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溫馨提示:還沒關注廣東衛生在線的小夥伴們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十年寒窗,靜待一朝

2018年高考今天(8日)落幕

考卷上的一道題、一個字

都將讓全國975萬考生

迎接不一樣的人生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如何改變命運?

2003年,當高考遇上非典……

他們、她們

有的來自農村、有的來自城市

然而

Ta們在高考中作出了同樣選擇

報考醫學院校

有的是如願以償、有的是陰差陽錯

最終都走上了從醫路……

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團委與委主管新媒體平臺——廣東衛生在線聯合推出高考策劃,請最可愛的醫護人員#說出你的高考故事#……

2003年,當高考遇上非典……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高倩

從醫7年

2003年對全中國的人來說,是難忘的一年。

那年,我們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瘟疫,一場SARS讓數千人入院、數百人喪生,人們惶惶不得終日,口罩、體溫計、板藍根成了脫銷品……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2003年對全中國的高考生來說,是特殊的一年。

那年,學長學姐們眼中的“黑色七月”第一次變成了“黑色六月”,複習備戰的時間縮短了整整30天、1800個小時。教室、宿舍、飯堂三點一線,節奏加快……

在疫情籠罩的氣氛下,複習生活變得有些複雜。

每天定時教室消殺,測量體溫上報,都會佔用很多複習時間,讓原本就不充裕的時間越顯緊張。同學們就在等待消殺的時間裡背英語、讀古文,測體溫的同時做試卷、解難題,見縫插針、不浪費毫秒。

有人趁火打劫,盜取了高考試題。備用卷出場,於是我們經歷了史上最難的高考數學,一出考場哭聲一片……

學霸師姐喊話:華附的師弟師妹,利用高考去看看這個世界,變成自己想象中的自己。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李一凡(圖中左三)

從醫4年

我於2006年參加高考(想起來也是很多年之前了),2006年至2014年就讀於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畢業後來到省醫工作。到2018年的8月份,已經在省醫工作滿4年啦。

回想起高中時代,周圍都是學霸的感覺還挺奇妙的,大家都非常勤奮又非常聰明,所以自己也一直不敢放鬆。

在那個時候報考醫學專業選的X科是化學科,所以高二下學期分班之後化學班上有不少同學報讀醫科。我記得很清楚的是當年報志願,全級只有我一個人報了北醫(hin尷尬)。幸虧最後班上有很多小夥伴一起去了北京唸書,本科的幾年並不孤單。

在大一的時候我們十幾人還組了一個叫“HF組合”去參加北大校園十佳歌手的海選,唱了一首長達十幾分鐘的《勁歌金曲》,毫無意外只唱了一次就海選失敗了。

記得上高中的時候老師還跟我們說過,上了大學還會有師兄師姐把華附的校服收藏起來有機會就穿的。讀完大學之後我知道,這並不是真的。

高中時候記憶最深刻的老師是化學科的曾漢泰老師。如果不是曾老師,也許我就不報化學,很可能後來也沒有學醫,也是曾老師鼓勵我要勇敢一點報北醫試試。可惜曾老師在我們上本科的時候生病去世了,上大學之後沒有機會再去看看他,一直覺得很遺憾。

我一直覺得學醫是命運的安排,並不覺得是了不起的任務,也不覺得後悔。只是如果此時此刻是彼時彼刻,也許我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希望華附的師弟師妹在高考中能取得非常好的成績,利用這個機會去看看這個世界,變成自己想象中的自己。

“高考,想贏可以,但不能怕輸!”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梁德懿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

從醫2年

高考好比人生中一場重要的比賽,想贏可以,但不能怕輸。只要竭盡全力,無論結果如何,皆能無愧於心!因為你們已經在全力以赴的沿途中收穫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加油吧少年!

“孤獨成長的自己,從未有過抱怨,吐槽醫學職業的自己,就是這樣對醫學又愛又恨!”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雷瑞霖

從醫4年

直到真正填報高考志願那一刻之前,並沒有準備踏上醫路。

可原來這條路,早就是為我註定了。

2006年的夏天,18歲的我,有著金燦燦的年華和五顏六色的夢想。同學們互相雀躍著探討著選擇什麼專業。

“搞金融?賺大錢!”

