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農業又累又不掙錢,錯在哪裡?

去年,有個搞房地產的朋友,投了1000多萬,回農村包了3000多畝地,建了一個大型農場。

今年,他就開始給我抱怨,搞農業又累又不掙錢,比起搞房地產來差遠了。

這不是一個偶然的案例。

隨著農業得到的政策扶持越來越多,國內湧入農業領域進行投資的企業老闆也越來越多了。

但隨著而來的是,大部分搞農場的老闆第一年都是信心滿滿,第二年都會抱怨搞農業又累又不賺錢。

搞農業又累又不掙錢,錯在哪裡?

為什麼搞農業又累又不掙錢呢?

先說說,為什麼搞農業你會覺得累?

農業和其它的行業是不同的。有些農場主一上來就想搞全產業鏈農業,從生產到銷售,搞一條龍服務。這樣的農場主有很多,但大部分都失敗了。

原因就在於農業這個領域太大了,無論是種植生產還是農資生產,還是電商銷售等等,這些都不是一家農場,幾十個人就能完全搞定的。

所以,如果把戰略定位成全產業鏈模式,必然會很累!

對比一下美國農場的模式,美國農場主只是一個操盤手,買農資有專門的農資公司上門服務,種植有專門的種植技術團隊上門服務,機械收割也有專門的工人來服務,出售農產品的時候也有專門的農產品對接渠道。

搞農業又累又不掙錢,錯在哪裡?

因此,美國的農場主是比較輕鬆的,是真正的企業老闆,只負責對接各種專業的公司,各種事情由這些專業的公司來完成就可以了。

比起自己僱傭工人來幹,自然要省很多心。

如果在國內搞3000畝農場,至少要僱傭50人以上。

管理人員是一個很費心的工作,也是很費錢的。

找專門的公司來服務,要比全都一個人來幹強上很多。

再說說,為什麼搞農業你會不掙錢?

一是用人成本問題,二是戰略佈局的問題,攤子鋪得大,用人用得多,肯定成本會非常高。

最關鍵的還有一點,就是大部分農場主都沒有抓住自己最擅長的東西和擁有的資源去做。而是碰到什麼做什麼,看到啥賺錢做啥?

搞農業又累又不掙錢,錯在哪裡?

這樣搞農業,由於農業的盈利週期是非常長的,到頭來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掙不到錢,還有可能賠大錢!

所以,搞農業要想賺錢,一定要耐住性子,從自己最擅長,自己資源最多的那一點去做。

如果沒有什麼是自己最擅長的,沒有什麼資源,請不要輕易踏入農業這個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