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奶粉,你更熱衷給孩子買些啥?看看這些育兒行為你佔幾條

“養娃”是個技術活,隨著越來越多的90後加入父母大軍,不少新手爸媽的育兒法與老一輩觀點都產生很大改變。比如:

與80後家長相比,90及95後家長堅持母乳餵養的比例更低;

超過20%的家長習慣自行購買鈣、鐵、鋅補充劑給寶寶吃;

醫生主導的抗生素使用比例下降,而家長自行購買給孩子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卻在上升……

近日,北京崔玉濤育學園根據家長們記錄的數億條真實育兒記錄及上萬份育兒調查問卷,發佈了《2018年第三屆育兒行為數據白皮書》。

新生兒純配方粉餵養比例逐年增加

對比2016年-2018年0-2歲寶寶的餵養數據發現,純配方粉餵養的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在寶寶剛出生時純配方粉餵養的比例逐年增加。在寶寶未斷母乳的用戶中,相比85前出生的家長,90後、95後家長堅定支持母乳餵養的比例更低,尤其是95後,堅持母乳餵養的比例只有30%左右。

除了奶粉,你更熱衷給孩子買些啥?看看這些育兒行為你佔幾條

“這個趨勢會引發後期食物過敏的孩子越來越多。”育學園兒科診所院長崔玉濤指出,現在有太多的聲音導致媽媽對孩子出生後產生了恐懼,害怕孩子不夠聰明、營養不夠等,進而導致很多家庭在孩子出生後、媽媽乳汁還不太足時就添加配方粉,經常有媽媽通過海淘進口配方粉。“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來扭轉這種局面。”

0-3歲育兒家庭使用消毒劑增加

白皮書顯示,相比2017年,0-3歲育兒家庭使用含有消毒、殺菌成分的製劑比例有所上升。其中,使用比例提升明顯的是“用專門的奶瓶清潔劑清洗奶瓶”、“外出用免洗洗手液洗手”、“用手口溼巾或普通溼巾給寶寶擦手、擦嘴”。

除了奶粉,你更熱衷給孩子買些啥?看看這些育兒行為你佔幾條

崔玉濤指出,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生活中使用含有消毒、殺菌成分的產品會影響人體健康的腸道菌群環境。“我們一直強調育兒家庭儘量不適用消毒劑。沒有細菌孩子的免疫過程如何形成?”在接診一名過敏嚴重的患兒時,崔玉濤發現家長頻繁使用含有消毒、殺菌成分的製劑,比如每天用滴露擦三遍桌子,反覆拖地等。這導致孩子接觸細菌的機會變少,腸道的綠色環境被破壞。

超20%家長自行購買鈣等補充劑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強調,嬰幼兒輔食應保持食物原味,不需要額外加糖、鹽及各種調味品。對比2016年-2018年數據發現,在寶寶1歲後添加調味料的比例逐年提升,有超過10%的用戶會在寶寶1歲前在輔食中添加調味料。

在給寶寶額外補充鈣、鐵、鋅等製劑的問題上,仍有超過20%的用戶會自己購買補充劑給寶寶服用。崔玉濤強調,生長髮育正常的寶寶不需要額外補充鈣、鐵、鋅。如果有需要,也應在醫生指導下補充。

除了奶粉,你更熱衷給孩子買些啥?看看這些育兒行為你佔幾條

為何有些家長會熱衷於購買補充製劑?以補鈣為例,有些家長們會產生聯想,如孩子長慢了是不是缺鈣,睡覺時間太短是不是缺鈣等等。

僅66%家長給寶寶補充足量維D

食物中攝入的鈣,會在維生素D的作用下,轉移到骨骼內。平常老說的缺鈣,實際指的是缺乏維生素D。不過,需要從寶寶出生後數日開始每日補充的維生素D3,卻被很多家長所忽視。白皮書顯示,只有66%的家長給寶寶補充了足量的維生素D,有11%的家長雖然知道要補充,但給寶寶的補充劑量卻沒有達到足量標準:每日400國際單位。此外,還有11%的家長不知道自己到底給寶寶每日補充了多少劑量,更有12%的家長甚至沒有給寶寶補充過維生素D3。

除了奶粉,你更熱衷給孩子買些啥?看看這些育兒行為你佔幾條

學歷影響著家長對補充劑的理解。學歷越高,給寶寶使用補充劑的情況越少,以補鈣為例,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家長中,從未給寶寶補鈣的超過了60%,而高中以下學歷的為40%。相比村鎮用戶,城市用戶給寶寶補鈣的比例更低,尤其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

0-3歲寶寶抗生素使用還佔三成多

除了奶粉,你更熱衷給孩子買些啥?看看這些育兒行為你佔幾條

崔玉濤提醒,抗生素是“盲人殺手”,不管對人體有益的細菌還是無益的細菌,通通都會殺滅。因此,使用抗生素會殺滅腸道內的菌群,造成人體菌群紊亂,使免疫系統遭到破壞。使用抗生素要遵醫囑,如細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會適得其反。濫用抗生素會產生耐藥性,影響孩子幾十年後的健康。

63%的家長對免疫力與過敏缺乏瞭解

數據顯示,近30%的寶寶一到換季就會腹瀉、感冒發燒,34%的寶寶會在換季時節發生溼疹、蕁麻疹等過敏現象。高達63%的家長不瞭解寶寶的過敏症狀與免疫力紊亂有關。

對此,崔玉濤表示,如何改善兒童免疫力紊亂的情況是保證兒童健康最關鍵的因素。 免疫力紊亂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精神狀況不佳、消化不良、睡眠質量差、感冒發燒易反覆等病症 。

除了奶粉,你更熱衷給孩子買些啥?看看這些育兒行為你佔幾條

除了堅持母乳餵養、預防接種外,腸道菌群也與免疫力密切相關,具有免疫調節與平衡的作用。人體免疫系統70%存在於腸道,腸道健康,是免疫力的最基本保障。一般而言,新生兒腸道菌群的定植和建立是在出生後開始逐漸形成,並在2歲左右基本穩定。當這種平衡被打破,就會非常容易出現一些疾病,如腸炎、腹瀉、便秘等。

什麼是益生菌呢?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權威定義,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攝取足夠的量可以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有益影響。迄今為止,已有大量臨床研究證實,補充適量的益生菌,如康萃樂等,可有效地幫助嬰幼兒建立健康的腸道菌群,增強免疫力,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從而促進其健康成長。

製圖 / 新京報陳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