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坯大師佔紹林:24年磨一劍讓景德陶瓷“一氣呵成” 首創拉坯技藝桃李遍海外

編前語:“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共同參與。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採訪報道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佔紹林是江西鄱陽人,16歲來到景德鎮,學習製陶技術。24年間,從一個整天揉泥的學徒成為了業內公認的“拉坯大師”。此外他還是國家級技能大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12年作品“鎔古鑄今之兄弟”入選中國首屆當代陶藝大展。2014年作品“悟靜”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2015年作品“中國夢之酒足飯飽”入選第二屆中國當代陶瓷藝術大展……

“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玩泥巴”

佔紹林出生於距景德鎮三十多公里的佔家村。1994年10月19日,年僅16歲的佔紹林和他的爸爸,帶著一床被褥和一小袋米,穿過了家鄉黃燦燦的稻田,來到了車站……下一站“景德鎮”,從此便於“泥”結下了不解之緣。之後佔紹林與景德鎮家族中做陶瓷的叔叔拜師學藝,學習拉坯技藝。

在那個年代,沒有工作室,也沒有固定的場所供佔紹林練習拉坯技藝。每天,佔紹林的師傅帶著他拿著製作陶瓷拉坯的工具,穿梭在大街小巷中,看哪戶人家在製作陶瓷時需要拉坯就去哪裡。

剛學習拉坯技藝的佔紹林,每天都在重複踩泥和揉泥的過程。在學習一段時間後,佔紹林已經可以將一團泥巴拉坯成一個水杯的形狀,但是拉坯的技藝卻不精湛。為了讓佔紹林儘快掌握拉坯的技巧,他的師傅下了一道“通緝令”,根據之前師傅拉坯好的一個器物,拉坯出一個在造型上高度大小一致、坯體厚薄不相差5mm、流線弧度等一模一樣的作品。

拉坯大师占绍林:24年磨一剑让景德陶瓷“一气呵成” 首创拉坯技艺桃李遍海外

那是在冬天,佔紹林在一間零下2度的屋子裡不斷練習。當時拉坯用的泥巴需要將坯粉和水攪拌在一起,用腳踩成可以拉坯用的泥巴。踩泥、揉泥、拉坯……就這樣不斷重複,專注拉坯的佔紹林忘記了時間,從當天下午一直練習到第二天早上。

“無論多難,我都告訴自己必須堅持。”而現在40歲的佔紹林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玩泥巴。

打破傳統技藝 創新“一氣呵成”技術

佔紹林秉承著對我國陶瓷傳統技藝的熱愛,勤學苦練、精益求精、不斷創新,成為了業內公認的“拉坯大師”。

“要把傳統技藝的精髓保留下來,但是在這個年代一定要有創新。”雖然現在佔紹林成為了“拉坯大師”,但是他每年都會去全國各地去學習其他地方的拉坯技藝,他強調,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沉下心來,把自己的作品做到極致,這樣別人也會更加認可你的作品。

“共計一坯之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其中微細節目,尚不能盡也。”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裡這樣寫道。

製作一件瓷器需要七十二道工序,而拉坯是製作陶瓷製品成型的第一步,也是這七十二道里面最關鍵、最難的一道工序。

按照景德鎮的傳統拉坯技藝,如果需要做一個陶瓷大件,需要分成幾個部分做好之後,再組合在一起。但是這樣不但成本高、耗時長、藝術效果也會因此大大折扣。

佔邵林就開始琢磨如何一次性完成一件大件物。而拉坯是一項精細活,手上的力度稍有差錯,就會前功盡棄。

在佔紹林的工作室裡有一件他最得意的“次品”,這是佔紹林在反覆實驗“一次性拉成”拉坯技藝的時,在燒製的過程中由於拉坯過程中技藝侷限性導致破裂。

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後,在一件件次品中吸取經驗,佔紹林終於實現了對傳統技藝的重大突破,創新了“一氣呵成”的拉坯技藝,將以前分成幾節組合成製作的器物,一次性就拉成,因此也成為了景德鎮大物件一次拉坯成型第一人。

2015年10月,景德鎮舉辦了“古窯杯”全國陶瓷成型職業技能大賽,佔紹林憑藉自己創新的拉坯技藝“一氣呵成”,拉坯出了成型作品《中國夢之酒足飯飽》,並且獲得了第一名。

該作品將瓶、碗、杯3種器型層疊倒扣一氣拉成,無論是從器物造型、坯體厚薄、流線弧度都拿捏得非常精準,而且是“一氣呵成”,讓前來參賽的選手和評委們歎為觀止。

拉坯大师占绍林:24年磨一剑让景德陶瓷“一气呵成” 首创拉坯技艺桃李遍海外

“工匠精神是很多人,很多個年代,大家共同完成的夢想”

作為景德鎮大物件一次拉坯成型第一人、國家級技能大師,佔紹林認為無論自己獲得了多少獎項和稱號,自己都是一名匠人,有責任和義務去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發揚工匠精神。

“作為一名匠人既要把自己所從事的行當做好,又要在技藝上有所突破創新,最重要的是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佔紹林在一次學徒的建議下,開始和高校合作,將自己的工作室作為陶瓷技術技藝實踐基地。本著培養更多陶瓷技能人才,幫助和帶動大批年輕人創業就業的理念,開設了拉坯、青花、泥塑、釉下彩繪等一系列的陶藝課程,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掌握的陶瓷成型技術技藝傳授給更多熱愛陶瓷技術技藝的年輕人,為更多喜歡陶瓷技術技藝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全面學習陶瓷相關技藝的機會。

工作室成立5年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來自全國各地大專院校的學生和徒弟,佔紹林親自帶出的徒弟就有200多人,陶藝實踐基地培訓的學生8萬多人次,遍佈20多個省區市,其中有40多人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很多的徒弟和學生已經在全國各地從事陶瓷創作,傳承陶瓷文化。

拉坯大师占绍林:24年磨一剑让景德陶瓷“一气呵成” 首创拉坯技艺桃李遍海外

目前,有近四十餘所大專院校的學生定期來基地進行陶瓷藝術創作與實踐,如中央美院、中國美術學院、西安美院、廣州美院、首都師範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上海東華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魯迅美術學院、山東大學、燕山大學、中國計量大學、西安文理學院、四川美院、杭州林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等。

作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佔紹林已經在這個行業從事了24年,並且一直在不斷地學習和不斷地突破和創新,他表示雖然把自己所學到的精湛技藝無私的教給更多人,讓好的技藝一直傳承下去,但也只是傳承工匠精神路上行走的一員。“工匠精神不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年代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很多人,很多個年代,大家共同努力去完成的夢想,這對一個匠人來說是永久的責任和使命。”佔紹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