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最近曉酌君沉迷健身不能自拔,因此很久沒有更新了。(你懶就說,找什麼藉口)咳咳。但是從今天起正式迴歸,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最近大熱的電影《悟空傳》。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改編自今何在的同名網絡小說,截至目前票房已破5億。想必早年間看過網絡小說的人都知道這部作品所存在的意義。在還沒有SNS的2000年初,誕生了一批網絡文學作家,比如痞子蔡、寧財神等,今何在就是其中之一。《悟空傳》可謂是網絡文學的先河之作。但如此大IP改成的電影,上映後口碑卻不如人意。原著粉覺得本片改編太多,已變得面目全非,只是靠情懷來圈錢。豆瓣也僅有5.5分。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不得不說,本片確實亮點與槽點齊飛。如果你是原著粉絲那勸你不要看了,基本上除了人物關係和幾句書中的經典名言,其他全是電影獨創的。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就如網友無腳之鳥所說。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但曉酌君以為影片遠沒有爛到5.5分的地步。原著小說是分三條線索展開敘述,每個故事好像是各自獨立的,但是它們共同拼接成了完整的故事。故事分為兩層在發生著,卻有因果聯繫。整個故事結構是一個倒果為因的圓形結構,故事的結局也恰恰造成了故事的發生,變成了一種時間的空間化的產物,即故事成為了一個可以在兩個時空層面上互動、滲透、並置的結合體。如此複雜的藝術形式想用電影來呈現確實有難度,所以導演為沒看過原著的粉絲能接收到一個完整的故事對劇情進行了再創作。這就惹怒了原著粉,可非原著粉似乎都還能接受。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也正如原著今何在所說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其實電影版《悟空傳》還是繼承了原著的內核即不服輸不聽從命運安排的勵志精神與情感。我們今天不妨就脫離原著,把它當做一部純粹的電影來聊聊。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先來說說演員,彭于晏飾演的孫悟空被網友噴臺灣口音太重,讓人出戏。對此,導演郭子健認為,一個說標準普通話一點臺腔都沒有的彭于晏更讓人覺得違和。採用配音,才是真正的“令人出戏”。曉酌君也認為他是最符合孫悟空這個形象的。彭于晏亦正亦邪的長相,邪魅的眼神,一舉“粉碎”了我們對86版電視劇《西遊記》中由六小齡童老師樹立的“正統“形象。包括他的口音,起碼讓人聽起來舒服自然並未覺不適。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孫悟空不僅相信自己伸手可以碰到天還要把天給捅個窟窿,對一切聽天由命之事都嗤之以鼻,對一切壓迫勢力都竭盡全力反抗。本片講述的就是他如何從一個頑猴轉變成齊天大聖的。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但女主角就比較辣眼睛了。倪妮飾演的阿紫刻意模仿《大話西遊》中朱茵飾演的紫霞形象,性格、神態、語言都極其矯揉造作。倪妮著實是用演技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東施效顰,看得觀眾也是尷尬癌都犯了,一到感情戲就一片噓聲。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她的身上不僅毫無當年“紫霞仙子“身上的靈氣。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反而還多了一分厭惡與蠢笨,任何賣萌俏皮裝可愛都是在提醒觀眾產生這樣的共鳴—“阿姨,您也不小了,這麼費勁的演不累嗎?眼尾紋都加深了”。每天都嚷嚷著要突破天命,實則就是一個看個晚霞還裝13的瘋丫頭。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除了倪妮,飾演天蓬的歐豪(別問我豬八戒什麼時候變這麼瘦了),以及由鄭爽飾演的像醬油般存在的阿月,都貢獻了面癱式演技。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最心疼的還是余文樂飾演的楊戩,他因有一個正在接受天條懲戒的母親,而變得內斂沉悶且篤信天命,對一切事都表現出隱忍與剋制。包括對母親的思念和對阿紫的愛慕,都不敢外放地表現出來。和孫悟空是截然不同的性格。但已經這麼慘的楊戩,卻因為孫悟空的出現被橫刀奪愛,而且過程充滿了匪夷所思與莫名其妙。但也算老戲骨的余文樂還是hold住了這個角色,即使演技只算中規中矩吧。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好吧,以上這些我都忍了,但你告訴我片中俞飛鴻飾演的大boss天尊這個髮型是怎麼回事?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這劉海是被哮天犬啃的嗎?把我女神搞成這樣,還我當年的驚鴻仙子啊!!!!!!!!!!!!!!!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其實,如果忽略倪妮的表演,這個演員陣容還算可以,畢竟還有喬杉、楊迪等搞笑擔當,節奏也不算沉悶。但本片同樣犯了國產影片的通病,就是劇情薄弱。很多觀眾走出電影院第一句話是感嘆特效真好,但不會說故事真棒。被改編後的《悟空傳》也沒能逃出超級英雄電影的傳統劇情套路——先發掘潛能再展現能力最後被打擊再站起再超神。能看出導演想用力講好一個故事,於是他在影片開頭編出了巨人和魔石的背景便於非原著粉理解。套路可以有,只要你能自圓其說、解釋合理。可惜本片沒有達到如漫威故事般自成一體的合理演繹。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本片明明叫《悟空傳》卻對悟空的成長描繪甚少,包括他的愛情,也是沒有任何鋪墊就把前一秒還在和楊戩搞曖昧小清新的阿紫和他組了CP,還強行上升到生離死別的高度。感動嗎?未必。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還有,菩提老祖為什麼要幫孫悟空與天鬥?在孫悟空失去魔石的仙力後為何被菩提老祖嘴遁了幾句就變得力量超強?可能這是導演為了表達人定勝天的力量很強大,卻太過於模稜兩可。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本片的神佛體系交代的也不完備,比如俞飛鴻飾演的天機處處長一直報告工作的“上蒼”卻是一個一句臺詞都沒有的佛頭。觀眾還沒看出他有多厲害的時候就領了便當。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諸如此類,故事情節細思全是敗筆。但你說它是爛片卻又很對不起導演在其他方面的良苦用心。

