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重要制度下個月就要實施了,事關你的養老金

这项重要制度下个月就要实施了,事关你的养老金

養老無小事,如何更好地幫助老年人養老,讓他們心情愉悅,過一個更好晚年,是很多人都關心的話題。說起養老保險,更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是很多人晚年生活的依靠。

國務院日前印發《通知》,決定建立養老保險基金 中央調劑制度,自2018年7月1號起實施。為何養老保險要實行中央調劑?會不會出現地方依賴中央的情況?下月企業和職工個人的繳費是否有新的變化?

这项重要制度下个月就要实施了,事关你的养老金

點擊音頻,聽詳情!

截至2017年底,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為3.53億人,其中在職參保人數2.58億人,離退休人員9454萬人,總撫養比為2.73:1。也就是說,目前全國平均2.73個在職人員撫養一位退休人員。

然而,各地交保費的年輕人和領退休金的老人構成比例畢竟不同,城鎮化、就業多樣化、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使得地區間的撫養比差距在擴大。有的省份多個年輕人撫養一位退休人員,養老金結餘較多。有的則出現收不抵支的情況。

这项重要制度下个月就要实施了,事关你的养老金

人社部副部長遊鈞說,養老基金結餘主要集中在廣東、北京等東部地區,累計結餘最多的7個省份佔全部結餘的三分之二;而遼寧、黑龍江等部分省份已經出現基金當期收不抵支的情況,基金運行面臨較大壓力。

遊鈞:有的省撫養比是4:1,最高的是廣東超過了8:1;有的省撫養比不到2:1,最低的黑龍江不到1.3:1,這主要由於各地區的人口結構、經濟結構不同所造成的。特別是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歷史包袱比較重,勞動力流出比較多,所以養老基金的壓力較大。而東部沿海省份,過去歷史負擔比較輕,勞動力流入又較多,所以養老基金結餘也較多。

全國養老金累計結餘可支付17.4個月,有些省可以支付到40個、50個月,每年當期都有上百億的結餘,廣東去年結餘超過一千億。而遼寧、黑龍江等省份基金運行就面臨較大壓力,已經出現收不抵支,個別省的累計結餘也用完了,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面臨挑戰,需要從省級統籌上升到國家統籌。

十九大報告提出,“儘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現在,全國統籌邁出了第一步,即《通知》中提到的中央調劑制度:各省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劃撥,將部分資金收繳上來由中央統一建立調劑基金。有受益省,也有貢獻省,通過“富幫窮”進行調劑和統籌。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認為,中央調劑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擔風險,具有再分配的性質與作用,體現了社保制度的公平性和互助互濟性。

褚福靈: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調劑。比如你這個地區,調一定比例到中央賬戶上去,再按照一定額度發放下去。由此來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再分配,確保有缺口地區按時足額髮放。

这项重要制度下个月就要实施了,事关你的养老金这项重要制度下个月就要实施了,事关你的养老金

企業和職工個人不需要額外多繳費

这项重要制度下个月就要实施了,事关你的养老金

人社部副部長遊鈞用“前臺不動、後臺調整”形容這項新政。他明確表示,建立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主要是在省際之間進行資金餘缺的調劑。全國養老保險基金當期收支總量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不會增加社會整體負擔、不會提高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企業和職工個人的繳費仍然按照現行政策執行,不需要額外多繳費。

这项重要制度下个月就要实施了,事关你的养老金

遊鈞:我可以明確的告訴您,實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不會增加企業和個人負擔,不會提高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更不會影響到退休人員待遇。中央調劑基金是從各省的養老保險基金中來,再全部撥付到各省的養老保險基金中去,所以基金性質不變、用途不變。基金安全是第一位的。

早在去年,人社部就曾對外透露,中央調劑制度將在2018年實行。如今靴子終於落地。那麼為何以中央調劑制度作為過渡循序漸進,而不能一步到位,實現各地養老金統收統支的模式呢?遊鈞解釋說,這與國家地區發展不平衡密切相關,未來將按照時間表、路線圖,儘快實現基金統收統支的全國統籌模式。

遊鈞:各地的繳費基數、費率標準、待遇水平存在著較大差異,所以還難以一步實現理想化的基金統收統支的全國統籌模式。較穩妥的辦法,從較低的城市、低水平來起步,先建立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來緩解省際之間、地區之間的養老保險基金不平衡的矛盾。在此基礎上,我們制定出全國統籌的時間表、路線圖,儘快地實現基金統收統支的全國統籌模式。

这项重要制度下个月就要实施了,事关你的养老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