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縣城新房均價超九千!小鎮青年“百萬身價”是喜是憂?

200縣城新房均價超九千!小鎮青年“百萬身價”是喜是憂?

據統計,2017年全國共有2856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853個市轄區、370個縣級市、1461個縣、117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2個特區、1個林區)。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同比增長7.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同比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同比增長7.3%。

與此同時,據最新統計調查數據顯示:1-4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均價8585元/平方米,同比上漲8.7%;其中,全國200個縣城新建商品房銷售均價超9000元/平方米。

房價突破萬元的城市也已經超過60個,這其中有近1/3是三四線城市。

如今,在三四線、小縣城房價近萬破萬實屬正常現象,月賺兩三千小鎮青年也已集體過上了“百萬身價”的生活。

200縣城新房均價超九千!小鎮青年“百萬身價”是喜是憂?

為何三四五線城市價格上漲?

首先是棚改貨幣化安置。2015年起,棚改貨幣化大力推廣,貨幣補償標準從2014年的9%快速提高到2018年的60%。2018年5月14日,央行宣佈4月末,投放於棚改貨幣化的抵押補充貸款餘額為3.0446萬億,2018年至2020年三年棚改年均投放將達1.5萬億,三年總計約4.5萬億。

2017年,三四線城市棚改正式進入高潮,PSL(抵押補充貸款)為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三年1800萬套的改造目標,讓三四線樓市開始有所復甦。當年年中,貨幣化安置得到政策鼓勵。貨幣安置比例,從2014年的9%,躍升到2017年的48.5%。一時間,拆舊建新,拿到補貼的拆遷戶成了最大的購買主力,三四線房價開始飆漲。

2018-2020年計劃再完成1500萬套,今年就將開工580萬套。也就是說,到2020年底之前,全國4200萬套棚戶將全部改造完成,每年1.5萬億的棚改貨幣投放將會結束。

另外就是傳導效應,一二線城市限購升級導致的投資需求外溢。一二線城市火熱之下,市場情緒不免傳導到三四線城市。尤其是隨著限購限貸限售對一二線城市進行封堵之後,大量資金無路可去,三四線城市就成為最好的選擇。

200縣城新房均價超九千!小鎮青年“百萬身價”是喜是憂?

不過,有不少專家看衰三四五線城市房價。鍾偉表示,隨著人口逐步向一二線城市轉移,未來房地產的機會不可能出現在三四五線城市,而是依然在一二線城市。風氣變了,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新區和自由港跟房地產開發關係很弱。隨著多主體供給強調,多層次需求滿足,租售並舉等一系列措施,預示著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房地產市場從單純市場化供給、商品房唱主角變成了多主體供給,對房地產行業不利。三四線城市再分化,更多機會也不是三四五線的,而是重新回到一二線。

馬光遠也談到,“價格偏低不代表都可以投資,都可以買。儘管去年大量的四五線城市房價大幅上漲,但我一再提醒,除了有經濟支撐、有區域支撐、有城市群概念的四五線城市的房價上漲有基礎,大量的四五線城市,房子已經嚴重過剩,投資這些地方的房子是火中取栗,炒作這些城市的房價是喪盡天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