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協同 樹技術壁壘 美的吸塵器建立行業頂端優勢

[釘科技述評] 作為營收超過2400億元的家電龍頭企業,美的無論在大家電還是廚電、小家電領域,都具備強勁的實力,絕大多數品類都處於行業前三的位置。作為美的最年輕的事業部,美的清潔事業部於2017年成立,其又能否快速將以吸塵器為代表的家庭清潔產品帶入到行業頂端位置,就吸塵器的產品普及等問題,美的清潔電器事業部市場部部長許建烽在參加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主辦,室內環境控制與健康分會、噪音與振動控制委員會以及北京奧維雲網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室內環境控制與健康產業發展論壇(2018IECH)期間,接受了釘科技的專訪。

多品牌協同 樹技術壁壘 美的吸塵器建立行業頂端優勢

與大家電處於存量市場不同,吸塵器產品在中國的市場普及率還很低。數據顯示,即便在城市市場,目前中國吸塵器的家庭普及率都不到11%。而據許建烽介紹,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吸塵器產品的家庭普及率極高,一些國家甚至超過了100%,即平均一戶家庭擁有不止1臺吸塵器產品。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城鎮化和消費升級的持續推進,吸塵器產品在中國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意味著,吸塵器產品存在著巨大的普及型市場紅利,這一市場是亟待開發的“價值窪地”。

那麼,如何加快這一產品的市場普及呢?從整體上看,人們的環保意識在不斷增強,但對於如何構建家庭端的健康、品質生活,還有很多認識上的缺位。許建烽認為,包括美的在內的行業企業,還需要加大用戶端的市場教育工作,並通過創新的產品滿足用戶在生活中的各項健康、清潔需求。

例如,除了地面清潔的場景之外,美的還會宣傳廚房清潔、臥室清潔等,並以全屋清潔的概念來推廣吸塵器產品。

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也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企業紛紛佈局這一市場,品牌包括戴森、松下、LG、飛利浦、萊克、科沃斯、海爾、小狗等,賽道顯得十分擁擠。

如何在擁擠的賽道脫穎而出,像美的其他品類產品一樣,快速發展成為具有高競爭壁壘的行業頭部品牌呢?在與許建烽的對話中,釘科技注意到,美的清潔事業部為此做了幾項重要工作:

其一,多品牌協同,全球化運營。

美的清潔事業部雖然十分年輕,但其實美的對吸塵器行業並不陌生。據瞭解,早在10多年前,美的通過收購位於蘇州的春花進入吸塵器行業,同時發展海外OEM、ODM市場。近年來,美的全球化戰略深度實施,先後拿下東芝白電業務和美國高端吸塵器品牌Eureka,在吸塵器市場美的就擁有了美的、東芝、Eureka三大品牌。

許建烽表示,美的品牌注重主流消費群的全面覆蓋,東芝品牌則會發揮其精細化、注重細節和品質製造的優勢,Eureka則側重於以蒸汽吸塵器為主的深層清潔使用場景,三個品牌協同發展,能夠全方位滿足中國家庭用戶的不同清潔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美的吸塵器全球銷售額中將近70%均由自主品牌業務貢獻,未來這個比例還會越來越高,這種全產業鏈的優勢,就可以確保美的形成自己的競爭壁壘,面對消費者推出性能更加優異、更具價格優勢的吸塵器產品

其二,構建技術壁壘,打造優勢產品。

本次論壇上美的power p75能一舉斬獲三項大獎,依靠的是產品兩個獨特的功能,智能灰塵感應和安全快充功能,這背後離不開美的領先技術的支撐。許建烽表示,為了能使產品能具備業內領先的性能,美的清潔電器在中國蘇州、日本東京、美國波士頓均設置有研究基地,大量各國專家和研發人員聯動協同,藉助東芝、eureka兩個品牌在吸塵器技術上的累積,集中組織電控、電池專家攻堅,成功的突破了業內吸塵器充電3小時的瓶頸,實現了1小時安全快充技術,極大的提升了無線手持類充電產品的使用效率。這種全球研發的優勢,就可以確保美的形成自己的競爭壁壘,面對消費者推出性能更加優異、更具價格優勢的吸塵吸產品。

其三,拓展智能化新藍海。

與其他家電品類相似,吸塵器產品也在迎接新一輪智能化的浪潮。近年來,智能掃地機器人的快速興起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美的在機器人領域其實早有前瞻性佈局。2016年,美的耗資近300億元,實現對德國工業機器人巨頭庫卡的收購。在機器人硬件技術、軟件算法等領域,美的以科技公司的形象,走在了全球前列。

據許建烽透露,美的下一款智能掃地機器人今年下半年就會面市,美的智能掃地機器人在軟硬件上相對市場已有的產品,都將有很大的創新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