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機制弊端盡顯,韻達生態物流恐難劃上句號?

加盟機制弊端盡顯,韻達生態物流恐難劃上句號?

近日,國家郵政局發佈了2018年第一季度快遞領域市場數據,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快遞行業累計業務量達到99.2億件,同比增長了30.6%,業務收入達到了1271.3億元,同比增長29.1%。

從數據上看,國內快遞行業在一季度呈快速增長的趨勢,但快遞領域的業務量在2019年達到600億件之後將會進入平穩增長階段。快遞市場天花板不斷臨近,快遞企業尋求全新的發展方向迫在眉睫。而在新零售時代中,高度依賴電商平臺生存的快遞企業則面臨巨大的市場危機。

一來,電商巨頭們在商品配送上開始建立自己的物流網絡,並通過新零售佈局來加強其生態的穩定性。在國內電商領域中,阿里和京東在新零售賽道上的競爭不斷趨於白熱化,而在物流網絡的建設上,二者均擁有自建的物流團隊,這在很大程度上瓜分了快遞企業的網購物流流量。近期國外電商巨頭亞馬遜宣佈自建物流團隊的消息,則又加重了國內快遞市場的競爭壓力。

二來,快節奏的消費生活讓以人力配送為主的快遞企業應接不暇。市場數據顯示,早在2017年,國內的網購用戶就達到了5.16億人次,網絡零售規模為71751億元,網購成為新的萬億市場,而快遞從業者的數量僅有203.3萬人。網購市場會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而增大,但隨之而來的是快遞企業人力配送與龐大的業務量之間的矛盾,在電商網購節和傳統節假日時,快遞員配送不及時的情況尤為明顯。

在這樣的市場危機中,不少快遞企業也開始從價格戰、網點覆蓋率的戰場,轉戰到科技賦能運營的變革戰場,進而打造“輕電商化”的生態物流產業鏈。

韻達作為國內創立時間較早的物流企業,在新零售時代中也在不斷利用科技賦能進行佈局改造。韻達通過整合其早期積累的市場資源和多年的物流經驗,開始佈局打造全新的“輕電商化”生態物流。

一方面,攜手小鋪來了,打造智能生態物流。近期,韻達與小鋪來了達成戰略合作,通過小鋪來了的市場佈局來彌補自身在線下零售店業務的空缺,並利用AI等先進的技術手段,對其商品生產、銷售、流通等業務進行升級改造,打造線上線下業務融為一體的物流生態產業鏈。

另一方面,韻達打造雲遞配平臺,通過“直營+加盟”模式迅速入場同城速配市場。在新零售時代中,線上和線下業務的緊密結合變得尤為重要,同城配送成為了快遞企業能繼續發揮其配送優勢的首選領域。在雲遞配平臺上,韻達快遞員在負責同城快遞包裹收發任務的同時,可以根據自身可調配時間在雲遞配平臺上選擇小食品、生鮮等訂單進行配送,獲取相應的額外收入。

韻達以合作的方式迅速切入線下市場,並通過雲遞配平臺分派流量和商品,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快遞業務對互聯網電商的依賴性,同時改善在同城配送市場中配送的時效性,減少快遞從業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糾紛。

韻達生態物流的輕電商化並不好走

但從市場風險上看,韻達快遞若無法直接參與小鋪來了的品控管理,也就意味著其將要承受小鋪來了的商品質量、市場份額等線下佈局帶來的市場風險。

而從市場競爭格局上看,韻達雲遞配平臺在同城配送市場上既要面臨圓通、順豐、京東等比韻達佈局速度更早的快遞企業的競爭,還要面臨生鮮等諸多垂直平臺的競爭,韻達在同城速配市場上道阻且長。

一來,順豐和京東在物流體系上直營、自建生態物流產業鏈的佈局,更能保障對商品質量的監管。順豐憑藉直營模式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快遞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經過市場的考驗之後,直營模式的從業者管理更具優勢,進而保障順豐在同城配送市場的服務質量。

而京東也在利用自建快遞團隊的方式保障對商品和快遞員的監管,一方面,通過收購1號店來完善同城速遞市場佈局,另一方面則將京東商城等電商平臺上的流量引流到同城配送業務。雙重保障下,京東在同城配送市場上的份額也在與日倍增。

二來,與韻達同為“桐廬幫”的圓通,在比“雲遞配”更早的時期建立了同城速配B網,圓通成為桐廬幫在同城配送市場上“第一個吃螃蟹的”。圓通先入局的優勢是其市場份額和業務量都已經覆蓋了全國多個城市,地級市覆蓋率高達70%。

此外,在市場垂直產品品類服務上,阿里的盒馬生鮮、騰訊入資的永輝、京東的7 FRESH以及美團的掌魚生鮮等依傍巨頭的生鮮配送平臺,多方自帶龐大市場流量的入局者讓同城生鮮配送市場的競爭變得尤為激烈,對於韻達這個後入局者,需要更多的創新才能在市場上佔得一席之地。

