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處處可見“中國元素”

世界盃,處處可見“中國元素”

裝載十萬只小龍蝦的漢歐鐵路列車奔往莫斯科。

儘管中國國家隊無緣亮相,但在舉辦世界盃的俄羅斯,處處可見中國元素——四家中國品牌佔據頂級和二級贊助商的三分之一,加上贊助球隊及球星的企業,以及來自中國的小龍蝦、吉祥物、紀念幣等等,幾乎涵蓋世界盃期間的吃喝玩樂,這都以獨特的方式昭示著今日中國與世界第一運動足球的親密關係。

中國品牌雲集世界盃並非偶然。40年的改革開放帶動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催生了營銷理念上的更新換代,以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已經過時,“中國製造”“中國品牌”要享譽世界必須向“中國創造”“世界品牌”轉變。

以俄羅斯世界盃贊助商海信為例,海信2016年贊助了歐洲盃,成為歐洲盃56年曆史上第一個來自中國的全球頂級贊助商,如今他們又成為世界盃近百年曆史上第一個中國電視品牌贊助商。

今年,除了史無前例的中國品牌閃耀俄羅斯外,征戰俄羅斯世界盃的中超聯賽現役外籍球員數量也創造了新紀錄。國際足聯統計顯示,736名參賽球員中包括8支中超俱樂部的9名球員,多人效力於巴西、阿根廷、比利時、葡萄牙等強隊。如果算上中超舊將如巴西的保利尼奧、澳大利亞的卡希爾、韓國的張賢秀和鄭又榮等,這一數字還要增加。

另外,本屆世界盃的紀念幣印章由南京造幣廠製造。而且,十萬只小龍蝦已從武漢抵達莫斯科。全球球迷不僅能感受“中國製造”帶來的視覺盛宴,還可以品嚐中國小龍蝦帶來的味覺盛宴。

如今,前往球場直擊世界盃比賽早已不是奢望。據統計,超過4萬名中國球迷購買了俄羅斯世界盃的門票,位列俄羅斯之外的前十位球迷來源國之列。

除了前往俄羅斯觀賽,在家的中國球迷接觸世界盃的渠道和方式也變得更多元、更快捷。不僅可以通過報紙、電視瞭解世界盃,網絡觀賽也早已不新鮮,觀賽體驗將更加“移動化”“新媒體化”,有時候或許能在公共交通上聽到緊盯手機屏以及忘情的加油喝彩。本報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