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當85後領導,工資還是他的兩倍!

前段時間有篇文章,叫做《26歲摩拜高管:我們幹掉80後的時候,從不說抱歉!》,很火。一個92年的小夥子周喆吾,已經做到了摩拜的高管,並且已經可以決定80後老員工的命運。這不得不讓人感嘆,現在的職場已經是年輕人的天下了。

現在的職場結構是70後+80後+90後,而90後常常引來別人的偏見:衝動、自我、盲目……但實際的情況是,他們他們成長於資本大潮、內容經濟、知識付費的時代,他們創新、奮進、反傳統,他們敢拼、敢幹,他們頭腦靈活反應快。他們正逐漸成為職場中堅力量,甚至公司高管。

於是很多職場老人開始面臨著這樣一個尷尬的境地:被小自己幾歲甚至十幾歲的90後做了自己上司。自己要聽他們安排工作,甚至有時候還要被他們批評。

90後當85後領導,工資還是他的兩倍!

我一個朋友她是85後,畢業於南京大學,輾轉了幾家企業,在現在這家公司已經工作了六年。

她的部門領導是一位92年的小姑娘,2014年畢業,在這家公司工作三年時間。

她笑稱,小姑娘剛來的時候,有不懂地會問她,現在反倒顛了個,小姑娘成了她的頂頭上司,現在的年輕人太拼了。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90後大軍正開始接管天下。

論社會閱歷、工作能力、人脈關係、眼界與格局、成熟度,80後理應更有優勢,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態度,一個人在職場上最終達到怎樣的層次和高度,與他的年齡無關,主要取決於他的態度。

經常將這三句話掛在嘴邊的人,一般來說都難以成為翹楚。

90後當85後領導,工資還是他的兩倍!

這件事

我不會做

很多人職場人會將「我不會做」、「我之前沒做過」、「沒人教過我」這些話掛嘴邊,而且還很理直氣壯。

對於一個企業和團隊來講,這樣的人意味著永遠是最基層的員工,只能幹著一些簡單、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隨時有被清理的危險。

認識一個女生,也是90後,從實習生到助理,用了一年的時間完成了薪水翻倍,原因是PPT做得很好。

公司的女老闆經常要上臺演講、做彙報,自然少不了要做PPT。

有一次,公司裡負責做PPT的女同事突然請了病假,而她正好從老闆的辦公室門口經過,老闆便叫住了她,問她會不會做PPT。

她問,您什麼時候要?

女老闆說,後天我要去北京總部開會。

她說,沒問題,我明天下午給到您。

其實她並不怎麼精通,那天晚上回去幾乎一夜沒閤眼,忙活了通宵,中午快下班的時候便交給了老闆。

後來,她的PPT越做越好,而且報告也寫得很得體,老闆便索性將這項工作交給她來負責,成了老闆的頭號助理。

她當初完全可以說,我不會做,結果也不會怎麼樣,但卻少了一次表現自己的機會。

愚者錯過機會,弱者等待機會,而強者則是把握機會。

90後當85後領導,工資還是他的兩倍!

02

這件事

憑什麼我去做

在工作中,有些職場人會將工作分得很清楚,不會多做一點事情,如果有額外的工作安排下來,就會抱怨個沒完,明明不是我的工作,憑什麼要我去做呢?給加班費了嗎?

往往說這種話的人,意味著在團隊中很難有突破的可能,沒有老闆喜歡一個沒有主動性,還喜歡抱怨的員工。

以前給別人打工的時候,只要老闆安排的活,我從來不會抱怨說,為什麼要我做這件事,儘管這事明明不是我負責的,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將這件事做好。

我覺得這是一個職場人應該有的品質,服從安排,聽指揮,你實在做不了可以講出來,但別逼逼地嘮叨,因為沒有用,安排你做了還得你做,除非你撂擔子不幹了。

即使是同事之間,有老員工欺負新人,或者小領導壓迫下屬,什麼活都往你這裡堆,這種事你也別抱怨。

我經常說,領導就和監考老師一樣,辦公室裡誰什麼情況心裡很清楚,只是沒挑明,想不想辦他而已。

在職場上多做一點,多學一點,沒有壞處,吃得肉長自己身上,幹得活也強大在自己身上。

90後當85後領導,工資還是他的兩倍!

​03

這件事

不怪我

職場上有一種很討厭的人,就是遇到問題將自己撇的一乾二淨,躲得遠遠地的人。

這樣的人,無論是同事還是領導都不會喜歡,自然只能在底層徘徊。

出了問題,最重要地是一起解決問題,將錯誤帶來的影響控制到最低,這才是重點,而不是追究誰對誰錯。

如果出了問題,你一句“這事不賴我”將自己撇得遠遠地,領導會怎麼想,其他與你一起做事的同事會怎麼想?

這個問題的答案,難道不是顯而易見的嘛。

沒有哪個領導喜歡滿嘴理由,沒有勇氣承擔責任的員工;沒有哪個同事願意和這樣一個臨危自保,推卸責任,犧牲他人的小人一起共事。

這是一個人的工作態度,也是一個人的人品,那些人品不好的人,誰敢交往,誰又願意多交往。

別把工作想得那麼複雜,將自己正在乾的事情當回事,真正用心做,你就能做好,自然也就能脫穎而出。

態度決定高度,用心做人做事,你就能比大多數人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