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匠”老梅堅守27年打造有機茶品牌:就求一個“純”字

“憨匠”老梅堅守27年打造有機茶品牌:就求一個“純”字

  5月18日,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在杭揭開大幕。數以千計的茶葉品牌“八仙過海”,擺出了形態各異的宣傳展位,茶香、古樂、茶具等與各種現代化的展現手段相融合,完美呈現博大精深、精緻婉約的中國茶文化。在所有的這些展位裡,來自麗水蓮都區的梅峰有機茶展位,簡單而生動:一張黑白照片,是梅峰有機茶掌門人梅獻山上世紀80年代初在大姆山上採茶時的留影;一棵油綠綠、散發著淡淡清香的茶樹,是老梅和兒子等幾個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從高山上請下來的“貴客”,用多達一立方米的大姆山有機土壤滋養著,帶到了杭州的展位現場,與賓客共享盛會的喜悅;而茶樹旁那張黝黑的臉、淳樸的笑容,就是在大姆山上種了一輩子有機茶的老梅。

“憨匠”老梅堅守27年打造有機茶品牌:就求一個“純”字

  每年茶博會,老梅都樂呵呵地像一個即將“嫁女”的“準岳父”,各路領導、嘉賓、同行、老茶友,一張張老面孔都讓他喜不自禁:80多歲的姚國坤先生曾是1975年梅獻山參加茶葉技術學習班時的恩師,如今他將梅峰有機茶指定為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的專用茶,用於接待全世界的喜歡茶葉的專家及朋友;上海民間第一茶葉品牌經紀人周小平,向老梅拋來橄欖枝,希望梅峰茶能儘早入駐上海市場,給上海茶友帶去高山有機茶特有的好品質、好口感。

“憨匠”老梅堅守27年打造有機茶品牌:就求一個“純”字

  展會前幾天,老梅從茶山上挖來了原生態的茶樹——它不漂亮,一些老葉子被蟲子啃過,但這恰恰是大自然留下的饋贈;一旁的平板電腦不間斷播放宣傳視頻,這更讓眾多參觀者們側目,稱讚老梅把傳統有機種茶技術和現代化的高科技展示結合到了一起。

  老梅原是國營大姆山茶場的植保員,後來承包了這片600多畝的高山茶園,從一個年輕小夥到現在,一干就是40多年。1992年,在有機概念還屬稀缺的國內農業領域,老梅在自己的茶園停用一切農藥、化肥、除草劑,走回歸生態之路。以“以茶養園,以園養茶,以蟲吃蟲,以菌滅菌”16個字為定位,每年對茶園進行重修剪,將人工修剪下的茶樹枝條和茶園裡及周邊的雜草埋入土壤當生態綠肥。茶園一年只採春茶不採夏秋茶,確保茶園土壤肥力滋養茶樹,確保下一年的春茶期間茶樹的生產營養。茶園全年不用農藥,保持茶園生物多樣性,依託大自然相生相剋的原理,以益蟲吃害蟲,起到防治蟲害的效果。

“憨匠”老梅堅守27年打造有機茶品牌:就求一個“純”字

  27年的堅持,使得大姆山有機茶園貧瘠的黃土變成有機質含量高的黑土,堅硬的土壤變為了鬆軟土質,造就了一園真正的有機沃土,成就了梅峰有機茶獨一無二的品質。

“憨匠”老梅堅守27年打造有機茶品牌:就求一個“純”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