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恆強,漲停潮下明日是否迎來考驗?

今日市場熱點不多,大盤昨日普漲之後,修整盤桓一番,再做上行準備。近期風險不高,強勢個股值得持有,包括我們近日所說的世界盃、醫藥、芯片等等。

上週,中 美貿 易糾紛的問題再次發酵,所以提醒了大家回補芯片、半導體、集成電路、大飛機等國產替代板塊。這些熱點我們每次推薦,每次提醒階段性減倉,都專門附註了隨時回補的說明。因為這些板塊都是常做常有的價值板塊,國策支持,關鍵性高,科技含量充分。每次波段運作,最難得是心裡始終想的是下一步,只要趨勢在,隨時想著補回來。

另外,今日權重股發揮不錯,上證50漲逾1%。如我們先前所說,權重中銀行、地產等可以短線操作,但不值得做為底倉來持有。而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說,權重週期股並沒有什麼吸引力。

強者恆強,漲停潮下明日是否迎來考驗?

接來下,談談一件較為重要的事情,5月15日,MSCI將公佈納入指數的個股最新名單。這是MSCI“後A股進入”的首期名單,也算引人注目。更要緊的是,無論是被動跟蹤指數的資金,還是主動選擇個股的資金,都會參考過去一段時間A股的實際變化,來選擇進出的倉位。

這意味著,年初以來,表現較好的板塊,符合MSCI納入標準的個股,有可能在名單公佈前後發生資金大量流入的現象。要納入MSCI,首先必須是大盤股,其次必須是滬港通深港通的標的,另外過去半年停牌不足50個交易日的個股。有些表現較好的個股,會從中盤股晉升大盤股,因而被納入指數,引來資金的被動配置,從而股價受益。有些個股,則因為表現糟糕而被剔除,或者因為市值下降,指數中的權重也隨之下降,引來被動的拋出,對股價形成利空。

年初以來,A股中的白馬股多產地,醫療、消費大類會有部分個股受益。而從2018年以來就表現不佳的週期股,則面臨著拋壓甚至被剔除出指數。這是我們長期不看好週期股之外,對我們現階段也不看好週期股的一個因素。

像我們前期大力舉薦的醫療板塊,很多個股創下歷史新高,類似科倫藥業這樣的個股,有可能因為MSCI指數的調整而受益,片仔癀、通化東寶等也在其列。保險、券商、銀行、等權重板塊,包括白馬股中如貴州茅臺這樣的標的,今年以來股價跌逾一成,勢必引起前期佈局資金的調倉,則完全可能迎來拋壓。

因此,前期我們看好,並且一直堅定持有的板塊,由於今年以來始終表現強勢,完全有可能在接下來一個月內表現出強者恆強的品質。繼續支持繼續持有醫藥股、貿易戰國產替代股。至於科技板塊裡大盤股不多,但基本面仍在,也是我們繼續持有的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