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群,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人,作家


高建群,男,漢族,1954年1月出生,祖籍西安市臨潼區。新時期重要的西部小說家,國家一級作家、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跨世紀三五人才。

高建群被譽為浪漫派文學“最後的騎士”。他的《最後一個匈奴》與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廢都》等陝西作家的作品引發了“陝軍東征”現象,震動了中國文壇。

在到西安高新區掛職前,早在1992年至1995年,高建群曾掛職任黃陵縣委副書記,其代表作《最後一個匈奴》即為掛職期間所作,他也因此一躍成為陝軍東征“五虎上將”之一。

2005年4月,高建群受陝西省委宣傳部、組織部的委派,前往西安高新區掛職任管委會副主任。高建群在任命會上的精彩發言《藝術家,請向偉大的生活本身求救吧》,被新華社發了通稿。

到任後高建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代表管委會,邀請陝西省“5·23”採風團的藝術家們來高新區採風,讓藝術家真切感受高新科技帶來的變化,同時積極邀請中央駐陝和省市主要媒體來高新區座談採訪。

2006年高建群用了一年的時間,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與企業家廣交朋友,收集素材,為他的長篇小說做準備。高新區共有9000多家企業,每一家企業都有著自己的創業經歷和自己的創業故事,它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尤其在經濟相對滯後、觀念相對滯後的西部地區,這些經驗尤為寶貴。將它們挖掘出來會給西部大開發以強大的智力支持。因此高建群說這部書會是一個類似《美國三部曲》那樣一部反映經濟變化發展的大書。

2007年高建群在西安高新區掛職滿兩年。本來他的一部以家族人物為原型的關於關中平原20世紀史的長篇小說,已經寫到了20萬字,但就在此刻他手頭兩年來積累的大量第一手資料,讓他突然改變了想法:應該寫一些與高新區有關的作品,因此有了即將推出的三本書。

2009年11月,陝西作家高建群長篇小說《大平原》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該新作被視為繼他的《最後一個匈奴》之後的又一巔峰力作。這部長篇小說是高建群為自己的家族而寫的,作為一個家族史的真實記錄,那些老故事早已在他心裡埋藏了很多年,“它們已經成熟得快要從樹上掉下來了”。花了三年時間,他“用一個長篇所擁有的恢弘、莊嚴的翅膀和利爪,完成這一次飛翔”。2013年7月受聘為西安航空學院文學院首任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