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偏愛進口乳品,實現乳源自給70%目標有難度

國務院發佈乳業振興與乳品安全指導意見,提出產能提升、產品結構優化等新要求,業內專家認為《意見》的出臺將提振乳業信心,但“2020年奶源自給率70%的目標”較難實現。

中國消費者偏愛進口乳品,實現乳源自給70%目標有難度

近日,國務院審議通過了《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目的是優化乳業產品結構、加快乳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工作,並計劃2020年將中國乳業自給率提升至70%以上。專家認為,《意見》的發佈給中國乳業的中長期發展“定了調”,但由於中國消費者對進口乳品的持續偏愛,以及國產乳品在產能和結構上的一些問題,《意見》中設定的“2020年奶源自給率70%”較難實現。

目前,中國的奶源自給率約為50%,且絕大多數自給產品為中低端產品,缺乏優質的高端產品,國產乳製品供給尚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多樣需求,產品品質、競爭力和美譽度有待提升。

目前,中國進口乳品的增速遠超國產乳品產量增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2017年中國乳品產量同比增4.17%,而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乳品進口量同比增13.5%,進口額同比增37.89%。

宋亮認為,中國乳業目前的產品結構還“比較偏”,進口量的進一步增長“毫無疑問”。目前中國的乳品中,處於價值鏈低端的常溫產品、以白奶為主的產品比較多,而處於價值鏈高端的低溫產品、酸奶產品、嬰幼兒奶粉產品,以及中國消費者接受度越來越高的奶酪產品的供應水平有待提高,同時高附加值原料性產品,比如稀奶油、乳清粉、乳品蛋白等添加原料也比較匱乏。

此外,國內目前自主供應的成本過高也制約了國產乳品的發展。目前,中國乳業的產業化、規模化、機械化生產程度有待提升,生產成本和人工成本仍比較高,與國產乳品相比,進口乳品在成本上優勢明顯。

同時,抬高國產乳品價格的另一個因素是層層的分銷環節。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表示,國產乳品的流通成本太高,需要經過一級批發和二、三級多層分銷環節。據測算,國產乳品流通成本佔總成本的比例超過50%。為了爭到超市貨架的好位置,國產乳企往往還需繳納不菲的進場費和宣傳費,而進口乳品一般能夠從一級代理商直達門店,有些產品甚至由超市直接從原產地進貨。

另外,由於缺乏推進動力,近年來良種繁育在中國幾乎停滯,目前國內使用的良種和優質凍精都為進口,而提升奶農抵禦自然和市場的風險,用金融的力量為農牧業再生產提供資金也是乳業發展的重心之一。

從《意見》分析來看,未來乳業的發展將從以上多個制約行業發展的核心因素入手,包括大力引進和繁育良種奶牛、建設國家核心育種場、加強優質飼草料生產、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優質奶源基地、強化質量安全監管、修訂提高生鮮乳、滅菌乳等國家標準、建立全過程質量追溯體系、強化金融保險和奶畜養殖用地等支持。

不過,宋亮也認為,從產品供給保障層面看,一味追求提升自給率在思路上難免有些偏頗,“國內的傳統的思路是,不論什麼產品都想要有自己的東西,認為這樣就能保證產品安全。” 他認為給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這一目的應該排在第一位。

目前,國產乳品的品質、競爭力和美譽度還有待提升,尤其是嬰幼兒奶粉,在消費者心中,奶粉的安全問題仍是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2018年是三鹿奶粉被查出含嚴重危害嬰幼兒健康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的第十個年頭,十年間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不信任甚至催生了海外奶粉代購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