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飛:不是敗給了市場而是敗在了自己手裡


新飛:不是敗給了市場而是敗在了自己手裡

秦儀//撰文

曾經與海爾、容聲、美菱並駕齊驅的中國冰箱四大品牌之一的新飛電器淪落到拍賣的地步,在十多年前是誰也不曾想象到的。畢竟當時的新飛曾經有過近二十年的輝煌,怎麼會連垂死掙扎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就被扔上拍賣臺,簡直不敢想象。

誕生於改革開放初期的新飛電器,是一家創建於1958的小型地方軍工企業——新鄉市無線電設備廠。改革開放初期的1983年,在軍轉民的時代浪潮中為了在困境中求生存,選擇了白色家用電器作為轉型創業切入點。1986年至1996年,經過十多年的積澱,新飛公司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新飛牌電冰箱已成為中國公認的名牌產品。

從市場狀況來看,雖然以冰箱行業為代表的白電行業競爭激烈,但也是造就中國家電品牌脫穎而出的戰場。正是這一時期,造就了當時新飛與海爾、容聲、美菱四大冰箱業金花,將外資品牌這個中國市場的佈道者趕下了神壇,成為那個時期家電業的美談。

新飛:不是敗給了市場而是敗在了自己手裡

就新飛而言,1996年以來連續8年產銷電冰箱突破一百萬臺,2002年9月新飛冰箱、新飛冷櫃又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當年,新飛冰箱的產銷總量躍居中國冰箱行業前兩強,扣除出口因素,僅國內市場佔有率就高達18.88%以上。對比一下,海爾冰箱2017年以17.3%的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一,就可知道當時的新飛電器是多麼的輝煌。

但就是這樣一家站在中國家電輝煌頂峰的企業,卻在步入輝煌沒有幾年的功夫就跌落下來。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選擇的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不熟悉,不能夠很好的對企業進行現代化管理的改造。只是知道怎麼儘快從新飛獲得收益,結果在追尋短期利益的驅使下,把一個好端端的企業帶到了萬劫不復的境地。根源其實就是兩個方面:

一方面,新鄉當地政府的急功近利,把新飛交給了一個不靠譜投資者者手中。1994年,中國正興起一場招商引資的大潮,當地政府希望引進外資入股新飛,以解決國有企業的固有的沉珂。或許這種初衷是好的,期待外資的進入帶來國外先進的管理。但事實證明,這種無端簡單迷信外資是錯誤,特別是戰略思路的衝突,致使新飛陷入空前的管理混亂之中。

另一方面,外資管理者與本土文化之間的水土不服。新加坡豐隆作為外資投資方,進入新飛後一方面急於獲取投資收益,完全打亂了新飛經營節奏,不但沒能獲取收益反倒出現收益每況愈下;另一方面豐隆派來的管理人員,與企業原有的管理人員經營理念差距很大,且難以統一。給員工10年都不漲工資,引起了員工的極大地不滿。

新飛:不是敗給了市場而是敗在了自己手裡

由此看來,在新飛在冰箱市場的機會很大,是完全處於競爭有利的市場地位。如果不是外資投資者的介入,或許新飛今天有可能還是行業翹楚,與海爾、容聲、美菱一起雄霸冰箱行業。問題是,新飛現在的狀況可以說是令人心碎,不是市場打敗了新飛,而是新飛前後的投資人自己葬送新飛的大好前程。

有人就說,假如當時新飛不賣給豐隆,或許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但是歷史是沒有假如、或許的。現在新飛已經淪落到上互聯網平臺拍賣的地步,不知當時決策新飛賣出的是怎樣拍腦袋決策的,新鄉當時就缺那麼一點點錢而非要賣給外資呢?估計,現在新鄉當地政府也是追悔莫及呀!

此次,在河南省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淘寶司法拍賣網絡平臺公開拍賣中,一個原來至少值數十億元的當地企業資產,現在僅以4.5億元拍賣,結果我們不得而知。但不論如何,這些當地法官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為此奮鬥過的員工們會是什麼感受。官僚和資本的作,令人民的財富就這樣縮水,怎麼不痛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