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國粹:人文傳承書》

王充閭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07

“2017中國好書”入圍書目。“ 南有餘秋雨,北有王充閭 ”與《文化苦旅》合稱中國歷史文化寫作的“ 雙璧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中國全民閱讀網等數十家媒體推薦。《國粹:人文傳承書》這本書可以說,是形象化的中國人文傳統史。它是一部可以流傳下去的大書。當代大作家以優雅美文寫傳統,學識淵博又極具激活力,中華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明奔湧而來,先祖、人文、大地、傳統的亮點一浪接著一浪如歷史長河呈現在面前。圍繞“傳承”這個關鍵點,寫中國傳統的文化情懷、精神世界、心靈空間,讓中國人有一顆中國心,重建斯文優雅,守住傳統這盞古燈,擁有共同的精神家園。

中山大學出版社

《天淡雲閒——報人讀史札記六集》

田東江 著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8.03

作者以報人的敏銳從當下熱點或所遊所見中擷取關鍵詞,進而追本溯源,運用大量鮮見的第一手典籍材料,借古曉今,借古喻今,使讀史與時評有機融合。小切口,大視野。話題既緊跟時代潮流,又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支撐。雖史海鉤沉,但生動鮮活,語調溫和,微言大義,幽默風趣,讀之令人撫掌,亦引人深思。這是一部新聞人的讀史隨筆集,深度開掘了傳統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文章在注重思想性、新聞性的同時,兼顧知識性、趣味性。作者飽讀史書,有大量歷史知識作儲備,舉凡遊歷所至、耳聞目睹的社會熱點,乃至對身邊的一花一草,皆能鉤沉出相應的人文內涵,化雅為俗。讀來增長見聞,啟人心智,是一冊十分獨到的讀史著作。

重慶大學出版社

《動物知道人性的答案》

趙序茅 著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7.11

如果糾纏於人性與動物的區別,可謂剪不斷、理還亂。不妨換個角度——從動物的角度探討人性的答案。便一下子豁然開朗,從複雜變為簡單。動物也會使用工具,會合作分工,會思考,也有感情,幾乎人類所有的行為都可以在動物身上找到答案。

東南大學出版社

《拉達克城市與建築》

汪永平 著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7.05

從地域文化和政治經濟上講,歷史上拉達克與西藏阿里都同為一體,地處喜馬拉雅佛教文化圈內。拉達克佛教建築和城市、村落在選址佈局、建築類型和裝飾技術上受到西藏、中亞、克什米爾及印度的多重影響。這個匯聚了無限能量的高原山區,既命途多舛又與世隔絕,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承的城市與村莊,建築藝術的寶藏仍有待世人發掘。

河南大學出版社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編年史》

鮑勃·迪倫 著

河南大學出版社

2017.10

《編年史》是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傳奇民謠歌手鮑勃•迪倫歷時三年在打字機上親手敲出來的回憶錄,記錄了自己生命中種種非凡的時刻——初到紐約,簽約哥倫比亞,遭遇創作瓶頸,家庭生活片段,點燃靈感火花,打破界限……這位民謠詩人用熱情、憐憫和深邃的目光回顧了往昔歲月,將那逝去的黃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湖南大學出版社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毛澤東的蘇聯觀》

周樹輝 著

湖南大學出版社

2017.10

中蘇關係是20世紀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國關係之一,也是中國最重要最複雜最敏感最多變的外交關係。本書在極其重要、複雜而漫長的中蘇關係的發展變化中,選取毛澤東這一極具代表性的個體,通過毛澤東一生對蘇聯的認識,由小及大,由微觀而宏觀,從而透視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蘇聯觀及對蘇政策。同時從毛澤東不同時期的蘇聯觀及由此而來的對蘇政策所產生的實際效果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從而為我們今天正確處理中俄關系,及其他與中國密切相關的大國關係、周邊國家關係和社會主義國家間的關係提供深刻的啟示和借鑑。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過剩時代的學習》

方柏林 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02

在信息過載、知識過剩的時代,學習已經不是貪多求大的過程,人腦也存在認知負荷。學什麼、不學什麼當有所選擇。常用的知識要學會了放在大腦裡面(knowledge in the head),另外一些知識應該放在世界上(knowledge in the world)。通過設計思維,將知識合理分佈到頭腦中和世界上,減輕認知負荷,遠離“乾貨綜合症”。本書同名演講曾在優酷視頻網站獲得千萬點擊量,美國高校課程設計專家方柏林從訓練學習思維、管理學習情緒、善用評價性測試、尋求終身學習之道等方面全面拆解,讓學習不再焦慮!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演員自我修養》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著

劉傑 譯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6.05

《演員自我修養》以戲劇學校師生課堂對話形式寫就的日記體《演員自我修養》是他最為知名的代表作,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精華。它詳細闡述了演員在形體、發聲、性格、思維邏輯等方面所應具備的素養,不僅是一部經無數表演工作者成功檢驗的關於演員職業、責任與使命的工具書,更是一部關於演員與社會相結合,提升與完善演員藝術修養、道德修養的人生鉅著。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後寄語90後——章開沅小品文選集》

