上沒有障礙,不耽誤自家小孩。另一方面她們信仰天主教,宗教的作用讓她們變得溫順善良並且任勞任怨,信仰上和性格上的優勢讓她們也受西方國家的歡迎。

菲律賓的傭人、科威特的石油,以及它們之間的勞務糾紛

(進行嬰兒護理培訓的菲傭)

當然保姆這份職業,終究是一個技術活,做飯帶孩子幹家務以及處理和主人之間的關係,這當中有很多技巧的,這些東西如果出去了現學的話,那可能菲傭就不會像現在這麼出名了。因為菲傭在國際上是一個巨大的產業,所以菲律賓國內有非常齊全專業的保姆培訓機構,每一個離開菲律賓去外面做傭人的菲律賓女性都是經過嚴格培訓的職業保姆,要是論文平的話平均在大專以上,有些甚至還有護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的本科文憑。

離開菲律賓出去闖蕩的菲傭在觀察這個世界的時候,她們的目光還是比較勢利的,專挑那些發達的地區或國家出手。比如上個世界八九十年代我國香港地區菲傭就比較多,而現在國內的一線城市也出現了菲傭,菲傭變成了一個地方經濟好壞的標誌。當然像中東那些產油的土豪國家肯定是菲傭們的目標之一,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科威特。

科威特是一個靠石油發家致富的中東國家,當然並不是每個中東國家都有石油,這個要看這個國家位於中東的哪個地方,嚴格地說是看它距離波斯灣遠還是近。因為波斯灣的地勢比較低,當年石油在形成的時候,就順著地形往低的地方流動,最後匯聚到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了。所以像約旦和敘利亞這種遠離波斯灣的地方,就沒什麼石油。而像沙特、伊朗、巴林、卡塔爾、阿聯酋、科威特這些國家,就是天生的油販子。

菲律賓的傭人、科威特的石油,以及它們之間的勞務糾紛

(科威特風光)

科威特的面積我們北京市還要小一點,但是人口只有差不都420萬,幾乎是北京的五分之一。這420萬人口裡面,本地人只有100多萬,剩下的都是外來務工人員,他們為什麼去科威特打工呢?因為科威特有石油啊!科威特已經探明的石油儲量多達140億噸,佔全球石油總量的10.8%,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僧少粥多!拿著科威特戶口本的那100多萬人理論上要享受這麼多石油帶來的好處,所以科威特的本地土著們自然就有錢任性了,菲傭找的就是這些掏得起錢會享受的人。


科威特人跟中東的其它土豪國家一樣,把髒活累活留給那300多萬外來務工人員,自己人則進入到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來管理這些外來打工者,讓他們替自己創造財富。所以大街上的出租車司機、油田上挖沙子的工人、沙漠裡修路的民工,幾乎都是來自印度、孟加拉國和印尼的打工者,當然在家給做飯帶孩子的就是菲傭了。

再說科威特這個國家的體制是君主制,國王那個職位就在一個家族的圈子裡流傳,外人是沒有機會的。如果按照我們課本上的教育,這種落後的體制註定是充滿矛盾並且遲早要被拋棄的,但是目前人家王室還是挺安全的,整個社會無論治安還是經濟狀況都比菲律賓要強多了。當然這一切都是因為石油的利潤,而不是體制的優勢,當大多數人不愁吃喝衣食無憂的時候,也就不會在乎體制是什麼樣兒了。

菲律賓的傭人、科威特的石油,以及它們之間的勞務糾紛

(科威特的外籍石油工人)

科威特有一個社會問題,那就是本地人不怎麼瞧得上那些外來務工人員,算是一種階級歧視吧。如果把科威特的社會等級分成上中下三類的話,他們本地人和歐美人做著重要的管理崗位,算是上層;我們的中資企業和其它技術型人員算是中層,像來自印度,孟加拉,菲律賓這些國家的體力勞動者就算是下層或底層了。這上層瞧不上底層,應該是一種正常的社會現象,雖然不好但是也一時難以解決。

當這種歧視發生在菲傭身上的時候,就逐漸變成了一種對下人的虐待。 菲律賓駐科威特的大使館時不時收到同胞因為自己的處境而打來的求助電話,而且時不時就有菲傭受不了虐待而自殺的事情。當這種事情傳到菲律賓壞脾氣總統杜特爾特的耳朵裡,他就很不高興。今年的1月份老杜找機會對科威特外交部長說,這種事情你們要想辦法解決一下,不然以後我們的傭人就不派過去了。

