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獨角獸開板就新低,這一規律背後的思考

本週指數屢創新低,量能新低,而且這不是一個單獨的現象而是群體現象,所以作為股民不可能只看到局部,需要擴大視野,看到市場的全貌,尤其是獨角獸現象、個股新低潮、資金鍊因素等,都是值得股民重視的因素。

獨角獸現象的思考

獨角獸抽資效應明顯,這也是導致指數新低關鍵。之前給大家分析過,每逢大塊頭上市之際,市場往往都會走弱,因為大塊頭吸金明顯,擠出效應導致其他個股的走弱(如圖,實際上過去幾年大盤股上市後,總是也都不是太好)。本週四是一個典型,工業富聯開板之後,成交158億元,佔比滬市總量能的10.14%,而吸金這麼多,給投資者帶來賺錢效應也好,而實際上讓市場資金當接盤俠,該股次日就幾乎跌停的大跳水,機構也是持續拋售的格局。

每逢獨角獸開板就新低,這一規律背後的思考

​ 此時有股民可能會提到創了今年打新賺錢記錄的藥明康德,從21.6元發行價格大幅上漲至最高的138.87元,累計漲幅非常巨大,並由此激發了市場對獨角獸上市公司的追捧熱情。一方面是藥明康德有相對較好的概念,為創新藥產業鏈服務,甚至有醫藥界華為的稱號;而另一方面還是源於這是第一隻獨角獸通過IPO上市的企業,A股素來有炒新的慣例。但股民是否思考了,這樣的個股如果不是中籤新股,實際上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是沒有機會賺錢的,初期連續漲停買不到,買到了就跳水了

每逢獨角獸開板就新低,這一規律背後的思考

每逢獨角獸開板就新低,這一規律背後的思考

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雖然CDR是新事物,但獨角獸迴歸並不少,如遊資藉助三六零借殼上市題材炒作360概念股,但在短暫炒作高潮過後,相關個股之後無一例外都經歷了大幅調整,跟風者損失嚴重。所以,很多時候,遊資可以錢多任性,但玉名提醒股民來說則要掂量自己的能力如何,參與不了,就欣賞吧,別輕易加入博傻遊戲。

每逢獨角獸開板就新低,這一規律背後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