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因為這個原因,常山樊氏太公的風水寶穴沒選在紫竹山

文化之力量 使命之擔當

常山文藝 山高水長

文字:王有軍

說到常山樊氏,絕大多數人都把太公歸於疊石(金川街道徐村)樊清一脈。但許多人不知道,當年,他選的墓穴位置,不是當地知名的紫竹山,而是賢良峰。這裡面,又有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傳說|因為這個原因,常山樊氏太公的風水寶穴沒選在紫竹山

《繡溪樊氏宗譜》樊清畫像

相傳北宋末年,尚書右丞樊清與弟弟河東節度使樊湍,因厭倦官場沉浮,萌生退意,歸隱山林,生活在山清水秀的疊石之畔,在此生兒育女,買田辦地,家業日益龐大,成為當地的一個名門望族。

傳說|因為這個原因,常山樊氏太公的風水寶穴沒選在紫竹山

疊石夕照 羅文富

當時的士人都喜歡談佛論道,崇尚風水之學。樊清也有這方面的興趣愛好,經常與一幫朋友高談闊論。當年遷居疊石,就是看中這塊好風水。這疊石位於寬闊的常山江中間,歷經千年洪水,岩石碎而不散,是常山一奇景。據傳疊石只是個龍頭,龍身隱沒在滔滔江水之中,如今,當地人在水裡游泳,經常踩到龍背,滑溜溜的。這龍頭正對的岸邊巖壁上,據說有龍窩,曾有龍蛋在此孵化飛昇。

傳說|因為這個原因,常山樊氏太公的風水寶穴沒選在紫竹山

據傳樟樹崖上有龍窩 陳勤幸

樊清眼見自己年紀漸老,在朋友的竄掇下,便委派風水先生四處尋找風水寶穴,作為自己身後的安眠之地,以求福佑後代,家業永續。

疊石一帶,山環水繞,周邊的風水寶地很多。風水先生拿著羅盤、龍尺等儀器,整整轉悠了大半年,篩選出十多個候選點,供樊清自己挑選。

傳說|因為這個原因,常山樊氏太公的風水寶穴沒選在紫竹山

繡溪戲水 王一群

這裡面,樊清最看好的,有兩處地方。一處是賢良峰,相傳北宋學士王介曾在此讀書,後與蘇軾兄弟一同考取賢良方正科,名揚天下,此山峰也由此得名。另一處是紫竹山,是個茂林修竹之地,尤其是紫竹遍野,景緻與四周多有不同,民間傳言為觀音菩薩修行之所。

傳說|因為這個原因,常山樊氏太公的風水寶穴沒選在紫竹山

徐村千年古樟 羅文富

賢良峰與紫竹山,兩山峰毗鄰而立,賢良峰稍矮,卻充滿秀氣靈韻,當地人聽聞王介之名,時常前往拜祭,以求金榜題名;紫竹山矗立在賢良峰之後,氣勢雄渾,壯麗多姿,佛門道家的信徒來來往往,也絡繹不絕。

傳說|因為這個原因,常山樊氏太公的風水寶穴沒選在紫竹山

徐村親水河岸 王一群

巧合的是,這兩處地方,都是樊清的山林地產。如何取捨呢?樊清一時也無法抉擇。風水先生建議道:“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紫竹山勢高地廣,來龍去脈綿延不絕,可謂寶地。”也有人說,賢良峰文脈悠長,賢名遠揚,若以此為寶穴,則後代必定文風振奮,人材輩出。

傳說|因為這個原因,常山樊氏太公的風水寶穴沒選在紫竹山

紫竹山古道古木 王有軍

樊清沉思許久,想起自己在充滿坎坷的官場生涯,又想起激流勇退安享晚年的隱逸生活,最後還是選中了賢良峰作為墓穴。他告誡子孫後代:“紫竹山雖說氣勢旺盛,但物極必反,勢不可用盡,福不可享盡,中上之選為最佳。”

後來,樊清果然福廕子孫,一代代綿綿繼美,湧現出了明代南京刑部尚書樊瑩、揚州儀徵知縣樊養鳳等進士,還有樊芳、樊義、樊鯤、樊文昇等一批舉人,在州府同知、知縣、教諭等職位上大展身手。樊姓也成為常山的一大姓氏,現今人口已達6000多人,遍及金川街道、何家鄉、招賢鎮等地。

傳說|因為這個原因,常山樊氏太公的風水寶穴沒選在紫竹山

明代樊瑩尚書坊 羅文富

傳說|因為這個原因,常山樊氏太公的風水寶穴沒選在紫竹山

招賢樊氏大宗祠 羅文富

人們都說,樊清的選擇是非常明智的。紫竹山風水是好,但它是觀音菩薩的修行之地,跟菩薩搶地盤就不好了。因此,樊清把山林捐了出去,建了寺廟,香火很旺。這不經意間,又修了佛緣,紫竹山變成了賢良峰的大靠山,風水之勢綿綿不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