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麥,是一種既辛苦又不怎麼賺錢的生意為何還要堅持下去啊

從小在農村長大,一直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可是現在的農業生產也農民務農的意識以及方式不同的是,大大的機械化,代替很多原本不能代替的東西。那麼現在種地,到底賺錢不賺錢。

農民的辛苦,大家都知道,農民的生活大家也都知道,隨著時代的變遷,農業,農村已經農作物的市場價值,到底是體現在了什麼地方。而對於那些種糧食的大戶,和一些小村莊的農民朋友來說,種植小麥,到底賺錢呢還是不賺錢?而作為農民來說,一畝小麥的成本和一畝其他農作物的成本相差多少。這筆賬,作為農民朋友心裡也是算過的。不過,很無奈的是沒有辦法。就只能是這樣一直循環下去。

種麥,是一種既辛苦又不怎麼賺錢的生意為何還要堅持下去啊

一畝小麥的產量是多少,我想大家都非常的清楚,好一點的過了千斤,差一點的也有個幾百斤。除去所以的費用還開支後究竟能剩下多少,我想心裡應該很清楚。這其中就真正的包含到了,澆水的費用,施肥的費用,打藥的費用,除草的費用。這裡我們不把勞動時間費用納入進去,就前面的幾項工作,算進去,剩下的真的不多了。另外還要說的是,各種機械的耕種費用,這,就非常的害怕了。

一年一季節,年年如此,在村子沒有大部分青年勞力的情況下,種植小麥,個人認為真的是沒有什麼必要,而且每一年的小麥價格都是基本維持在1.2元左右,上漲的趨勢不會很大。而在關中地區,如果真的要開展種植小麥,玉米的話,大範圍是可以,而小戶,小範圍是不值得去哪樣做的。同樣的時間,收穫的卻不是同樣的報酬,這一點作為農民朋友來說,有時候這真的就是現實,還不如去外面打工,這都比種地強很多。

種麥,是一種既辛苦又不怎麼賺錢的生意為何還要堅持下去啊

如今的農民不一般,除了種植小麥玉米之外,還是建議種植一些高價值的東西,水果,鮮花之類的經濟作物,打破現有的模式,促進自己的經濟收入,迎合市場需求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

所以呢,種不種小麥,都是次要的,最為主要的是迎合市場需求,把自己的地合理的利用起來,去賺錢,這樣比起種植小麥,就好很多了,同樣都是辛苦,為什麼不能在辛苦的基礎上加大自己的經濟收入呢。

思路決定出路,意識決定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