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福州的魚丸

福州的魚丸是福州最具盛名的風味小吃之一。我國出產魚丸的地方很多,大概沿海地區以及盛產魚的地方都有。頗具盛名的也不乏有之。潮汕及閩南閩北一帶的就很具名聲。然而依我所知道的,最具影響和代表性的卻還當屬是福州的魚丸。福州的魚丸不僅盛名於海內而且還飄漾於海外。在一些華人居住區,尤其是有福州人的地方,福州魚丸就一定是最受歡迎的小吃。福州魚丸當然還是福州人饋贈親朋好友的珍品。逢年過節,訪親會友,福州人都會提上幾袋的魚丸,以為見面禮用,是很得體面的。福州魚丸,可以這樣說,在福州區屬之內,無論是長樂福清連江羅源之屬,凡沿海地區的魚丸,都以福州的為正宗。國內其他有魚的地方也有魚丸,但是福州地區的魚丸與國內其他地區的魚丸是不同的,其中的最顯著的不同就是,國內其他地區的魚丸一般是實心的,也就是魚丸糰子而已,而福州地區的魚丸,卻是夾心的,是裡面是肉,外裹魚丸的肉心魚丸。因此福州的魚丸味道的特色,就在於就不僅是有魚肉的鮮味,還更有豬肉的香味。這在國內也算是獨此一幟的。

據傳福州魚丸來歷於七星魚丸。說是古時候一位商人隨船遠行不幸遭遇颱風斷期於海路上。沒有吃的,每天由漁人釣魚來吃,吃膩了魚,漁婦就變換花樣,正好船上帶有薯粉,備於補船漏之用,魚婦就拿來和著釣上來的魚攪做成魚的丸子滾沸水吃,不想船上的商人覺得味道特別好,別具一格,上陸地之後商人就在福州七星井的地方開了一家魚丸店,掛牌七星魚丸,生意熱火朝天,從此福州的魚丸推廣開去,遍地開花,至於今天。當時的盛景有古詩為證:"點點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遊客迷,南疆雖有千秋飲,難得七星沁詩脾"。

福州魚丸用的食料是本埠鰻魚和馬鮫魚。這兩種魚,魚肉厚實,骨刺鮮少,味道鮮美,最是製作魚丸的最上品食料。這是潮汕一帶魚丸食料用的是雜魚所不能比的。我認識一位魚丸店老闆,他開的是夫妻店,幾十年店裡就他們夫妻兩人經營,他製作的魚丸鮮美,我隔不幾天總要去他們那裡小吃魚丸,和他們也成了朋友。他告訴我做魚丸是很辛苦的,就因為附近有喜歡他們魚丸的,都是幾十年的老客人,不捨得,否則還真是想改行,做其他的事了。他起早貪黑,早上三四點鐘就要起身到二十幾公里的魚市的地方去採購食料。他用的主要食料是鰻魚。他說鰻魚的魚肉最適合魚丸的用料,魚肉還不僅是厚實更有韌性,用這樣的魚肉製作出的魚丸,有嚼性又綿軟,是食客的最愛。他購得的鰻魚都是要當天上岸第二天出售的,否則就鮮度不夠,打出的魚丸就不好吃。他每天都要買一二百斤的鰻魚,無論冬寒夏暑。之前是騎著自行車,現在有了電動車,要在早上5點就趕回來,製作出的魚丸要在早上七點銷售。他的店面很小,五六張桌子,卻門庭若市。他們家制作的魚丸味美,一早而來的食客,就桌往往需要等上一些時間,而外賣的來了提上就走,很是受歡迎的。他每天就是把這一二百斤的鰻魚做成魚丸銷售出去之後就收攤,並不再多賣。這已經很辛苦了。他們夫妻分工是,他負責採購,鰻魚和豬肉,然後把魚剔除乾淨,打出魚茸,按比例加上蛋清和上好的澱粉,調成魚丸的泥漿;再把豬肉剁成肉茸,調上味料,盛入大盆;他家女人晚他起來,負責包裹魚丸,開火燒製,並一天的經營銷售。我見他家女人因為常年低頭忙碌,腰都直不起來了,平時總是弓著一個身子,很是為他因為生計吃那麼大的苦而難過。他們夫妻兩配合得很好,精心於製作他們的魚丸、並悉心於經營他們的魚丸小店。他們家的魚丸味道特別鮮美,小店因此幾十年風風火火,生意興隆的。

