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人的“生態脫貧觀”,你怎麼認為?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而廣州和貴州畢節恰好都是改革開放典型代表地區。前者一直是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價格改革在這裡率先“破冰”,第一批個體工商戶在這裡創富;後者則是國家“開發扶貧,生態建設”最典型的代表地區,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到今年畢節試驗區正好30週年。

  如今,畢節和廣州,一個位於“珠江頭”,一個位於“珠江尾”,改革開放兩個樣板區,在共飲一江水的同時,也在全面攜手共創美好生活。2016年9月,廣州市6個區對口幫扶畢節市10個縣(區)工作全面展開,拉開了幫扶畢節“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的大幕。

畢節人的“生態脫貧觀”,你怎麼認為?

 父子接力 “珠江頭”播綠養綠

 “我住珠江頭,君住珠江尾,共飲一江水,同是一家人。”這是畢節與廣州的地緣關聯。

 位於川、滇、黔三省交界接合部、珠江發源地的畢節,為了保護珠江上游生態,自“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設立以來,在生態養護方面一直在用心付出。

 史洪遠,50歲。此前曾在廣東五華、東莞、惠州、連平、深圳等多地打工,後回到家鄉畢節黔西縣洪水鎮附廓社區,繼承父親史良清遺志,也開始往山上走:一邊清除樹下雜草,一邊搞起了林下養殖。

 史良清雖去世已14年,但這位被稱為“鳥”人的老人,當地但凡40歲以上的鄉親提起他,都是滿滿的崇敬之意。

 一把鋤頭、一根鋼釺、一個背篼、一盞馬燈、一個斗笠、一件蓑衣,伴隨史良清幾十年。這位畢節實驗區生態建設的拓荒者一生播綠不輟,為原紙廠區240多平方公里的上千個荒山披上綠裝。

 據黔西縣洪水鎮黨政辦的史開心介紹,史良清一生參與、指導和幫助7個公社、96個生產隊培育各種樹苗250萬株,在全區範圍內植樹35萬株,組織群眾植樹210萬株,原紙廠區240多平方公里的大部分山坡上都有他的足跡。當年史良清老人指導石板公社種植的20萬株漆樹,如今已成黔西最大的土漆生產基地。有的村民光靠出租漆樹,年收入就有2萬。

 上世紀80年代末杜仲價錢好,一位外地藥材收購商出20萬元收購生產隊的300畝杜仲皮,可他捨不得砍樹,死活都不幹。“由於明確表態不賣,當時偷杜仲的人特別多。我父親怕杜仲被偷,就在一丈高的四棵樹上搭起窩棚,又因窩棚很像大的‘鳥棚’,一些鄉親當時管我父親叫‘鳥’人。”史洪遠如是回憶。

 播得千山綠,青山留忠骨。1983年,省政府授予史良清“貴州省先進生產者”榮譽稱號;1984年,老人又榮獲“全國水土保持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按照史良清生前遺願,史洪遠將父親埋在家背後那個山林腳下,以圓父親永遠看護山林的願望。

 村支書的生態經濟賬

 其實,30年間,特別是近10年來,畢節在為保護“珠江頭”生態做貢獻的同時,也為自己開創了新的“金山銀山”。

 原本在貴陽白雲區開餐館,10多年前月入就有3000元的馮長書,正是響應畢節試驗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的號召,放棄城裡生意回到家鄉。自2006年當選為古勝村副主任,到目前任村支書,這一干就是12年。

 “當時是鎮長找我談話,希望有大局意識的人回來,帶領鄉親發展。我當時提的要求是先把路修通,再加快改善生態。”據馮長書回憶,當時古勝村的路普遍還是50釐米的泥路,光把村裡的路修好,就花了3年。

 為了恢復生態,馮長書搶抓畢節試驗區專家顧問組幫扶的機遇,帶領村支“兩委”及全村黨員群眾與命運抗爭,在“窮得只剩石頭”的絕境中與貧窮拼搏,創造了一個個生態發展帶動經濟發展的奇蹟。該村也從最初的單一退耕模式轉變為後來的“低海拔種經果林、中海拔退耕種柏樹、高海拔自然恢復”的“立體式”修復模式。

 “起初還有很多老百姓不理解,認為村裡瞎指揮,給他們算了經濟賬也不愛聽。在很多村民眼中,種苞谷(玉米)才能養家餬口,不種糧食要栽樹,這是要讓大家吃石頭嗎?”為了說服老百姓,馮長書發動村裡的年輕人做家裡老人的工作,並給年輕人算了一本經濟賬:“一畝田若種玉米,一年收入約為1000元;而種42棵經果樹,3年掛果、5年投產後,一棵樹就可以頂半畝的玉米收入。以櫻桃為例,一棵樹一年可以產30斤,每斤20元的收購價,一棵樹就有600元的收益。”

 對於馮長書的賬本,村民馮長國最有切身體會。現年41歲的馮長國此前也在外地制香廠打工,但即便早在2004年就有4000~6000元的月收入,還是養不了家。

 馮長國目前總計種植了20來畝經果樹,已投產10來畝。若接下來全部投產,在沒有天災的情況下,每年就會有20多萬的收入。要知道,畢節當地公務員一年的收入也就在10萬元上下。