這次談話過了沒多久,在2月份又爆出了另外一個新聞,在科威特首都的一處住宅的冰櫃裡發現了一具女屍,死者是這家人僱來的菲傭。屍檢的結果顯示她是被人活活打死的,而且死亡時間已經超過了1年。這個案子在科威特和菲律賓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科威特馬上派人調查,菲律賓發生了激烈的抗議。

科威特這邊很快就查清楚了,受害女傭的僱主是兩口子,男的是個黎巴嫩人,女的是敘利亞人,兩個人到科威特上班,僱了個菲律賓人做傭人,這男的後來承認自己虐殺了那名菲傭。當事情敗露後兩口子跑回各自的老家躲了起來,於是科威特動用了國際刑警把這兩人給帶回了科威特,並且在今年的4月份將他們判了絞刑。

菲律賓的傭人、科威特的石油,以及它們之間的勞務糾紛

(被害的菲傭遺體運回菲律賓)

一連串出了這麼多事兒,在科威特的女傭們人心惶惶,同時菲律賓國內也對科威特抗議示威不斷。於是杜特爾特就做了一件為自家女傭們做主的事情,下令暫時中止和科威特的勞務輸出合作,並且政府掏錢派飛機把科威特那些想回家的女傭們給接回來。心想著等之後兩國就這個事情好好協商討論之後,再重新考慮勞務輸出方面的合作。

可是這貧富階層之間的鄙視問題,哪裡是外交層面的談判能解決的呢?

一聽說政府掏錢讓自己回家,那些在科威特飽受歧視和虐待的女傭們紛紛收拾東西回國,這就讓當地的僱主們很不高興了。有些女傭跟人欠了工作合同,合同沒到期的話直接走就不太合適,工作沒交接僱主當然不想放人,假如護照還被僱主扣押著的話,那就更不好走了,所以她們只能偷偷給大使館打電話求助。

菲律賓的傭人、科威特的石油,以及它們之間的勞務糾紛

(科威特菲傭乘機返回菲律賓)

有困難找使館,使館也沒讓她們失望,冒險派出車輛去接這些女傭。結果這個事情沒做好,接人的過程被人給拍下了,而且僱主報了警幾個司機還被當地警察給逮捕了。科威特人特別生氣,認為菲律賓大使館在做干涉內政的事情。菲律賓外交部長連忙給人道歉,說自己這也是迫不得已,希望你們能理解,完了還寫了道歉信給人送過去。但是科威特並不領情,讓菲律賓方面限期交出參與其中的大使館工作人員名單,否則就要驅逐外交人員。

菲律賓方面覺得吧,我們的人替你們做飯帶孩子賺點血汗錢,卻受到了壓榨和虐待,我們去解救反而要我們交人,道了歉都不行,這太過分了!於是就沒理他們這個交人的要求。這交人的時間一到,科威特就下令讓菲律賓駐科威特大使回家去,同時召回了科威特駐菲律賓的大使。

這個行為就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很不高興。老杜是一個粗人,不論美國還是聯合國他都不放在眼裡,想罵就罵。在老杜的眼裡,科威特不過是一個有錢但素質不高的國家,並不值得他過於尊重。於是4月30號那天他就對外公佈:之前那個和科威特之間有關勞務輸出的臨時禁令現在變成永久禁令了,以後我們不伺候科威特人。

在科威特的菲傭有25萬人,如果一個菲傭伺候一個4口之家的話,基本上科威特本地人家家戶戶都請了菲傭。這一下子全走了,估計給科威特造成的影響也不小,但是即使這樣,科威特的男人也不會改變他們的想法,他們覺得僱來的傭人就像自己的私產,是可以隨便欺負的。

菲律賓的傭人、科威特的石油,以及它們之間的勞務糾紛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

來自階級的歧視問題是普遍存在的,人與人之間是這樣,國家與國家之間也是這樣。即便文明發達的西方國家也有種族歧視問題,也有嚴重的排外問題。像中東這種君主制國家,他們把自己的妻子都當做私有財產用黑布給包裹起來不讓外人看,更何況是去他們那兒打工的傭人呢!所以對菲律賓而言,搞勞務輸出一方面不能只盯著錢,還要考慮文明禮貌這些東西;另一方面自己國家也要富裕和強大,不然會被自認為是上層的小國家給欺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