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孔子在這裡誕生,泰山在這裡崛起,黃河在這裡入海。6月9日至10日,上合峰會相會山東青島,在美麗的黃海之濱揚帆起航、追逐夢想。

幾天來,從會議中心到新聞中心,從會議會談到焰火晚會,齊魯文化特色凸顯、大放異彩。

巨幅畫作亮相主場館 處處洋溢齊魯風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宴會廳迎賓大廳,背景牆上的巨幅工筆牡丹畫典雅大方,名為《花開盛世》,這幅畫出自中國工筆畫之鄉——鉅野縣,為當地農民畫家創作。

鉅野的書畫藝術可追溯到秦漢時期,在鉅野的史冊中,書畫名家不少。如今的鉅野書畫,秉承傳統,大膽創新,已呈規模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趨勢。尤其是當家畫工筆牡丹,在畫苑更是一枝獨秀。2000年11月,鉅野被中國文聯正式命名為“中國農民繪畫之鄉”。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上合青島峰會主會場尚和廳裡的巨幅畫作《映日荷花》

在主會場中面積最大的尚和廳,主席臺正對面的巨幅國畫《映日荷花》由山東本地知名畫家梁連生繪製,麗日映照下的荷花朝氣勃發,生機盎然。荷花象徵和平、合作、團結,這與上合組織謀求合作,共促和平的理念相通。

新聞中心 山東文化元素大放異彩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走進上合青島峰會新聞中心大廳,這句話便讓人意識到這是在孔孟之鄉。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仿線裝書的古樸與攝影畫冊的現代感相映成趣,向世界展現了齊魯大地的深遠文化、自然風貌、經濟發展與人文環境。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帶有中英文的書籤上印著山東的文化遺產,把山東特色帶給大家。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有朋自遠方來” 燈光焰火表演盡展文化風采

在6月9日晚的燈光焰火藝術表演中,第二篇章《齊風魯韻》圈粉無數,濟南、青島風景名勝、菏澤牡丹悉數亮相,更有孔子講學、鼓舞、膠州秧歌等精彩片段現場“重現”,短短數分鐘,盡覽齊魯大地之風韻文化!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家喻戶曉的兩首名曲《沂蒙山小調》和《包楞調》進行改編與《論語》誦讀聲交相呼應。

《沂蒙山小調》

《沂蒙山小調》是一首山東省的經典民歌,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中國優秀民歌,蜚聲海內外,也成為齊魯大地經典的文化符號之一。

《包楞調》

包楞調是一種流行在山東成武的傳統民歌,也是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山東民歌的代表曲目,《包楞調》被稱為中國民間的花腔獨唱曲,自問世以來,久唱不衰。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濰坊風箏

濰坊風箏是山東濰坊傳統手工藝珍品,民間傳統節日文化習俗,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濰坊製作風箏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濰坊風箏同中國許多民間藝術形式一樣,產生於人們的娛樂活動,是寄託著人們的理想和願望,與人們的生活有密切聯繫的娛樂品。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農民畫

農民畫是通俗畫的一種,多系農民自己製作和自我欣賞的繪畫和印畫,風格奇特,手法誇張。農民畫是人民大眾的藝術,以自己的方式記錄著最廣大群眾對時代的感受,以樸素醇厚的語言歌頌勞動,禮讚生活,傳遞著昂揚向上的精神活力,彰顯著“中國夢”!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鼓舞

中華鼓舞多以鼓譜豐富、情緒熱烈、底蘊深厚見長,流佈全國各地,影響及於全世界。而山東商河花鞭鼓舞、棲霞八卦鼓舞、東明羊抵頭鼓舞、陵城蹦鼓舞都是中華鼓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當地民間稱扭斷腰、三道彎,是山東省的傳統民俗舞蹈之一,屬於三大秧歌之一 。膠州秧歌有230多年的歷史,清代膠州包煙屯趙姓、馬姓兩家於1764年逃荒關東,沿途乞討賣唱,逐漸形成一種邊舞邊唱的形式。返回故鄉後,多年相傳改進,到1863年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形式。

魯味濃濃 孔府菜與華青瓷驚豔峰會國宴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歡迎宴會於6月9日晚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青島奧帆中心海風陣陣,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

本次招待各國領導人的國宴主打孔府菜,國宴餐具華青瓷低調高貴。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魯菜,又被譽為宮廷菜,位列中國傳統飲食“八大菜系”之首,曾多次被選為國宴用菜,這次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晚宴主打升級版孔府菜。晚宴菜品精選四菜一湯,包括孔府一品八珍粥、孔府焦溜魚、孔府神仙鴨,還有孔府醬燒牛肋排以及孔府蔬菜。

孔府菜始於公元前272年,孔府的歷代成員,秉承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遺訓,對菜餚的製作極為考究,要求不僅料精,細作,火候嚴格,注重口味,而且要巧於變換調劑,應時新鮮。2011年,孔府菜烹飪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華青瓷

晚宴上,另一極具山東特色的元素要數餐具了。淄博陶瓷燒製技藝是山東傳統手工技藝,並於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此次歡迎宴會用瓷,來自山東淄博的華青瓷“千峰翠色”系列用瓷驚豔亮相。這套華青瓷不僅設計感十足,還兼具獨特的創意元素,以一抹濃濃的青色向世界傳遞了來自東方的“和合之道”。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青色調與峰會舉辦地青島契合,寓意中華傳統陶瓷文化從青島再啟航。華青瓷材質晶瑩朗潤、清澈通透,如同大海;造型設計以山、海為題的齊魯“海岱文化”為主創元素,傳遞並表達著樸實與開放兼具的齊魯文化。瓷器釉面圍繞的朵朵祥雲與相擁相連的浮雕海浪波紋都充滿了設計感,能夠代表中國瓷器當代工藝的最高水平。

最新盤點!上合峰會的那些山東文化元素

展世界水準,呈中國氣派;

現山東風格、彰青島特色。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處處體現著中國文化,處處洋溢著齊風魯韻。 “上海精神”和齊魯文化的巧妙融合,更是盡顯山東魅力。

(注:圖文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