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你” 一句最毒的情話 誤了多少女人

《喜劇之王》裡,當週星馳輕描淡寫地對張柏芝說出那句“我養你”的時候,屏幕外的多少姑娘跟張柏芝一樣哭得稀里嘩啦。電影《喜劇之王》中,周星馳和張柏芝有這麼一段經典對白:周:你去哪裡?張:去上班!周:不上班行不行?張:不上班,你養我啊?周星馳沉默,張柏芝走遠。過了一會,周星馳追了上去。張:又怎麼了?周:我養你吧!張:你先照顧好自己吧,傻瓜!來源:電影《喜劇之王》雖然故作高冷,可坐上出租車離去之後,張柏芝還是哭成了淚人。“我養你”確實是一句甜到心裡的情話,不知有多少女人,就是被這句話打動芳心。然而遺憾的是,到了結婚之後,“我養你”往往變了味道:那些曾經被它打動的女人,常常也會被它所誤,在“被養者”的角色中迷失自己。從“我養你”到“是我養著你的”前段時間熱播的《北京女子圖鑑》裡,女主陳可遇到了富二代於揚,兩人一開始情投意合,陳可還向於揚傾訴買房的煩惱,於揚淡定地說:“沒關係啊,我養你!”來源:電視劇《北京女子圖鑑》陳可心中一動,轉過身問道:“真的嗎?”於揚遲疑半晌,微微一笑,岔開了這個話題。他心裡非常明白,陳可是個幾乎一無所有的北漂女孩,所謂的“我養你”,不過玩笑而已。最後,於揚選擇了跟富家女在一起,毫不留情地甩掉了陳可。於揚的“我養你”是假,有些男人的“我養你”卻是真的。《我的前半生》講述了另外一種故事:結婚之前,陳俊生信誓旦旦地對羅子君說:“我養你!”可十年後,陳俊生對這段感情越來越不滿意,頻頻出軌,兩人最終離婚。羅子君哭訴道:“是你說你不想讓我出去工作,所以大學畢業後工作了一年,我就辭職不做了,開始幫你照顧小家庭。照顧孩子也是很辛苦的,為這個家我付出了這麼多,現在你卻告訴我說,這一切不是你想要的……”來源: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可是,羅子君又能怎麼樣呢?一直被老公養著,以為能無憂無慮地度過餘生,直到夫妻關係出現裂痕,才發現自己如此弱小和無力,甚至連談判的資格都沒有。當初那句“我養你”的承諾出於真心,後來的“我不要你”也是出於真心。結婚後,柴米油鹽銷磨了往日的激情,“我養你”從一句甜蜜的情話,變成了一筆沉重的負擔。許多女人辭去本職工作,為家庭任勞任怨,可一旦與老公發生矛盾,聽到的就不再是“我養你”了,而是一句無情的指責:“是我養著你的!”不錯,“我養你”是一種甜蜜的誘惑,但往往也會變成一道無形的陷阱。“我養你”背後的現實風險作為情話,“我養你”無可厚非,可是女人一旦當了真,問題就會接踵而來。首先是經濟問題:女人不去想辦法賺錢,完全靠男人養著,現實嗎?當然不排除你嫁了個土豪老公,絲毫不必為生活煩惱,只需安心坐在家裡“頤養天年”;可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如果夫妻雙方只有一人賺錢,家庭經濟的壓力往往難以想象。男人一個月掙多少,才有資格說出“我養你”?每日經濟新聞網為此做過日常消費調研,得出了以下結果:一線城市:30000元(無車;月供15000元)二線城市:20000元(無車;月供6000元)三線城市:15000元(無車;月供3000元)這樣看來,“我養你”這句情話雖然浪漫,但真要落實到一蔬一飯的生活當中,恐怕並不是那麼容易。一旦家庭入不敷出,“我養你”就變成了一句空話,變成了兩口子矛盾的焦點:憑什麼我要養著你?其次是地位問題:我都養著你了,你還敢不聽我的?