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如何運作的?公務員究竟是幹嘛的?這裡都講清楚了

政府是如何運作的?公務員究竟是幹嘛的?這裡都講清楚了

(一)如何認識政府

1.政府也是企業

政府也是企業,要想生存也要有好的收入(稅收),也要有許多固定的支出(工資、國防等等),群眾可以看做是他的客戶,如果客戶服務的好,業績好,經濟不斷增長,國防實力不斷提高,稅收就會不斷提高,形成好的良性循環,整個國家在世界的競爭力就會不斷提高。如果客戶服務的不好,業績差,經濟不行甚至崩潰,就會出現稅收無法保證,甚至客戶反水的情況,導致整個企業的崩潰,那就需要換一個組織來充當這個角色。

2.政府是處於金字塔最頂端的巨無霸企業

政府作為企業有兩個突出的特點

一是大:無論從員工規模還是收支來說,政府才是真正的巨無霸企業,如果你呆過500強的大企業就會發現,越大的企業個人的作用越弱化,規矩程序越多,政治鬥爭也是很正常的。一個行業的龍頭企業,站到這個位置,一定會有非常規範的程序和規章制度,來保證企業在任何時候不會因為個人的變動而影響企業的運行,並且站在這個位置的企業都會懂得運用政策影響力和資本的力量來加強和保證自己的地位,其很難被擁有個別優勢的企業反超,所以其企業文化一定會強調程序和弱化個人。又由於其能創造巨大的利潤且到了一定規模少有能高速增長的,所以其很難通過做大蛋糕讓每個員工都對分配的利益較為滿意,所以出現政治鬥爭也就很正常了。有人說國企嚴重外企幾乎沒有,其實這只不過是因為國內的很多人是待在外企金字塔的最低端罷了,這個你要是處在體制內的最低端也會發現沒有的,比如北京市一個區下面的一個分支派出所,可能領導也就是副處級,下面會有幾百號人,一個科室下面也有幾十號,甚至上百號人,大家也都沒什麼升職之類的希望,每天不過是領工資站好自己崗罷了,也談不上太多政治鬥爭;外企尤其在以前,大中華區的總經理在整個企業機構上甚至也就是個中層的角色,中華區的中層管理甚至都很少中國人,所以大多數情況你根本沒資格參與人家企業的政治遊戲。

二是地位高:企業、行業也是有高下之分的,通常幹農業的規模、體量、影響力不如干工業的,因為農業總體來說出於工業原料的供應地位,而無論哪個行業的其影響力貌似都不如銀行,無論哪個國家最賺錢的企業一定有大批銀行,因為工業發展離不開資本,而政府作為整個社會生活的規則制定者,也就是社會生活管理者的角色,其影響力大於任何一個行業。所以政府工作人員,從大企業員工的角度來說就是一枚再普通不過的螺絲釘,承擔的是極為瑣碎的行政工作,但是當面對其他行業、企業的時候,其是處於優勢地位的管理者。

政府是如何運作的?公務員究竟是幹嘛的?這裡都講清楚了

(二)政府工作人員的狀態

政府作為企業的兩突出特點也決定了公務人員的兩個最大特點。

1.身處最大最穩定的企業,幾乎沒有失業風險,由於利潤比較固定,所以待遇也比較固定,不高但也餓不死,並且個人作用及其弱化,很難有很高的成就感,瑣碎的行政工作也沒有什麼太高技術含量,某種程度上不利於個人發展。其實體制內並不是沒有專業化結束含量高的工作,而是其要求的技術含量的部分,門檻太高普通人根本是難以企及,政府的專業化工作決策基本都是由本領域最頂尖的那少數幾個人完成,比如李稻葵、樊綱、科學院各領域的院士、各行業最頂尖企業的首席管理者。這也是下面的第二點

2.普通政府工作人員當面對社會的時候,政府公務人員就有了部分管理者的特點,可以運用一點管理者的權利以自肥(取決於體制內的地位),即使最基層的公務員辦點事也方便些,比如上面舉例最基層的小警察,雖然沒什麼前途,但是親友在當地乾點小生意至少不會被莫名欺負。如果你在當地稍微重要一點的部門,工作中接觸的基本全是當地最有能力的專家和最知名的企業家。如果你在省級幾個大的班子部門裡,接觸的一定是全省最知名的企業家和專家,在一個廳裡也是全省某個行業最知名的企業和專家。其他地方同理,有到全國政協之類工作過的同事,一年下來見過的各個行業的大牛,能比你一輩子新聞上聽過的都要多。