章開沅 著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07

本書收錄史學大家章開沅先生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的小品文64篇,這些小文章涉獵廣泛,觀點獨到,行文優美,字裡行間彰顯了章先生深厚的學識、深沉的愛國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處處流露出一個真正知識分子的自然率性,讀之如飲甘泉,暢快淋漓。

暨南大學出版社

《市跡》

劉金山 著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17.10

一部班級史,同時也是一部改革開放市場化進程史。本書以蘭州大學1990級經濟管理專業同學的成長史作為微觀樣本,通過碎片化事實,梳理改革開放40年的市場化軌跡。90經管同學,生於改革開放前,小學恰逢改革開放初,中學時值20世紀80年代中期,大學求學於90年代,事業成於21世紀,堪稱改革開放1.0學代。此代的人生軌跡就是市場化的軌跡,其個體軌跡變遷就是市場軌跡的微觀變遷。

南京大學出版社

《茶道的美學——茶的精神與形式》

[日] 田中仙翁 著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3.01

飲茶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形式和精神幾經離合,不過最初整合的是形式。在寢殿造到書院造這種武家貴族獨特的建築結構過渡中,武家的宅邸發生了種種變化。室內裝飾等配合凸窗、擱板架、臺板,這一書院造建築樣式的做法基本定型。吃茶的方法從室町時代後期起開始發生變化。茶會客人的人數限制在數人,稱之為“茶湯”。隨著茶會演變成茶湯、客人人數的減少,客間的狹小促使主客人產生一種緊張感。於是就發明了被稱之為小客間或數寄屋的特別茶席。

本書針對茶道問題中的美的原理,站在茶人的主觀立場上進行重新詮釋,重點放在了藝術的創造性和審美上。

廈門大學出版社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打開文學的方式》

王敦 著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17.05

本書脫胎於作者王敦教授在中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期間歷經八年時間打磨的金牌課程“文學/文化解讀”,已在豆瓣閱讀開設專欄連載,受到讀者追捧。作者用類似科普的通俗有趣的方式,幫助讀者克服閱讀經典文學作品的困難,建立從文本閱讀欣賞達於文本審美意蘊的解讀能力。中華讀書報2017年百大好書,豆瓣閱讀9.6分五星佳作,第四屆中國讀友讀品節推薦讀品書目。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時間機器 隱身人》

[英] 喬治·威爾斯 著

門潤傑 譯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6.01

《時間機器》是威爾斯的代表作,小說描述一位科學家通過時間旅行機器來到公元802701年的故事。存當時引發了一場關於時間旅行的社會問題及倫理的大爭論。作者運用了某種近乎恐怖的手法和錯綜複雜的情節,展示了一個震撼人心的感人故事,描繪了一幅未來世界的可怕圖畫。時間旅行家是對科學有所藐視的韋爾斯式的英雄,具有極強的能力,卻無法改變現實。整個作品給人以某種荒涼的感覺。《隱身人》描寫一個青年物理學家格里芬發明了一種隱身術,而在爾虞我詐的科學界,他不願公佈這發明,把自己變成了來去無蹤的隱身人。天才的發明並沒有給這個極端的個人主義者帶來任何歡樂,反使他屢糟災難,以致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淵,直至變成一個可怕的殺人狂,而不可避免地走向自我毀滅。獨特奇異的幻想藝術,絲絲入扣、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以及蘊含深刻的社會內涵,都足以證明《隱身人》不愧是一部廿界科幻小說的經典之作。

武漢大學出版社

世界讀書日|全國一流大學出版社精選好書書單

《與歲月溫柔相待》

沈嘉柯 著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8.02

著名作家沈嘉柯的短篇小說集 《與歲月溫柔相待》充滿人間氣象,描繪城市裡的愛情與生活。他家在武漢,筆下種種關於愛的故事,大多發生在武漢。沈嘉柯著作等身,獲文學貢獻獎,進入中國影響力圖書推展,他寫下的愛情故事,融入了這個城市的細節,大街小巷,山川湖畔,夜裡的輪渡碼頭,各個大學的風情。三十個武漢愛情故事,流連於櫻花旁、長江大橋下、南湖邊、東湖一側、曇華林內,只要你在武漢愛過,就有屬於那一代人自己的浪漫愛情。

浙江大學出版社

《尋找手藝》

張景 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8.02

144種傳統手藝,19個傳統手藝人,34300公里的行程,129天的真誠之旅……在“尋找手藝”的過程中,作者走遍了中國壯美的山河湖海。作者與手藝相遇,與手藝人、工匠相遇,與普通人相遇,感受到了這片土地上的風景之美、傳統之美、人情之美。這是一次質樸而真實的記錄,一次自我反省反思的心靈盪滌,一段屬於中國自己的心跳與呼吸。

《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修訂版)

李歐梵 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7.06

重塑摩登上海的文化肖像,開啟都市文化研究新方向,明明是一部極其嚴肅的文學批評專著,有時卻更像一本書寫上海的頹廢小說,或者像一篇妖豔華麗的散文,厚重的文字鋪展開來又形成一張時空錯落的文化地圖,將上海在大時代中悲情傳奇的命運細細勾畫出來。一番從文學角度的上海“重構”,與你共襄這座城市的現代、奇幻與浮紈。

最佳閱讀整理,資料來源自各大出版社公開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