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打不遠球?問題可能出在這裡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打不遠球?問題可能出在這裡

在高爾夫球場上或練習場上,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身材並不魁梧的人,擊球距離很遠;而一些人高馬大的球手,卻並不能打出和自己體型“相稱”的距離。顯然,因為一些揮杆上的問題,有些球手的力量流失掉了。那麼這些力量是如何流失的呢?我們例舉了6大揮杆力量流失因素


1.擊球不在甜蜜點上。一般來說,在觸球瞬間偏離甜蜜點四分之一英寸,你就會損失12碼的擊球距離。如果在加上觸球瞬間杆面沒有對正的因素,你將損失更多距離。儘管球具廠商不斷提高非甜蜜點擊球時的距離,但這種差距你依然感受明顯。

2.由外到內的揮杆平面,即下杆從正常揮杆平面的外側下來。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是說你的手臂在下杆時遠離了自己的身體,這樣的擊球非常不穩定。比較好的糾正做法是下杆時有意識地讓右大臂迅速貼近身體。

3.轉肩太早。如果在你剛開始下杆的時候你就把你的右肩轉向目標,結果會導致揮杆過頂擊球,即在擊球瞬間身體超過了球的位置。為解決這個問題,集中注意力保持在右肩與整個揮杆的同步性,不要讓它在剛開始下杆的時候就單獨行動。

4.轉肩過晚或不轉肩。和前面的問題相反,轉肩過晚或不轉肩導致手臂單獨作用,甚至影響整個身體的轉動。這樣會嚴重阻礙揮杆的流暢性,導致距離損失。

5.啟動下杆時不借助下半身發力。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揮杆只是上半身的事,下半身並不會起到太多作用。其實這是誤解。如果你看職業球手揮杆(比如麥克羅伊),他們在啟動下杆時有明顯的右腳蹬地的動作,以腰部扭轉帶動上身揮杆。畢竟,下半身是與固定地面接觸的,利用反作用力啟動下杆才能使力量最大化。

6.擊球時觸球點錯誤。如果你的杆頭在觸球前先打到地的話,你會損失掉一些力量,擊球時可能會打厚或打薄。要解決這一問題,站位時讓球位於你的站位中間較靠後的位置。這能帶來一種向下的衝力,能帶給你更多的力量。通常用中鐵擊球的話球位於站位的中間,但為了在擊球瞬間改善觸球的效果,請將球位調整到站位中偏後的位置。這樣能幫助你更好地觸球。如果你的打痕在球位之後(靠近目標),證明你的擊球是紮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