更重要的這幾乎是普通人能接觸到當地上層社會唯一可能的機會,當你在當地最知名企業工作的時候,你的老闆正常是根本就不認識你的,畢竟大企業人多,更談不上跟你有更深入的接觸,但是如果你進入當地的政府部門正好與這個企業有交集,這個老闆可能會很快記住你,並且願意與你有點聯繫,即使你是體制內最底層的工作人員,這種事最近幾年見多了。

個人體會比較深的是,如果你善於學習,處在位置比較高的部門,你會發現在政府部門可以給你最寬最高的認知社會和世界的格局,這種視角在企業幾乎是不可能達到的,或許部分諮詢或者券商的行業分析師在某些經濟分析上更專一點,但是要論對整個社會的管理、組織、運行程序的認知,恐怕也是他們也遠不及的。

另外公務員本身也分三六九等,即使同一級別也各有特點,這裡邊大概可以分三類,以省廳級部門為例,一類,教育廳、衛生廳、社保局、公安廳、交通廳、稅務局等部門雖然聽來是了不得的大廳,其實主要領導提拔起來並不快,畢竟我們的體制是黨管一切,但這些政府序列大廳的特點是面對群眾,握有極大的權利,太多人求著辦事,絕對的腐敗高發區,並且面對社會人的腐敗有時候很難查(畢竟這是雙方都獲益的事),甚至在越小的地方同序列的部門想真的百分百乾淨都很難,當然這些部門不少人工作很忙,一旦升領導在該領域頗有大權在握的感覺,要是心裡不平衡想通過獲取金錢彌補非常容易。二類:兩辦,黨內的組宣紀統等部門,由於老大都是常委,部門工作緊密為繞省委的工作開展,據我觀察工作更忙,壓力更大,畢竟面對的是整個地方的老大絲毫不敢有差池,這些部門都是靠著全額財政撥款很少有直接面對的社會人的工作,絕對的清水衙門,但是離領導近,提拔起來是最快的。三類:真正的清水衙門,既不接近權力核心也沒有太大面對社會人的權力,雖然公務機關都是少部分人幹大多數活,但是這種單位即便那幹活的少部分人也不會很忙,按時上下班放假基本是麼有問題的,這種部門特點是有自己的時間。當然也有發改委這種一類二類兼而有之的,不單獨說。

知乎很多關於公務員的問題其實都有巨大的錯位,那自己在企業裡的精英部門與一個地方的普通公務員相比較,這個其實是沒有可比性的,一個是行政工作一個是專業工作,如果真要比較專業工作,應該拿相同位置的政府部門,參事室或者智囊團的部門來比較,你又會發現這樣企業根本沒法與政府比,精英程度差的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政府是如何運作的?公務員究竟是幹嘛的?這裡都講清楚了

(三)未來公務員職業的趨勢(公務員工作的侷限性)

如果放在古代當官,不行做吏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科技快速進步的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這就要求專業部門越來越需要專業的人來做,現在越來越多廳、部委一把手是專家出身,甚至中央常委裡都有了智囊團出身的,這是趨勢,從歐、美髮達國家早已成型的趨勢,而這種趨勢和公務員這種哪裡需要哪裡搬得工作特點是相悖的,所以普通公務員以後要升到中高級管理人員的機會越來越少,甚至極端來說,從中央到地方只需要一把手是職業官僚出身,其他都是精通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搭配也挺科學的,一地的一把手更是鳳毛麟角,遙不可及了。

所以公務員雖然能接觸一個地方的上流社會,但你卻始終不是,這也是公務員工作的悲劇所在,畢竟這個時代是屬於資本家和寡頭式專家的,想通過公務員渠道升上去以後會越來越困難,有背景的早就先發制人了,等你辛苦幹個十幾年邁一級的時候人家都跑了好幾級了,要想階級升級還不如老老實實做行業頂尖專家或者資本家容易。

要就想混個穩定的大企業那公務員也是不錯的比起輝瑞之類這種號稱養老院的外企並不LOW,醫藥企業也是利潤最高的企業了。BAT 谷歌之類公司只不過暫時還在這次科技革命的風口上,這樣的企業能有佔百分之幾,引領前幾次工業革命的IBM(最近轉型的不算) 福特汽車 美孚石油穩定了以後待遇不也就這樣。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