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慶這幾樣美食一定要吃 太美味了

安徽安慶這幾樣美食一定要吃 太美味了

雪貢糕是 懷寧縣傳統產品。王安石隨手拿起一塊米糕,一聞香味撲鼻,咬一口鮮美可口,實在是色香味俱佳。看著手中如那山頂白雪般的米糕,王安石脫口而出:“奇哉,妙哉,真乃‘頂雪’也。”從此“頂雪糕”就在人們中間傳開了。後來王安石離任回京,懷寧老百姓又送他一擔“頂雪糕”,王安石獻一部分給神宗皇帝,宋神宗嘗後龍顏大悅,發下一道聖諭,將“頂雪糕”封為“貢糕”,懷寧地方年年進貢皇室。至大明永樂年間,此糕又作為貢品奉獻給朱棣皇帝品嚐,嗣為“宮廷名點”,故得名“頂雪貢糕”。清光緒三十二年,頂雪貢糕被推薦參加南京地方產品賽會,名列前茅,甚受慈禧太后的讚賞。 頂雪貢糕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生產歷史,主要原料選用優質糯米和精煉麻油,配以多種上等佐料精製而成,潔白柔軟、酥鬆可口、香甜味美、營養豐富、老少皆宜

安徽安慶這幾樣美食一定要吃 太美味了

江毛水餃是安徽安慶地區一種沿江風味的漢族傳統名吃,名為水餃,實為餛飩。因其創始人江慶福頸上有一撮白毛,綽號“江毛”,故稱“江毛水餃”。已有80餘年製作歷史,現被安徽省旅遊局列為“地方風味小吃”。餃餡選料是用山區的黑毛豬後腿肉,佐以蝦仁、榨菜製作,用純雞汁或骨頭湯煮餃,具有皮薄、肉嫩、湯鮮獨特風味,深得人們喜愛。據史料記載,清朝光緒年間,安慶桐城羅家嶺人江慶福以經營水餃為業,走街串巷叫賣。其製作的水餃因配料精細,做工獨特,口味鮮美而蜚聲於安慶古城南的三步兩橋(今建設路)一帶。江慶福別名江毛,於是,世人便稱其製作的水餃為江毛水餃。江毛水餃狀如貓耳,餡如珍珠,皮薄如紙,湯鮮味醇。

安徽安慶這幾樣美食一定要吃 太美味了

安慶迎江寺素菜,存在於長江流域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自清末時期開始,迎江寺的住持月霞大師就開設了素菜茶點來供應,一直沿續至今。迎江寺茶樓的素食共有約400個品種,以素代葷,可以以假亂真,而且造型絕美,口感鮮美,備受遊客們的讚賞。如今已經列入了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名餐館》一書,它的地位,可想而知。迎江寺的素菜色香味俱全,所有的食材原料均取自當地。例如菜中所採用的黃豆均取自沙州新產的粒大飽滿的品種,用來加工成各種豆製品,像是豆腐、豆腐皮,千張等。除此之外,還有山區出產的各種時令蔬菜。這些優質的原料保證了素菜的原滋原味,對吃膩了葷菜油星的人來說,換一換口味,別有一種清新爽口之感。迎江寺的素菜在烹飪上以蒸、煮、炸、燒為主要手段。製作工藝精良,有著“素千刀、素千道”的說法。這裡的素菜常用“捆紮法”來製作,例如使用豆腐皮和千張,都可以用細繩來捆紮,又如家禽皮,也可以利用捆紮法來鬆緊、改刀、烹調來做出獨特的風味。如果再捆紮的時候略鬆一些,再用刀切成塊,不僅形狀像雞一樣,味道也是軟嫩鮮美可口。而素火腿則必須捆緊,在裡面加上點色素,再切成薄片,細嚼慢嚥之後,就會發現味道與真火腿沒有差別,適合是陪著茶飲酒品來品味。此外,素菜廚師也能烹調出高湯燴菜,用以增加鮮味,這裡指的一提的是皮棍兒燒出來的湯,味濃如奶,鮮美如雞。

安徽安慶這幾樣美食一定要吃 太美味了

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而得名,豆腐中質量最好的“八公山豆腐”實為素菜之珍品,更為安徽省壽縣地方傳統名餚。“八公山豆腐”採用純黃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製而成。當地農民製作豆腐的技藝世代相傳,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藝,做出的豆腐細、白、鮮、嫩,深受群眾歡迎。豆腐起源於淮南王劉安時期八公山一帶,即淮南市八公山區與壽縣的交界地,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葉子奇的《草目子》、羅頎的《物原》等箸作中,都有八公山“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的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