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是怎樣在太空上廁所的?

俗話說“拉屎不出賴引力”,可真當引力離你而去的時候,上廁所這件事真得會變得無比困難。

在太空,宇航員確實是能更舒展了,可屎也更加無拘無束。人體內的腸子在失重狀態下處於漂浮狀態,內臟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樣從容地工作,排便動力不足,在太空中排洩可是一項極具挑戰的活動。再加上失重大環境,如何捕捉它們也成了一個大學問。

航天員是怎樣在太空上廁所的?

英國宇航員蒂姆·皮克剛剛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3天,仍在適應期的他吐槽說:“當你剛返回地球時,重新感受重力的過程特別糟糕,但幾種情況例外……比如上廁所時,重力就變成你的朋友了,這是我們宇航員都盼望的事情。”

所以宇航員究竟是如何在太空上廁所的?

短期飛行,所以宇航員上天前就進行灌腸,穿上超強紙尿褲,簡單粗暴,直接解決就可以了,例如楊利偉先生雖然在太空只逗留了21小時23分鐘,就是全程穿紙尿褲的。而這種紙尿褲是“航天服之夫”唐鑫源研發的。

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進步,人類在太空中生活的時間越來越長,光是尿褲子來解決生理問題可不行。

condom-like punch便應運而生。

航天員是怎樣在太空上廁所的?

通過小便容器收集、輸送到尿液收集袋,保證太空艙的清潔和安全,同時可以儲存可利用的尿液。

糞便收集袋,袋口有粘連劑讓其緊緊粘住宇航員的屁股,成功之後用手捏碎,全程手動,非常噁心。

航天員是怎樣在太空上廁所的?

宇航員在太空上吃的是越來越好,品種是越來越多,理所當然的粑粑也是愈來愈成形啦,必須要有馬桶才行。在太空零重力狀態下解決廁所問題可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大學問,也許哪個科學家就用盡一生知識和時間,專門研究人類在太空解決排洩問題,研發和完善太空馬桶。

太空馬桶技術曾經是美國國家機密!想買?1900萬美元,不買拉倒。

太空廁所由四個基本部分組成:排洩物真空管、真空室、廢料儲存室和固體廢物收集袋。

廢物真空管有兩部分,一號是排便容器,大部分都是固定住的,某些太空馬桶設計成手攜式,由長約1米的長膠管連接真空室,容器裝置抽風機提供吸力。二號小便收集容器也是由大約1米的膠管連接抽風裝置和真空室。

針對男女宇航員的生理特徵,小便容器稍有不同,男性版本是一個圓形漏斗;而女性版本是橢圓形漏斗,漏斗邊緣又會小孔,目的是讓空氣流動,防止過度吸入,保護宇航員。

航天員是怎樣在太空上廁所的?

真空室是一個大約1英尺深,直徑6英尺的圓柱氣缸,連接著抽風機,邊緣裝有可拆卸的廢物收集袋,然後尿液會注入到廢料收集室儲存起來。

宇航員完成排洩後,排洩物經過這麼曲折的道路,多重處理才能處理和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