“學生物?研究生命的奧義!”

“醫學?還是算了吧,搞醫太辛苦了,風險又那麼大,環境又那麼差!”家裡三代行醫的一個年輕孩子,在夥伴面前針針見血地說起這行業的缺點。

說著說著,我竟越來越自豪,越來越欽佩,甚至自己也想擁有父親這樣的能力。

同學們聽到這些故事,都睜大了眼睛,眼睛裡閃著無比崇敬的光。

我不知不覺淚目,而心裡冒出一句似乎早就存在的聲音:“還是學醫吧!”

1977年的高考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龐健(圖中左一)

從醫37年

高考那年我在烏魯木齊三坪農場下鄉,當時身份是下鄉的知識青年。

1976年,高中畢業我下鄉去了。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定在1977年12月考試,我們接到通知的時候已經是9月下旬了,時間非常緊張。

9月的新疆已經進入初冬,10月、11月份在新疆已經很冷了,我在生產隊裡看了幾天書,因為住處條件確實不是太好,就給生產隊裡請了假、回家複習。但是家裡複習條件也很一般,住的是平房,家裡的取暖條件也根本沒有現在這麼好,不像現在都是暖氣或者地暖,當時都生著爐子,生火用的煤炭,煙熏火燎的,看一會書眼睛就辣得生疼,但是為了高考複習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12月初,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我走進考場。

最後的成績還是令人滿意的,當年就考入了當時的新疆醫學院,即現在的新疆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入學後發現同學們年齡差別很大,有像我這樣的20多歲的毛頭小夥子,而我的大學班長,卻是帶著他10歲兒子一起入學。後來我才知道,當年我們的錄取率僅有百分之四,不像現在錄取率可以達到百分之八九十,我們農場有幾百位知青參加考試,最終只有極少數人收到錄取通知書。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點也不為過。總的來說,我無疑是幸運的!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1978年,剛進入新疆醫學院就讀的龐健(後排左二)

最終我選擇了學醫,因為我想,醫生可以治病救人,這也是我一生當中最大的願望。

恢復高考的舉措改變了我的人生,如果沒有當時高考,我也不清楚我的命運會是什麼樣,有可能一輩子就待在農村做知青。對我來說,這是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一段記憶!

“世間的事情,只要有一個真正值得堅持的理由,就抵得上無數個讓你放棄的理由。”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邱乾

從醫1年

高三下學期,無論做什麼,家裡都不可避免的瀰漫著一種緊張氣息。和父母之間的話題都不由自主的扯上成績、大學與志願。想靜心,反而增加壓力。

尤其是在志願填報的時候,我堅決要報醫學類,這一方面與姥姥有關。

那年12歲的我,陪著病入膏肓的姥姥在痛苦中離去,對此有一種情感上的傾向。此外,我偏愛生物學科,這一直是我的強項。

可是,父親認為師範類對我好,認為基於他的人脈,能為我物色好出路,而母親和父親的意見又不一致。

在彼此不休不屈的狀況下,我在接下來的備考中出現過數次情緒化問題。後來,班主任察覺到我的變化,找我進行了談話,她問我堅持學醫的理由。

如果單純是情感與興趣使然,在今後的漫漫行醫路上,是否依舊滿腔熱情。她還通過一個小故事,留給了我一段話:世間有許多事,只要有一個真正值得堅持的理由,就抵得上無數個該放棄的理由。

如今,臨床一線工作中,通過專業知識與技能賦予患者能力,使他們在康復中獨立、生活技能重整,從依賴家屬到自理,讓患者、家屬在失望中重新燃起生活的熱情,我倍感所獲得的意義與價值,從醫熱情始終未減。

回首,班主任留給我那段話,那夜我所思考:“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系”的是一份熱愛,“託”的是一份信任,所以我們不曾退縮。

