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世界和周大福為例,看上市公司如何玩轉手段供股

文 | 龔成

編 |天下財經121 & 888LAB


昨天的文章分享了一些散戶們在面對上市公司供股時的應對策略。主要考慮點是供股的目的,若該公司的「業務」根本是玩財技來賺小股東的錢,那當然要避之則吉。

今天的文章就以“新世界”和“周大福”為例,具體看看他們當年在準備增發股票(供股)時,是如何玩轉手段的。

以新世界和周大福為例,看上市公司如何玩轉手段供股

新世界供股的背後

讓我們重溫一下歷史。2014年新世界發展(0017)進行供股,新世界是藍籌股,質素應該不太差,在香港業務廣泛,與一些只靠財技而沒有實質業務的股票不同,若你是當時的小股東,應如何抉擇呢?

其實,在2011年年尾,新世果曾進行過供股,當時是每2股供1股,而供股價為$5.68,不足三年,新世界又供股,今次是3供1,供股價為$6.2。2011年當時新世界的供價為$8,到今天公司的股價還是$8,股價沒有任何增長。

假設我2011年前持有2000股新世界的股票,2011的供股是2股供1股,即是我的2000股要供1000股,供股後,我的股數為3000股。到2014的供股計劃是3股供1股,即是我所持的3000股要供1000股,若我仍選擇供股,供股後我所持的股票為4000股。

細心一看,我由原本的2000股變成現時的4000股,雖然兩次供股價不同,但卻發現到這原來是一個步署了三年的供股計劃,其真面目是「1供1」!

由於1供1給人的印象不好,不單影響公司形象,更可能令小股東不去供股,而減少了供股吸錢的效果,因而將計劃變化,更有心思及耐性去步署,去完成整個計劃。單憑這點,我已感到這公司是財技方面的高手,越是玩財技玩得出神入化的公司,就愈是對小股東不利,所以凡屬類公司,我都會略有保留。

以新世界和周大福為例,看上市公司如何玩轉手段供股

從多方面分析

同系另一間上市公司周大福(1929),於三年前上市,招股價為$15,招股時有大批名人明星去認購,做宣傳,吸引不少散戶參與認購,可惜到今天,股價跌至一半以下,令人失望的股價,可見當時上市在包裝宣傳方面做了不少工夫,吸引了大批散戶去認購。

由此可見,鄭氏家族在玩財技方面,可說是高手級的,由於這些公司都叫大型上市公司,怎樣也要考慮形象方面,所以,所有的財技都不會太絕,所以他們會以較長及較不容易察覺的手法去做。

新世界在業務上無問題,但在財技上的手法,我則有少少保留,首先三年內供完又供,我已經不太喜歡這類公司,久不久又要我湊錢,我真的不知你下次再問我要錢是什麼時候。

以新世界和周大福為例,看上市公司如何玩轉手段供股

多看一些數據再去分析決定。

當散戶考慮供與不供時,要當成一筆新資金是否投資在這股。新世界當中的業務及發展前景,可說是不過不失,我不是說他差,只是若我是現有股東,就不會再投入新資金,寧可將該筆新資金投資另一些更高回報的投資項目,可能有更好的結果,散戶在考慮供與不供時,這就是考慮的重點。


簡介:《80後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50優質潛力股》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