製作魚丸也真是不容易的事,鰻魚上來先要割皮剔骨,暖和天還好,寒冷天還真是不行,魚是經過冰水裡泡出來的,剔骨和割除魚皮都要光著手進行,利刀下不能帶手套,寒凍手僵一個不小心就會割傷自己的手。割下的魚肉還要搗成魚茸,不能切,切出來的魚肉顆粒子大,搗出的魚茸沒有彈性,不能做成魚丸。要用倒背一點一點的攆直到成為魚茸狀,然後才能加上澱粉和蛋清攪和。攪和也是很費功夫的活,一杆圓棍小杯口粗,一米不足見長,圓棍要在大壇裡順一個方向不住的上下左右的攪動,半腰高六十幾公分的一個大壇,要連續攪動近一個小時才是能夠的,幾大壇的魚泥漿就要耗費一個重勞力的幾個小時的時間。都是要攪拌到魚茸與澱粉蛋清完全融合,壇裡的魚泥漿出現糯糯的粘手了才算是和好了的魚泥漿了,這還是隻有有經驗的師傅才是能夠知道的。現在一些魚丸店鋪和出魚泥漿是用機器攪拌。然而機器攪拌的就是不如手工攪拌的來得地道,製作出的魚丸也一定不比手工的好吃,是因為手工攪拌拿捏的更準確,機器的還不夠。講究的食客是不會去機器攪拌製作的魚丸店吃的,他們往往選擇的是手工攪拌的魚丸店,所以現在魚丸店製作的魚丸泥漿還是手工攪拌的多。魚泥漿做好後再製作調配肉餡的事的。魚丸的肉餡也並不容易製作,上好的豬的大腿肉,還要是純瘦肉,才能做出美味的肉餡。魚丸的肉餡,肉茸也是隻能手工剁出而不能機器鉸出的。機器攪出的肉茸破碎,沒有嚼勁,而手工剁出的,留有顆粒,肉茸的纖維連接得好,的肉餡就好吃。肉茸做好後就是配料,配料就各家有所不同,個家都有自己的秘方,以為自己的好,並密不視人。魚丸是捏出來的,手在粘糊的魚泥漿上大把一抓,然後輕輕一捏,魚泥漿就順著握的拇指和食指之間被擠出來,一圓團粘糊的泥漿呈圓球狀,然後用竹製勺子舀一勺肉團,夾置於魚泥漿團中,手上再上下一推一把一握,一粒魚丸擠將出來,魚丸就算製作好了的。然後將製作好的魚丸用勺子自手底部勺斷,並輕輕擠出置於事先準備好的一大盆清水裡,如此反複製作,魚丸一粒一粒的至於清水盆裡,直到一大盆清水盆裡擠滿了飄浮在水上的白色魚丸為止。最後一邊將一盆的魚丸逐粒用大漏往撈起倒進一邊已經燒開的滾水裡燒製,大慨魚丸在湯滾裡燒滾二十分鐘左右,待香噴噴的魚丸浮出,澎漲有十分之一的原來大,就可以出鍋了。熟了的魚丸用作外賣的,就用大網鬥撈出,倒置於圓口的大口竹篾匾裡,就可以稱重賣出。而用作店裡就坐吃的,就要一碗一碗的從鍋裡盛出,置於瓷碗裡,加上味精鹽之類配料,起碗時撒一撮香蔥,就可以端到客人面前了。這時的一個店裡,都飄香著魚丸特有的誘人香味,不免誘惑著口讒魚丸的人,是一定要來一個飽頓口腹之慾的。