“後會不無期,我們江湖見!”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沈龍彬

從醫3年

高考,提起這個讓人無限感慨的話題,心中不由湧現出無數個回味無窮的畫面,也大多難忘非常。

晨起6點,在校園田徑道上朗朗上口的古詩,些許蹩腳的英語段落誦讀,7:30大教室的早自習,配著一杯鮮濃豆漿及校園門口那餡多皮薄的大肉包,迎來滿懷期待的嶄新一天。

中午午休時間及晚上晚自習時間,也可謂寸步不離大教室,有精力就面對語數英、理科大綜合那如山高的各類複習材料,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眯會眼,睡覺的上下鋪床位也就只有晚上11點回去時才會多加了身體的溫度,這些就是我們所謂總結出來的“三點一線”生活,也應該是大多數高三學子的日常。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還是希望正在高三備考的學子們,應多花點時間,去了解自己的興趣方向,職業規劃從高中做起一點也不早,整天的埋頭苦讀備考是必要,但選擇正確專業方向,等讀大學你會很感恩自己當時多花時間去選擇專業。

我高中時正逢汶川大地震,震後災區的重建、病患的康復深深影響著我,因此我花時間去了解康復醫學,也因此愛上康復醫學,後面成就我與康復醫學結成的美好姻緣。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感觸頗多、思緒良多,筆下有太多要寫,但故事沒法太長,因此留給時間,和高中說句“後會不無期,我們江湖見”,願莘莘學子高考順利,金榜題名。

“爺爺,謝謝你堅定著我救死扶傷的信念!”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張驍

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物理因素監測所

從醫6年

我是2005年參加高考的,備考過程讓我終生難忘。

高考如期而至,緊繃的神經也隨著最後一科的交卷鈴聲而放鬆。回到家,父母告訴我和弟弟第二天全家要一起飛回呼和浩特,他們也終於跟我們說出了實話,爺爺的情況不太好,是胃癌晚期,為了不讓我們分心而對我們隱瞞了。

那一天,我們放肆的哭著,因為壓力的釋放,更因為對親人的愧疚和擔心,直到今天回想起來,心裡也是充滿了苦澀。2005年的夏天格外的長,但又因為跟爺爺的相處變得格外的短。我們陪在爺爺身邊,爺爺給我們講著過去的故事,真希望時間可以慢些走。離別時,爺爺給我們寫了一張卡片,祝福我們心想事成。

到了發榜的日子,我和弟弟都如願考入中山大學,我被公共衛生學院錄取了,實現了學醫的理想,神奇的是,我們的高考成績僅僅相差了一分。回想十餘載學醫從醫之路,一直是爺爺在天堂保佑和鼓勵著我,堅定著我救死扶傷的信念,不光守護著家人,還要守護更多人的健康和幸福。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目送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段煉

從醫5年

高考對於我早已是14年前的事情。

本以為已經記不清楚什麼細節了,可當我真的坐在這裡開始回憶時,卻發現其實它一直藏在我記憶的角落中,輕輕拂去塵土,還是那樣的清晰。

在2004年6月7日的襄樊四中,我永遠忘不了那個陽光明媚,甚至讓我感覺有些刺眼的日子。

為了防止學生遲到,學校安排大巴統一把考生送往各個考場,而大巴的後面,則跟著許多摩托,他們都是考生的家長,我爸爸也在其中。雖未入夏,可那幾天卻異常的熱,看老爹頂著太陽跟在後邊心裡很不是滋味,特別想讓他回去別再跟著了,不過這些想法瞬間就被高考的緊張磨滅了,一進入考場,現在都還能想起那種緊張的心情,握在手裡擦汗的紙巾早已溼漉漉的。

兩天很快就過去了,除了考試,這兩天的其他生活基本就像空白一樣,只記得最後一場考完回到學校,老爹說終於考完啦,這兩天車輪胎被曬爆兩次,哈哈,別管它了!現在每次想起來都覺得心裡酸酸的……

