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不的時候,請記得接納而不是壓制孩子去順從

瑞士兒童心理專家讓.皮亞傑經過觀察得出這樣的結論:

0~6歲的兒童,幾乎將他們全部的熱情和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自我的建構中。

恰恰是因為有了這種激情和全部投入,孩子才能形成自我、走出自我,才會塑造出我們所期望的創造力、幸福感、獨立性、意志力。

兒童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自我建構的過程。

在這個建構的過程中,最初兒童是通過佔有屬於自我的東西,來區分自己和他人的。

只有當兒童佔有自己的東西,

當這個東西完全屬於他時,

他才能夠感覺到“我”的存在,

而這也是兒童自我的誕生標誌。

一旦孩子們的自我意識形成,就會開始劃分你的、我的了。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

如果沒有得到尊重。

那孩子的行為就會偏離,發生紊亂。

比如我常常遇到一個孩子。

他在遊樂場口渴,拿著其他孩子的水壺就要喝水。

但是他不會說。

而當一個奶奶喂自己孫子吃東西時。

他也張嘴吵著說要吃。

他的世界裡沒有物權意識。

覺得這些都是可以隨便獲得的。

有人也許會覺得這沒什麼,顯得膽子大。

其實害處更大。

當孩子說不的時候,請記得接納而不是壓制孩子去順從

而要讓孩子學會分享之前,一定要先讓孩子擁有。

而且孩子維護自己的物品時,可不要指責他小氣。

比如小小魚最近要參加義賣,需要準備10樣東西。

他在家裡找了很久,都有點捨不得。

媽媽說他有點小氣呦!

我說沒事啊!好好想想,總是能找出來的。

最後他還是忍痛割愛,自己做出了決定。

每天我們都說要尊重孩子,要好好愛孩子。

那就看看,當孩子說不的時候,自己內心是什麼樣的感受?

這絕對是一種考驗,也會給你一個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