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縣“十個一批”實現2萬貧困戶就業

近日,筆者從房縣勞動就業局瞭解到,5月份,房縣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已實現11.6萬人,其中精準扶貧勞動力就業2.1萬人。

今年以來,房縣堅持貫徹落實積極就業政策,按照“精準識別、建檔立卡,確定目標、分類幫扶,整體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思路,以提升扶貧對象就業創業能力、實現穩定就業為首要工作任務,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名制管理為基礎,以鄉鎮人社中心為依託,通過實施“六個進村入戶”,即政策幫扶進村入戶、技能培訓進村入戶、園區建設進村入戶、崗位幫扶進村入戶、精準服務進村入戶、信息臺帳進村入戶,實現了貧困勞動力就業“十個一批”:

房縣“十個一批”實現2萬貧困戶就業

一是農業生產留住一批,通過高山蔬菜、山羊、核桃、菸葉、食用菌、大鯢、中藥材、茶葉八大產業發展,在各個鄉鎮發展特色產業,如城關鎮八里村依託本地櫻桃產業形成了“房縣風光美、八里櫻桃紅”的十里櫻桃長廊,走出了“特色產業、旅遊休閒帶動就業”模式,帶動貧困人口就地就業。

房縣“十個一批”實現2萬貧困戶就業

二是產業進村消化一批,實施“產業入鄉、企業進村”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在軍店鎮月明村,榮森食用菌合作社發展成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入股分紅等多種形式的脫貧載體。

房縣“十個一批”實現2萬貧困戶就業

三是電商旅遊影響一批,竹房城鎮帶建設深入推進,土城黃酒小鎮、野人谷旅遊小鎮、尹吉甫詩經小鎮等特色小鎮加快建設,做足“電商+旅遊+扶貧”文章。

房縣“十個一批”實現2萬貧困戶就業

四是中微企業吸收一批圍繞“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人人有事幹”的目標,建立市場主體與貧困戶利益鏈結機制,探索推廣黃酒產業“統分經營”,形成了土城黃酒小鎮、軍店月明榮森食用菌產業“園區+”,項家河養羊“四包”模式,解決了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實現雙贏。

房縣“十個一批”實現2萬貧困戶就業

五是自主創業帶動一批通過創業扶持,開設農家樂,形成了農家樂小鎮、農家樂產業帶,從業人員1500多人,其中帶動貧困戶就業400人左右。

六是公益崗位託底一批在鄉鎮開發一批公路養護、農村保潔、治安巡邏、山林防護等公益性崗位,重點安置無法外出就業的貧困勞動力。

七是技能培訓穩定一批開展“萬人大培訓”,提升貧困家庭勞動力勞動技能。

房縣“十個一批”實現2萬貧困戶就業

八是勞務輸出轉移一批全縣貧困勞動力外出轉移就業已達2.1萬人。大木廠鎮以“橋樑工”“隧道工”開拓非洲、東亞等地勞務市場,輸出勞務的渠道相對穩定。青峰鎮“建築工”常年外出務工500多人。

九是能人大戶幫助一批軍店鎮禾益天下,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長期吸納了一大批農村勞動力在公司務工,青峰鎮白馬溝村扶持十多個“能人”每人每年帶出幾十、上百人赴礦場就業。

房縣“十個一批”實現2萬貧困戶就業

十是靈活就業解決一批房縣有釀酒、竹編、刺繡、土特產加工等1萬多戶,每年從業人員達到3萬多人,小作坊實現了大就業。2018年初至今,房縣貧困勞動力已轉移就業2.1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7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