如果說考試的過程是痛苦的話,那等待出分和填報志願的過程簡直就是折磨。知道分數的那天,我默默地在家流了一天的淚,成績並不理想,一本線都沒上,只能考慮二本線。當時湖北省是第一屆知道分數後填志願,我們沒有經驗,只覺得過了學校以往的分數線就肯定可以。於是我當時第一志願填報了熱門的水利水電專業,醫學則是我的第二志願。

可是由於大家都不瞭解知分填志願的竅門,造成了省內熱門院校扎堆填報,分數線甚至超過一本線,萬幸的是我的第二志願服從調劑,最終還是順利進入了醫學院校,雖然不是臨床專業,而是被調劑到當時也不太清楚的藥學專業,從此走上了藥學之路。

沒想到,藥學專業卻是很合我的胃口,一路讀來一直到博士,再也沒有遺憾的想法。

現在想想,高考真的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以後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有著什麼樣的技術,就在那麼短短的兩天就決定了。

時隔十四年,再次提起這個話題,不說心裡是否有遺憾,只想跟要參加高考的考生說一句:加油吧,盡你最大的努力就好了,拼盡全力,就不會有遺憾!

我對醫學 情有獨鍾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田天照(圖右二)

從醫10年

時光荏苒,高中畢業至今已近廿年,翻開陳年舊照,往事歷歷在目。

那時的高中生活,大家都用煉獄來形容,特別是高三,每週只有半天放風時間,其餘時間都是三點一線,匆匆行走於教室食堂寢室間,那半天對我們來說無比珍貴,可以出校門購買生活用品和工具書、逛街;武俠迷則在書店或蹲或站,居然可以一下午不挪窩;我則要打一下午球,然後衝個桶潑澡,一週的疲乏盡散。

高考臨近,填報志願成了大家的難題,平時都紮在書堆裡,較少關注將來我們要做什麼,我卻對醫學情有獨鍾,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時愛生病,雖無大病,小病卻不少,記得有次感冒後咳嗽持續了兩個月,藥吃遍了也不見好,晚上躺平就咳,無奈只能半躺而臥,苦不堪言,由此心生從醫之志,志願清一色的醫學院校。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現在已從醫十年,每當面對困難感覺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不自覺的想起當年的志願書,那時的我就沒給自己留退路,只能堅定的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心堅定了,困難就會讓路。最後祝當年的兄弟姐妹們各自安好,不負時光!

“高考就是一次人生機會!”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王忠富

從醫3年

高考一直都被認為是走出寒門最為公平的一條道路。我作為高考的受益者之一,從原來對學習改變命運的懵懵懂懂,到參加高考後的似懂非懂,再到步入社會的堅信不疑,經歷過了太多的崎嶇坎坷,雖不能一一盡言,但堅信只要努力,一切都可以變得更好!

30年前,女生能參加高考的不多,現在已經佔了“半邊天”……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王豔榮

從醫20餘年

彈指一揮間,距離參加高考的時間已近30年。

我是1988年參加的高考,當時的高考時間是定在每年的7月7、8、9號三天,正是三伏天,那叫一個熱呀!記得當時的考場,沒有電風扇,更沒有空調,我隨身帯的手絹每每被汗水浸透。最後1天考試,監考老師體恤大家,特許男同學可以穿背心進考場(之前是不允許的,背心外面要穿襯衣),後排有個男同學果斷地脫掉襯衣,監考老師說:“同學,不能光膀子,教室裡還有女同學(整個教室加上我共三個女生)!”這位男同學說:“老師,我裡面沒有穿背心。窮啊!”當時的農村學生,能讀到高中的不多,能供孩子讀到高中而且可以讓孩子穿得體面的家庭很少,能供女孩子讀到高中畢業的家庭更是鳳毛麟角。

很多年後,我對這一場景仍記憶猶新。

我非常感謝我的父母,在周圍大多數女同學讀到初中沒畢業就回家務農的情況下,能讓我讀完高中直至順利完成大學五年的學業,而且在我工作13年後支持我脫產學習獲得全日制博士學位,成為一名優秀的兒科醫生。