福州魚丸的名鋪不止一家,之前許多大酒店也有,多是外賣的,都名聲非凡。後來大酒店不賣了,大慨因為魚丸費工費時又不得利潤。但是小店老店是少不了的,還多在經營的,畢竟是福州的傳統小吃,也就是福州人所難免的。尤其一些老店還堅守著福州魚丸的一份情懷。我魚丸的情節追溯起來,要算是來自於小的時候。那時福州的魚丸店至少在我心裡並不具名聲,倒是街面上多有的肩挑擔子叫賣魚丸的,讓我惦念。那時擔著擔子的人,一肩兩擔,一手握著瓷碗,手指夾著瓷湯匙,碗和湯匙相互敲擊著,發出咣噹咣噹清脆而有節律的瓷性脆音,就是叫賣魚丸的。他們多是夜晚出來叫賣,一盞煤油小燈,照亮擔子方寸之地,騰騰的由擔子裡的鍋間,冒出蒸的蒸的乳白色的霧氣,魚丸的誘人香味就要飄得好遠誘惑著來往的過客。我那時難免經不起這種美味的誘惑,不時的會背過父母兄弟,尋街邊的小攤小吃上一碗的。福州魚丸那美妙之味,立時就能飽足我的口腹之慾,那味口至今難忘。這樣的魚丸擔子隨社會的發展進步早已煙消雲散,它只成就為我的記憶中的碎片留影。其後令我記憶,還有的是,在於三十多年前的事。記得當年福州吉祥山附近有一家,掛的是依幼魚丸的店名,最是我的鐘情。那是我上大學,週末回家的路上,一定要去吃的,有時一碗不夠要吃兩碗,他們家的店鋪很小,不足十平方的店面,從來不缺食客。做出來的魚丸個頭不大,皮薄有嚼性,餡厚滑爽,一口能噴出油汁來,底湯有魚鮮的味道,一碗飄香的魚丸湯裡還點上幾滴香油,幾朵蔥花,這且是其他福州魚丸店所沒有的,真格是味美不勝,貪嘗不盡的。可是經過道路改造,這家依幼魚丸店也不知所蹤了,我曾經也費過功夫尋找,均其結果。倒是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一輛旅行車上打出過依幼魚丸有限公司的招牌,雖是一晃而過,我沒看清具體地址,然而卻讓我知道,依幼魚丸的品牌現在仍然存在,而且更是有了很大的發展。畢竟美好的東西,美好的東西是不會毀於一旦的,它一定是會以另一種形式留存下來,依幼魚丸就是例子,儘管我還沒有最終追尋到他。福州還有一些掛得上名牌的魚丸,可勝魚丸是其之一,還有大福星之類,都是叫得很響亮的名聲。可勝魚丸我也吃過,儘管也算是挺好的,卻都還是不比依幼魚丸的味口。福州旗汛口有一家,是可勝魚丸店,我也會常抽空特意去品味的,儘管是不如依幼魚丸的好,但是比較其他的,還是有可圈可點的好的。經常有外地的朋友惦念福州的魚丸,總會讓我稍給他們,我就會選擇這家的魚丸。這家魚丸的味口也還算是夠得上的。魚丸勁道,肉餡也夠味口。外地的人吃了不免還有要來要求的,算是比較好的了。最近又出了一個叫優勝魚丸的,在廣達路附近路邊的一家小店,說是獲得的是金獎。我喜好魚丸,就慕名去吃了一回,倒是人滿為患,門都幾乎擠不進去。可是吃過優勝魚丸,就覺得有所失望,並沒有傳說的好吃,味道甚至並不好過旗汛口的可勝魚丸。現在商業行為很重,這款魚丸大慨是炒作出來的吧,當然蘿蔔青菜或者不和我的口味的原因,也是未可知的了吧。現在的人口袋裡有了錢,對於吃的都要爭搶著趨之若鶩,捨得錢而不吝鮮美的味口,於是炒作也難免就要盛行的。歸於魚丸,彷彿我還是鍾情於舊有的口味,依幼魚丸的味道於我就成了唯一的念想,並不僅是難以忘懷的。我家附近儘管還有那一家也還算得上是得了我的口味的,畢竟依幼魚丸才是我的正宗。