本片的特效可說是國產電影的良心之作。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從片頭就讓人驚歎畫風的清奇,不同於同類影片的中二畫風,有種《火影忍者》的感覺。氛圍也夠燃,最後孫悟空和楊戩合力對抗俞飛鴻那一幕,也有一種鳴人和佐助聯手鬥宇智波斑的即視感。

精心設計的武打動作花樣紛繁,也讓人看到過癮。每一個人都根據自身特點設計了適合不同兵器的打鬥動作。這點絕對沒糊弄。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在各方專業影評都在批評《悟空傳》的時候,我其實最在意的並不是劇情的問題,而是影片把悟空的宇宙改小了。孫悟空在和誰鬥?是那個掌管世間運作的天機儀?還是野心十足的天機處處長?是不是把他們都鬥到了就叫做勝利?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孫悟空,每個人心裡都有要反抗的東西。有些是現實存在的,如不滿意的工作,SB的領導,漠不關心的戀人,有些是不具象的,比如庸庸碌碌的日常,看不到未來的現在,無處安放的孤單寂寞冷。我們為什麼崇拜孫悟空?就是因為他大膽的否決了命運給予他的這一切不幸,打破了壁壘和束縛。這是人人都渴望追求的。可惜電影雖表達出了對命運的反抗卻沒有走出思維的死角。把世間的不公都歸罪給一個人、一件神器,縮小了鬥爭的格局與意義。除了由男女主角不斷蹦出的幾句“逆天改命”的口號式標語外,在“反抗”這方面就很少有打動人心的地方了。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我們看《平凡的世界》為什麼會被那個年代青年們不甘服輸的精神所感動?就是因為他們真實,努力拼搏的過程“有血有肉”。它傳達出的內涵,正是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精神的繼承。我們看到了人們腳踏實地在與不公作鬥爭,可在《悟空傳》裡即使你是神仙也不可能靠說幾句口號就獲得無窮力量吧?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孫悟空。我希望每一個人在看完這樣的影片後都能有所感悟,願意對自身生活做出更好的改變。這才是《悟空傳》應該傳達出的精神與存在的意義。如果你看完有了這樣的感覺,那說明它對你而言就是一部好電影,如果沒有這樣的感覺,那我同意你的差評。因為,我們都應該思考什麼才是控制我們不敢去掙脫的,就像主題曲中唱的“是不是成了佛世間便沒了魔”。

《悟空傳》如果不是改編自小說 說不定還有救

我是曉酌電影評分系統,您的每一分錢都值得被珍惜,不要隨意便宜爛片。

本片評分(滿分5星)供參考

主演演技:★★★

劇情:★★

藝術:★★★★

可推薦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