收入的多少,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家庭地位。沒有收入,在家裡就沒有經濟地位,也就沒有了話語權。全職太太總是受老公欺負,根源就在這裡。更何況,工作和事業不僅僅是收入來源,還能增長見識、開闊眼界,讓人更好地面對社會。倘若一個人已經自信滿滿走向世界,另一個人卻只會窩在家裡刷劇吃薯條,兩人的地位怎麼會平等呢?很多夫妻婚前無話不談,婚後卻慢慢變得無話可談,就是因為兩人對事業投入程度不同,社會地位差距越來越大,最後失去共同語言,連說話都不在一個頻道上。一段雙方地位嚴重不對等的婚姻,光靠一句“我養你”的承諾,怎麼可能維持下去?來源:電視劇《紙牌屋》再有,每個人都需要價值感,都希望自己的存在對社會“有用”,而不只是為了一個小家庭而活著。可“我養你”一旦成為現實,女人從社會角色迴歸到家庭角色,她的價值必然大打折扣。畢竟,對家庭的付出沒法量化,也沒法變現,而且十分脆弱:一旦丈夫用情不專,孩子成長不順,這點價值很容易化為烏有。真正的價值感,只能來自於社會,來自於廣闊的人群。而那些被“養起來”的女人,往往沒多少價值可言。來源:電視劇《逃避可恥但有用》“我養你”,一句看似簡單的情話,背後卻藏著數不清的現實風險。“我不是寵物,為啥要你養?”在一個男權社會,女人往往被“物化”,被視為一種可供男人利用的物品。“我養你”這種說法,其實就隱含了對女性的物化和貶低。試想一下,在生活中,什麼東西是用來“養”的?花花草草,鳥獸蟲魚,阿貓阿狗,這些才是用來“養”的。如果再把範圍擴大一些,還包括養孩子,養老人,甚至養小三……所有這些“養”,都是強者對弱者的一種給予、一種恩賜,讓“被養者”成為依賴自己的附屬物。正因如此,一句“是我養著你的”,才會成為丈夫凌駕於妻子的一件利器,裡面包含了這樣的邏輯:我養著你,你屬於我,我們之間就是主人和寵物的關係。不少女人存在一種誤區:自己有人養,不需要工作,生活應該很輕鬆吧?事實卻截然相反:我養著你,所以家裡的一切事情,都得讓你做!買菜,做飯,洗碗,洗衣服,搞衛生,帶孩子,打理雜務,照顧老人……哪一樣不是家庭主婦的活兒?看起來沒有工作,實際上到處都是“工作”!日本主婦一天的“工作”“被養”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且這個代價之大,可能遠遠超出你的想象。表面上,男人在外打拼賺錢,女人在家料理雜務,分工好像還算公平;可事實上,男人在工作和事業中提升了自己的價值,而女人呢,卻在不斷貶值:青春的容顏漸漸老去,知識和技能沒有更新,在日復一日的瑣碎家務當中,女人喪失了自己的獨立價值。專家指出,在一個有全職太太的家庭裡,丈夫實際上是通過擺脫家務,無償地佔有了妻子的剩餘價值。選擇給男人當全職保姆,就是女人被剝削的開始!《東京女子圖鑑》有句臺詞說得好:“好好工作,好好做人,才是王道。”來源:電視劇《東京女子圖鑑》女人無論多麼顧家,都應該珍惜自己的社會價值,不要被“我養你”這樣的情話迷惑,變成一隻被圈養、被宰割的羔羊。婚姻從來不是女人的保險箱,要想讓生活過得有保障,要想在家中獲得地位、贏得尊重,全靠自己努力拼搏。其實,相比於“我養你”,女人更希望聽到的是“我愛你”——不用你養我,愛我就夠了。最好的愛,不是你養著我,而是我們一起養這個家庭,一起為美好的未來而奮鬥,風雨同路,攜手而行!


“我养你” 一句最毒的情话 误了多少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