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我勸我爸再也不要種田了

我家是農村的。小時候,我爸在田裡灌溉、除草、插秧、收割,我在旁邊放牛、摸魚、捉蝦、玩泥巴;大學畢業後,在農業圈裡待過一段時間,然後我勸我爸再也不要種田了!

倒也沒什麼特殊的原因,就是很單純地開始不喜歡種田了。在大城市待過,才知道農民是真的辛苦,並且掙得少,最重要的是不被人尊重。

長大後,我勸我爸再也不要種田了

第一:辛苦是真的!

從農村出來的都體會,農忙起來,早晨天剛亮就得起來,太陽下山後才能回家。有時候,中午吃飯,還是家裡送過來的,坐在田埂上就吃。

田裡工作一整天,全身痠痛,回到家啥話都不想說,只想躺著。接連幾天,身體部分關節都不大舒服。

尤其秋收的時候,現在有農機還好一點。沒有農機的時候,都是人工鐮刀收割,再加上天熱,彎腰,之後的肩抗稻口袋;秋收過後,整個人都得瘦下去。我媽就是因為肩抗稻口袋,得了腰椎間盤突出,這病還治不好!

長大後,我勸我爸再也不要種田了

第二:掙得少也是真的!

我這樣說,一個50歲的農民,去當個保安充人數,包吃住,一個月還2000元。

但是,農民種地一畝田一個收穫季的純收入還沒有這麼多!大致算算,以我老家17年為例,玉米的產量一畝1100斤,小麥900斤,賣掉小麥玉米可以收入2200左右。

再算成本,從種小麥開始,每畝地播種費是40左右,小麥種子一畝地25斤左右,30元;期間,灌溉、肥料、農藥差不多200元,然後收小麥每畝60元;一共330元。

播種玉米每畝30元,灌溉、肥料、農藥用的多點,這算250元,玉米收割現在每畝70元左右;一共350元,這些都是固定的成本,還不算收割後來回運輸存儲的其他費用,那些國家補貼的錢基本也能夠。

2200—330—350=1520元,這是一畝地農民辛苦勞作一年兩季農作物的收入,平均到每個月126.7元。

在一線城市,你和朋友吃個飯,花的錢就不止這麼多。有些酒店,一桌酒席就抵得上農民一年的收入;農民的子女,遇到買房,隨隨便便首付就得幾十萬,這可能是農民父母一輩子收入都達不到的!

長大後,我勸我爸再也不要種田了

第三:不被人尊重是真得!比真還真!

雖然,中國改革開放很多年了,但是部分大城市裡的人,對農民不尊重反而被輕視。

在我們當今的社會存在著這樣的一個群體,他們在烈日下勞作,在冷風中勞作,他們就是社會發展的基層群眾,我們的農民工們。

大多數的農民工朋友都是生長在農村,他們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有的沒什麼學識,只能靠費大力來賺錢養家;他們在城裡做最苦最累的活兒,每天上工十幾個小時;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打拼,卻又被輕視。

想一想,要是沒有那些農民工的賣力苦幹,又怎會有一座座高樓大廈屹立,有怎麼會有一條條高鐵通行?

我的挺多農村出來的朋友都跟我說過,父母在農村不容易,他們勸父母,不要種地了,自己已經工作了,可以養活自己了。

但是,父母總想:在身體能為孩子打拼的時候,還為孩子做點什麼,能存1塊錢,孩子就可以少受累,少掙一塊錢。

所以,長大後,我勸我爸不要種田了。

他,現在還在種...

寫在最後:作為一個農民,都是為了生活,為了孩子,有什麼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