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小技巧:利用權威效應

說話小技巧:利用權威效應

權威效應在生活中是司空見慣的一個心理學效應,在人類社會,只要有權威存在,就會有權威效應。利用好“權威效應”的說話技巧會大大地提高說服別人的成功率。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給某大學心理學系的學生們講課時,向學生介紹一位從外校請來的德語教師,說這位德語教師是從德國來的著名化學家。試驗中這位“化學家”煞有其事地拿出了一個裝有蒸餾水的瓶子,說這是他新發現的一種化學物質,有些氣味,請在座的學生聞到氣味時就舉手,結果多數學生都舉起了手。對於本來沒有氣味的蒸餾水,由於這位“權威”的心理學家的語言暗示而讓多數學生都認為它有氣味。 人們都有一種“安全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的思想、行為和語言往往是正確的,服從他們會使自己有種安全感,增加不會出錯的“保險係數”。同時,人們還有一種“認可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會要求相一致,按照權威人物的要求去做,會得到各方面的認可。因此,這兩種心理就誕生了權威效應。

權威效應,又稱為權威暗示效應,是指一個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說的話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別人重視,並讓他們相信其正確性,即“人微言輕、人貴言重”。

說話小技巧:利用權威效應

在現實生活中,利用“權威效應”的例子很多:做廣告時請權威人物讚譽某種產品,在辯論說理時引用權威人物的話作為論據等等。平凡人物,一旦被新聞媒體炒作,也變得身價百倍,這也是新聞的權威效應產生的結果。

企事業單位以及商場、酒店、學校、娛樂場所大都願意請黨和國家領導人或名人雅士題寫名稱;很多書籍,也喜歡請名人題簽;有的藥品、保健品的宣傳資料上,常常見到政界高級知名官員的題詞和接見董事長、總裁的照片;這一切,都是權威效應在起作用。

利用“權威效應”的說話技巧應用經典案例:

舉世聞名的航海家麥哲倫正是因為得到了西班牙國王的大力支持,才完成了環球航行的壯舉,從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改變了一直以來天圓地方的觀念。麥哲倫是怎樣說服國王贊助並支持自己的航海事業的呢?原來,麥哲倫請了著名地理學家帕雷伊洛和自己一起去勸說國王。

那個時候,受哥倫布航海成功的影響,很多騙子都想打著航海的旗號,來騙取皇室的信任,從而騙取金錢,因此國王對所謂的航海家都持懷疑態度。但和麥哲倫同行的帕雷伊洛卻久負盛名,是人們公認的地理學界的權威,國王不但尊重他,而且非常信任他。帕雷伊洛給國王歷數了麥哲倫環球航海的必要性與各種好處,讓國王心悅誠服地支持麥哲倫的航海計劃。正是因為相信權威的地理學家,國王才相信了麥哲倫;正是因為權威的作用,才促成了這一舉世矚目的成就。

事實上,在麥哲倫的環球航海結束之後,人們發現,那時帕雷伊洛對世界地理的某些認識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錯誤的,得出的某些計算結果也與事實有偏差。不過,這一切都無關緊要,國王正是因為權威效應——認為專家的觀點不會錯——從而陰差陽錯地成就了麥哲倫環球航行的偉大成功。

在說服別人或勸說他人支持自己的行動與觀點時,恰當地利用“權威效應”的說話技巧,不僅可以節省很多精力,還會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