 10年,古勝村在馮長書的帶領下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十年間退耕還林3038.5畝,石漠化治理710畝,種植經果林2937.5畝,生態林自然恢復3400畝。山裡柏樹的覆蓋率已經高達55.4%,加上經果林,覆蓋率近90%。與生態大變樣同步,村民的經濟收入也大變樣。2017年的最新數據顯示,該村每戶的收入平均已經達到7萬~1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收入的增加,正在為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提供可行路徑。

 古勝村全村2533人,曾有500~600人在外地打工。而最新數據顯示,外出打工的人數已經降至約270人。

“投生態農業不可能失敗”

 向山坡要糧,結果越窮越墾,越墾越窮;向生態要“糧”,結果是生態在改善、經濟大發展。在畢節試驗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的政策感召下,一大撥此前在珠三角打工的畢節人開始回到家鄉創新創業。

 2013年元旦,創業成功的張萬登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在老家亮巖鎮太極村投資1億元,建設太極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要把太極村打造成集水產養殖、休閒觀光、度假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園。1億元的投資,在亮巖鎮招商引資的項目中是最大的一筆,在整個七星關區鄉鎮的招商引資工作中也是屈指可數。

 但張萬登的決定,一開始便遭到了原工程同行老闆反對。在一些同行看來,生態農業的成效週期太長,張萬登的決定等於是“自己給自己判刑10年”。

 其實那時不僅是同行反對他到家鄉投資生態農業,老百姓一開始也不理解,妻子更是強烈反對,甚至開出了50萬元的遊說獎勵。“當時張老闆的老婆對外講,只要有村民能成功說服張萬登不再投資,她就會立馬兌現50萬元。但在我看來,即便獎金高達50萬,肯定還是說不動。”身為張萬登發起的太極古茶合作社成員,趙朝文對張萬登另有看法。在他看來,張萬登此次回鄉,不僅僅為了賺錢,他在廣東親眼看到那裡的經濟發展,回來是想奮力發展家鄉。

 “我只有初中文化就跑出去打工了,到後來在高速公路橋樑工程同行中小有名氣,靠的正是自學。我最初在佛山五金廠打工時,做的一個錐體模具,就是生日那天跟老闆借錢,到書店買了《鈑金放樣》這本書後,通過自學做成的。而進入高速公路工程領域,也與在五金廠學到的技術不無關係。”張萬登如是說。

 也是憑著自學的精神,張萬登通過翻閱大量書籍,自制燒石灰給池水消毒,以及用山裡中草藥自制青飼料等系列手法,成功扭轉了死魚現象。

 如今的太極村,在村委的配合下,實現了土地的流轉。目前總共在太極村和飛輪村種植了400畝葡萄,40個整齊排列的魚塘已建成,建成的魚塘已經投入生產。張萬登還投資近100萬元修建了太極便民橋,投資近300萬元治理了太極河的河道,目前工程進度已超30%,投資額超過20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張萬登的帶領下,太極村還引入了“生態綜合體”的概念,包括了生態養殖、生態種植、生態觀光、休閒旅遊、資源循環等。從水產品的生產加工到消費,再從消費到生產,每一個環節都在整個“生態綜合體”的調節範圍之內。

 這些投資對於當地村民而言,收益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光土地流轉,每畝就有不錯的收入,生態農業工程建設也為當地村民提供就業機會。而項目建成後,更有望帶來直接收益200萬元/年,這無疑顯著改善太極村的生態環境,帶動太極村全村人的就業,並增加農戶的直接收入。

綠色效應 “畢節樣板”:正向演替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廣州和畢節兩地都在為保護珠江生態、共赴美好生活而上下求索。

 目前,受益於生態環境的“正向演替”,畢節整個地區的生產力在大幅提升,老百姓對生活的滿意度大幅提升。

 以張萬登大力投資的七星關區太極村為例,這樣一個要經濟沒經濟、要區位沒區位、要優勢沒優勢的小山村,一個以太極八卦圖為設計基調的生態農業新經濟項目,即將於明年在當地河流沖積的“壩子”上建成,“靠天吃飯”的狀態將一去不復返。另外,在太極古茶合作社引進技術後,原本當地只賣10多元一斤的茶葉,改良後普遍已經能賣到400~500元,最貴的甚至可以賣到幾千元一斤。

 經濟發展後,當地的村民還自發組建了全國第一個村級農民攝影協會———黔西縣柳岸水鄉農民攝影協會。據史開心透露,在協會和貴州師範大學的幫助下,目前攝影課已經納入到了黔西縣中小學地方課程。而為了更好地展現畢節試驗區鄉村改革面貌,目前該攝影協會除了在貴州省市縣及鄉村辦新農村攝影展外,目前已在準備作品和資金,下一個目標是去北京辦展。

 當然,對於處於“珠江尾”的廣州而言,上游生態環境的改善,不僅意味著珠江發源地的生態有了更好的保障,多了休閒度假的後花園,還意味著原生態農產品有了更加穩定的貨源地。

 據悉,畢節目前正在集體打造“烏蒙山寶·畢節珍好”的生態農產品品牌,這些自帶“流量”的無公害優質農產品,已在通過線上、線下渠道,源源不斷銷往廣州。以太極古茶合作社生產的茶葉為例,這些“珠江頭”的優質古茶目前有60%銷往了廣州芳村南方茶葉市場,而該市場正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茶葉銷售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