新零售治標不治本,加盟機制讓韻達如鯁在喉

韻達經過線下零售和同城配送市場的佈局之後,產業鏈得以完善,離生態物流的願景也更進一步。但從市場口碑上看,新零售並沒有為韻達帶來實際性改觀。

在選擇快遞公司的意向上,消費者會對快遞公司的服務態度、市場口碑和配送效率等方面進行衡量之後再做選擇,而用戶滿意度則是企業在市場投放人力物力之後的重要回饋數據。在國家郵政局發佈的第一季度快遞服務滿意度企業排行榜中,韻達僅處於得分在 76-80 分的第二梯隊中下游位置。

韻達將多年積累的市場資源經過新零售打法佈局生態物流之後,應該能擁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但一季度物流企業滿意度排名顯然並不是其所想要的最終結果。縱觀韻達多年的發展歷史,加盟機制貫穿了其整個物流生態,並在物流市場快速發展的前期為韻達積累了不少的用戶數據和市場流量,使韻達能迅速擴張市場。但隨著物流市場逐漸趨於飽和,加盟機制對員工和加盟店面管理上存在的問題逐漸凸顯。

一方面,加盟機制的員工管理存在問題。一來,加盟機制無法實現對員工的直接監管,導致韻達在物流市場上出現擅自簽收、配送效率低等現象,導致用戶體驗變差。對於消費者而言,快遞員在送貨時沒有提前告知消費者就私自決定不送貨上門,將快件交給傳達室或者豐巢快遞箱等第三方,不僅違反了《快遞暫行條例》的行業規範法規,還會造成消費者取件不及時乃至商品丟失,導致用戶口碑下降。

二來,加盟機制不能保障配送員的利益問題,導致大量優質配送員流失。對於企業員工而言,福利少、刺激小的獎勵機制會導致員工的工作激情降低。加盟商家寧願對送貨電動車投保,卻不願給快遞員投保,快遞從業者圈內更是出現了“寧可摔人、不可摔車”的自嘲。而快遞員有時候還會承受不屬於自己工作失誤的懲罰結果,辛辛苦苦了一個月,不僅沒有工資,月底還虧錢承擔公司上萬元罰款。

京東總裁劉強東曾公開表示,90%的快遞從業人員沒有或少有五險一金,快遞行業所謂的表面“繁榮”,不過是建立在剋扣基層從業人員福利的“沙丘”之上。加盟商在加盟機制下沒有明確的損壞條例來保障從業者根本利益,對從業者罰多於獎的舉措更是加劇了優質快遞員流失,服務質量也出現惡行循環。

另一方面,加盟機制下的加盟網點亂象問題。加盟機制無法保障加盟店面的信譽問題,由店面管理其旗下快遞員的服務質量,容易出現區域化用戶口碑差的現象,給競爭對手在該區域內一步步蠶食市場創造機會。在物流市場初創時期,加盟機制能幫助韻達迅速佈局市場,擴張業務版圖,但隨著加盟點不斷增加,加盟商的信譽和服務質量問題日益凸顯。同一加盟點常常出現加盟商倒賣快件、私下轉讓加盟店、拆信毀書、保價成噱頭、維權難、配送效率低和擅自簽收等事件,消費者避而不及只能選擇其他物流企業。

此外,在快遞市場上,桐廬幫的快遞公司大多都是運用加盟機制的方式擴張市場,由此造成同質化問題,快遞公司為了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需要進行低價競爭的推廣方式,而由此讓直營的順豐和自建的京東有了坐收漁翁之利的機遇。

韻達在生態物流商的佈局上,雖然緩解了業務過於依賴電商平臺、解決同城配送速度的市場問題,但對於消費者而言,物流體驗成為了他們在選擇快遞公司的關鍵因素,而快遞公司的口碑取決於快遞員的服務質量和態度問題。因此,在加盟機制下的韻達快遞,要想在未來的市場中走的更遠,需要針對從業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關係進行改革。

總結:區塊鏈或是韻達改善加盟機制的良藥?

韻達此前採用新零售和AI技術是對其傳統業態進行變革,而如何建立消費者與物流從業者之間的信任網絡,從目前的科技領域上看,區塊鏈技術或能幫助韻達乃至整個快遞行業解決對從業者的管理問題。

利用區塊鏈信息不可篡改性來記錄快遞從業者和加盟商存在的違規行為,並通過黑名單共享來幫助消費者避免利益受損,加密算法還能保障物流商品流通過程中安全監管,同時幫助快遞企業、商家與消費者建立信任網絡。

一招鮮吃遍天,加盟機制這招在物流市場草創時期為韻達等諸多快遞物流企業帶來了可觀的市場流量,但隨著物流市場的不斷飽和,以及用戶對高品質服務需求量不斷增大,加盟機制帶來的問題亟待解決。而無論是用新零售、AI賦能,還是用區塊鏈技術賦能,物流企業要想長久發展,除了要保障企業旗下從業者的安全和利益,還要規範行業管理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物流服務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