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將近,你眼中的 2018 經濟如何?

大多數人都無法接觸真實的數據,而身邊哪家店倒掉了,房子沒租出去,自己生活緊張了又不能證明什麼,因為總能舉相反的案例。

通過一般的經濟邏輯來推理,又沒實際數據,又顯得紙上談兵,有時也確實不準確,因為金融工具高度發達的今天,經濟邏輯有時會失效,或者說被掩蓋掉

中低層焦慮的表現是耐心的失去,中產階級的焦慮是迷茫,利益階層的焦慮是不擇手段。

我在2018年看到了焦慮的持續。

焦慮是一種情緒狀態,它的根源是對現實危險的認知評估,國人的很大一部分焦慮源自歷史上的資源匱乏時期和政策失誤導致的災難性體驗的深刻記憶,這種體驗不止在當事人身上體現出來,而且會通過言語行動進行隔代或者異域傳遞,所以焦慮的根源是對匱乏和低尊嚴生活的恐懼。

所以買房成為了人們避免再次體驗匱乏和低尊嚴生活採取的普遍手段,但是買房又成為了加強焦慮感的經驗事件,因為它難以完成。所以2018年的焦慮是一種無法撫平焦慮的焦慮。也就是獲得免於匱乏和尊嚴生活的窗口被關閉了或者說門檻極其的高。

三和大神其實是一種抑鬱症狀態,因為他們的生活其實指向慢性自殺。

而利益階層不斷進行有效的房地產投資是一種反覆性的試圖消釋焦慮的行為,已經有一部分利益階層明白這無法真正的解決將要面對的危險,他們採取了更大膽的措施。

而中產階級採取的措施,個人認為有很大一部分是無效的心理安慰劑,不能消除現實的恐懼。

中底層只能通過低成本的虛擬而安全的破壞慾和自戀感來釋放和撫平焦慮。

評論裡一位朋友說知識才是抵抗風險的好手段,個人覺的這是問題的答案,逃出這片充滿焦慮的土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但是通過改變自身認知去真正的消除這片土地上的焦慮是可行的,當然,這是一種理想,很難實現的理想。

年中將近,你眼中的 2018 經濟如何?

首先,正確的數據如果被錯誤的邏輯使用,得出的結論也是錯誤的。這個問題中有個答案說電力增長百分之10便得出經濟好轉的結論,其立論是很難經得起推敲的。可以這樣質問新增電量中有多少工業用電,有多少居民用電,居民用電是廉價的基礎消費品,其增長不必然意味著經濟增長。用電增長的地域分佈和行業分佈又是怎麼樣的,有多少是涉及基建行業,有多少是民生行業?種種數據的確切說明與合理分析才能得出實際的經濟狀況,我相信大多數人是沒用能力接觸這些大數據的,即時有如果沒有相關的專業能力,也無法去準確的分析數據的意義。

第二,利用正確的邏輯解釋社會現象,本身沒有作出任何價值判斷,而是在闡述和解釋社會現象,判斷權在讀者身上。其實經濟是好是壞本身就是難以判斷的,因為人不是全能全知的,而經濟本身是一個過程,有時短暫的增長緩慢是為了開啟迅速發展,有時高速發展的背後蘊含著嚴重衰退的危險。所以與其進行無效的爭論,不如如闡述在經濟進程中的人的感受,分析經濟進程中的人的感受背後的根源,至於價值判斷,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

那我再增加一點說明,社會現象不需要數據支撐,這和今天下雨了一樣,不需要貼出今天的降雨量是多少,下雨時間的開始和結束是什麼時候,因為大家看得到,聽得到,感覺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