福州的魚丸雖然算得上是著名的小吃,但是並不盡為所有人所知曉,儘管我相信它的味道是最好的,其他地方的都無法比較的。我不免經常向人宣傳福州的魚丸,彷彿是要爭強於福州的魚丸的好,就是不容許其他人要說其他地方的魚丸好過福州的似的。

我還是記得的,有一回我隨友人到菲律賓做商務活動。竟不想在菲律賓這樣個地方竟然也嚐到了魚丸。那是卻菲律賓風行的魚丸。我嘗後的感覺並不好,味道與福州魚丸並無法相提並論。我的菲律賓友人卻此津津樂道,猶嘗不已,甚至一味叫好。我相信他是不知道福州的魚丸。我因此和他有了一番關於魚丸的語言交織。他說,菲律賓的魚丸來自潮汕,潮汕的魚丸才是中國最好最正宗的。他是閩南人,長期生活在菲律賓。菲律賓潮汕人多,閩南人也不少,為此他有理由知道潮汕的魚丸好,這應該也是可以理解的。潮汕的魚丸在東南亞一帶是有它的影響力的。當然有它製作的道理。它的用料雖也有所考究,但是並不僅是鰻魚製作,也有草魚和其他之類的雜魚用料的。它魚丸用料的雜,就不夠地道,味道當然會因此而有所遜色。潮汕人也做魚丸,但是潮汕人並不把魚丸當做主流小吃食品來做,他們是把牛肉丸當做主流食品的,所以潮汕的牛肉丸子才是最具盛名的。潮汕人好吃是全國都著名的,潮汕的牛肉丸精工細作,其味美當然的自不待言,是很好的美味。但是他們的魚丸就不是這樣,就比不上福州的講究因此也不會比福州的魚丸好吃的。然而,儘管如此,潮汕的魚丸也還是有它的特色的,那就是它是實心,做出的魚丸飽滿而有韌性,雖然只是有魚丸的味道,沒有鮮肉的味道,卻也是別具一格的。當然用它比較福州的魚丸,其風味還是相差有一定距離的,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福州的魚丸是美味的,就不僅在於它有魚丸的海味的鮮美味道,還在於它還有豬肉裹餡夾雜其間的豬肉的鮮美的味道的。這樣的味道,是既有海味的美味,又有豬肉的陸上的美味,海陸兩味俱全,世間的鮮美之味都參雜其中了,那才是世間足夠之美味。這樣的美味,難道不歸於道盡我們於人世的美好的不離不棄,不捨不忘的追求的嗎!於是我的領悟,就在乎於了,我對於我那位菲律賓的朋友的曉之以理的訴諸福州魚丸美味的道理,動之以情之於我對於福州魚丸之情懷的。菲律賓的朋友在我的導說下,彷彿也聽懂了我訴說的意思了,似乎也有所動心了。他向我決心有朝一日回國的時候,他是一定會專程來到福州,好好品嚐我所以說的福州美味的魚丸的味道的。我相信一旦他品嚐到福州的魚丸,一定會令他有不一樣的美妙,那是妙不可言的鮮美魚丸的味道。那時他一定會是和我一樣的,會因此記住了福州魚丸,而又會因此而記住了福州,並難以忘懷。

我們對於美好的事物總不免刻骨銘心,傾注於無限的嘆息與感慨,並無論其終究的存在和終結的結果如何。美好的事物總會是留存在我們心裡,揮之不去,掃之不盡。它是高天的流雲,瀚海的濤風,秦川的綠影,不會因為我們的存在與否而飛灰湮滅或煙消雲散的。這就是美,人間之美、大自然之美、永恆之美!

美哉!福州的魚丸

美哉!福州的魚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