如今,國家日益強大,人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考時間,也非常人性化地改為每年的6月份,避開了酷暑時節,考場也有降溫措施,比如空調,再不濟也有電風扇。高考不再需要考生比拼“耐暑”能力,莘莘學子,可以輕裝上陣。參加高考的學生,女同學也佔了“半邊天”。

在此祝福我們新時代的高考學子,珍惜當下、勤奮學習,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績。

當年老師教育我們,“不管爸爸的手是握鋤頭,還是握奔馳方向,你們都是爸爸的驕傲!”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郭予濤

從醫14年

又到高考季,看著有序備考的莘莘學子們,我的思緒又回到了1999年7月,看到爸爸手裡拿著一壺“洋參水”倚靠在校門口的大樹下,那是人類最珍貴的情感——親情。

是親情,引領我享受著高考;是親情,給了我源源不斷的動力;是親情,讓我不斷在感恩的路上一路前行。

我的爸爸是一名地道淳樸的農民,不善言語,不動聲色。自我懂事以來,爸爸從沒過問我學習的事,即便是中考放榜時,我眉飛色舞地跑回家告訴爸爸:“我被金中錄取了!”那可是潮汕地區最好的高中!爸爸抬頭看了我一眼,只說了兩個字:“好的。”

高考前夕的一個週末,我沒有回家,照例給家裡打了電話,爸爸叮囑我不要太累,早點休息,同樣沒有過問我備考的情況。掛完電話,我的偏頭痛隱隱又發作了。

第二天上午,班主任老師突然告訴我,我的爸爸在校門口等我!我馬上衝到校門口,看到爸爸倚靠在校門口的大樹下,把一壺泡好的“洋參水”遞給了我,“怕你考試前偏頭痛發作,喝點洋參水提提神吧”,我心裡莫名的一陣酸楚,這可是爸爸第一次送東西到學校給我!這可是爸爸珍藏了多年的洋參!這就是從未在言語上表達卻深藏在內心的父愛!

簡單的交談了幾句,爸爸又匆匆離開了,目送爸爸的背影,想著爸爸花了2小時的車程來關心我,心裡響起了我們老校長的一句話:這就是親情!不管爸爸的手是握鋤頭,還是握奔馳方向,你們都是爸爸的驕傲!為了這份最最無私的親情,你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最終我如願以償考上了中山醫科大學,現在我已在兒科崗位上勤勤懇懇工作了14年,也已是孩子的父親,回想曾經的奮鬥歷程,是親情的綻放,結出了高考的碩果,陪伴著我的人生旅程!

各位備考的學子:

天底下的父母親,永遠是你們最堅強的依靠!奮鬥的青春,註定會在你們的人生旅程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不以成敗論英雄,奮鬥過,努力了,我們就釋然了!

“猜對高考作文題,這需要多大的運氣?!”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黃登強

從醫6年

說起我的高考故事,最難忘的莫過於當年的我竟然碰對了高考作文題,現在想起來,我還是無限驚喜。

高考那年,得益於當年的語文老師,要求我們每一週寫一篇四百字小作文,什麼主題或者話題,感想體會都可以,任君肆意暢談。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深深地愛上了寫作,覺得寫作真的很有趣,跟文字談話,似乎文字都有了靈魂。想起來還是很感謝當年語文老師給我們佈置這個寫作任務,造就了我從此往後養成的好習慣。

我參加高考那一年是2007年,第二年2008年北京要舉行奧運會,我們重點高中的學霸們都很渴望能夠考上北京大學,順便現場看看北京奧運會,那可是很了不起的願望。

近六月份高考,我想到第二年就是北京奧運會,那可是我們國家的盛大體育活動,我看到報紙新聞電視到處都說著奧運火炬的歷史傳承以及火炬的傳遞精神,展示各國體育精神的正能量。

於是我猜想高考作文題可能會出這個範圍的作文題,就想到了火炬傳遞的話題,就提前搜索和整理了這方面的資料和觀點內容,組織語言寫好了一篇關於火炬傳遞的作文。

皇天不負有心人,當年高考作文題就是以“傳遞”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當時的我超開心超驚喜,我不到半小時就完成了作文,同時完成整份語文試卷的答題,距離考試結束還剩下不少時間來檢查試卷,而其他考生還在拼命地寫作文,當時還真有一種開掛、飛一般的感覺!

