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從《詩詞大會》到《朗讀者》,董卿自己身上溫文爾雅的書香氣打動了很多人。

在一次採訪欄目裡,董卿首次談及了自己的孩子,自己養育孩子的態度,以及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你為什麼做母親?”

2014年春晚之後,連續主持了10幾年春晚的董卿,做了一個旁人看來不可理解的舉動:暫離央視,去美國南加州大學遊學一年。

等到2015年重回央視的時候,她多了一個身份——母親。

真正讓董卿下定決心要孩子的,是她的母親。母親說,我們年齡也大了,早晚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希望當我們離開的時候,這個世界上還有個人能像我們一樣愛你,有一種不可分割的關係……

很多人的母親,不都是這麼說的嗎?

董卿: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先去做個什麼樣的人

董卿才說:“我不想放棄不斷自我成長的可能,我不能因為生了孩子就讓自己止步不前。”

父母的一言一行,

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一生

董卿笑著說:會,而且發起脾氣來會跟父親推推搡搡,摔碗。

董卿的父親是個很固執、嚴苛的知識分子,對於女兒在學校文藝表演上唱個歌、跳個舞這類事情,根本無法接受,認為這就是浪費時間,不如在家老老實實讀書。於是,就會引起父女倆的頂撞。

董卿的父母都畢業於復旦大學,兒時每個暑假,父母都給董卿開列書單,於是,閱讀成了董卿少年時期的一項娛樂活動,也像是一個必修功課。

有人說,暑假還要孩子讀書,這樣的父母太嚴苛。但我想,即便父母不給董卿在假期安排讀書任務,董卿也會樂於讀書。

因為她畢業於復旦大學的父母也一定熱愛閱讀,而且家裡藏書頗豐,如此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會很自然地愛上閱讀。

董卿: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而且可以想見,熱愛閱讀、明理知性、不放棄成長的董卿,也會言傳身教,把這些優秀品質傳給她的孩子。

這便是她在訪談中講的那句話:“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自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換句話說,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希望孩子熱愛閱讀,那很簡單,你自己先認真讀書,在優質的書籍中完成深層次閱讀,而不是一邊自己回家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一邊大聲怒吼只知打遊戲而不去讀書的孩子;

你希望孩子熱愛運動交友廣泛,那很簡單,你可以帶孩子去爬山去打球,或者自己保持健身的習慣,而不是一下班就窩在家裡看電視當宅男宅女;

你希望孩子將來懂得如何愛人、家庭美滿,那你就先好好去關愛自己的愛人,讓孩子在你身上學會愛人的方法,讓孩子成長於一個和諧美好的環境,有一句話說:父母恩愛,是最好的家教。就是這個道理。

言傳身教有著潛移默化的力量,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的一生。

董卿: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