如今距離那年高考已經這麼多年了,可每次想起來,都覺得當年的我挺幸運的,碰對了高考作文題,更感謝以前的我,愛上寫作,愛上文字,與文字結緣。從高三那年起,到現在,我都堅持著寫作。

感謝高考,感謝無悔的青春!

我是醫三代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吳曉明

江門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

從醫10年

讀高一的時候,化學老師生動的講課和奇妙的化學實驗展示,使我對化學產生了濃厚興趣,化學成績也不錯,還當了化學科代表。但是父親說了一句,希望我以後能當醫生,化學很重要,要學好化學,父親的話讓我對化學有了一些牴觸情緒,成績也有了下滑。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灌輸壓力。

那時候,我爺爺是醫生,爸爸也是醫生,我真真切切地看到醫生能幫助很多有需要的人。雖然我不是很聰明,但是,備考時我還是盡最大的努力刻苦學習,最終,我也像爺爺爸爸一樣,成為一名醫生。

為了那個女孩,我報了醫學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李英華

從醫6年

偶爾會有親人、朋友、陌生人等問起:“你為啥選擇讀醫?”,還很多人跟我說:“做醫生好,體面!”

我常常開玩笑說,學醫不是從中學的生物課(我當時是生物班的)開始,也不是我有一個“醫生夢”開始。

高三那年,除了學習還是學習,三點一線的生活是常規,一個星期出一次校門,一個月回一趟家是再正常不過,如果當時你問我遺傳的基本定律、基因和細胞工程是什麼,我就算是不睡兩天我也可以倒背如流,可是對醫生這個職業的理解卻是非常模糊的,所以說選擇讀醫,僅僅是一個普通的選擇,按理說,這麼隨意的選擇是絕對不應該發生在高考志願填報上的!

那麼究竟為什麼我會選擇讀醫?其實僅僅是因為對其他班的一位女生的喜歡!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她曾經在高二時候跟我分在同一個班,後來分班後突然有了點愛慕之心。當然,高中是不允許早戀的,必須把重心放在學習,這也是學校一直跟我們強調的,我也沒違規!

當時偷偷打聽到她填報的學校都是在廣州大學城,我就結合自己的分數和學科挑出適合的專業,所以我填報志願的方式僅僅是在選擇位置,而不是真正的興趣或前景。當然最後我成功的讀到心儀位置的大學-廣東藥學院(現名廣東藥科大學)。

追夢,是一種人生體驗。沒有體驗的人生,就好似一杯沒有咖啡的糖水。從踏入大學校門看到那一句“醫道濟世”的那一刻開始,我感覺自己似乎是走向了一個光榮偉大的職業。在後來的大學學習和實習中,我慢慢地開始瞭解醫學、熱愛醫學、推崇醫學,也為自己當時選擇讀醫而覺得慶幸,我開始把學醫、從醫提升到完夢的層次上。

醫學是一門永遠不會消失的行業,除非人類消亡。

從穿上白大褂走向自己職業之路開始,我已經把自己的職業視為自己的事業,即使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公衛醫生,從事的性病麻風病防控工作,我也為自己的職業感到無比的自豪,因為醫生不僅僅是一個我熱愛的職業,重要的它是一個救死扶傷、促進人民身體健康的職業,這足以讓我為此奮鬥終生!

如果現在有人問:假如讓您現在再次選擇,還會選擇讀醫嗎?

我會說:願意!

無悔青春 無悔高考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李筱穎

從醫11年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當年的我,一直用甜美的笑容輕鬆面對高考!

從醫11年的我,每天堅持重溫中醫經典!

廣衛君衷心祝願

各位考生都能如願以償

如果沒有

不要緊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錯的每一道題

都是為了遇見對的人和事

都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採寫|林晴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歡迎轉發和在評論區留言,跟大家一起分享你或ta的高考故事

高考再來一次,你還學醫麼?17位醫生的高考故事讓你看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