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考作文《答案》咋個寫?名師:要注重個體感悟

6月13日,成都中考的“第一戰”順利落幕。同往年一樣,無論是高考還是中考,作文題目總是備受關注。今年中考的作文則是以《答案》為題目的命題作文。按照考試要求,考生需要先閱讀試卷提供的寫作材料:“試卷上,我們填寫答案;生活中,我們常常在尋求答案。答案有正誤之分,有好壞之別,有時又不止一個。有些人,為了獲取答案,窮其一生:有些時候,獲取答案的過程比答案本身更有值.......”,並根據材料內容,真情實感的創作一篇600字的作文內容。

四川師範大學實驗外國語學校語文老師 肖霜傑:

“看似淺顯實際獨具匠心”

肖霜傑表示,今年成都市中考作文題目在一段相關材料後,要求考生以“答案”為題作文。這個題目看似十分淺顯,實則從三方面體現了匠心獨運的出題思路。

“首先,彰顯立德樹人價值追求。”肖霜傑說,給考生的材料中寫到:“答案有正誤之分,有好壞之別”,意在告訴考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此外,材料中的這一句:“有些時候,獲取答案的過程比答案本身更有價值”,不僅符合新課程理念重在過程的學習要求,更是告訴考生人生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紮紮實實走好過程中的每一步。

“其次,今年的作文題還很貼近考生的實際生活。”肖霜傑解析到,“答案”一詞對於考生來說再熟悉還不過了。9年的學習生活,天天都在探尋答案。“這樣的題目意在讓每一位考生有話可說、有題可做,一定程度上拒絕了虛假寫作、“套路”寫作,讓作文閃現“人”的光芒、“我”的光芒。”

“第三是蘊涵了濃郁的思辨性。”肖霜傑表示,材料的三個句子,即是三組關於答案的思辨性概念。第一句,試卷上與生活上的答案,指向學習與人生。第二句,正與誤(好與壞)的答案,指向真善美與假醜惡。第三句,答案與其獲取過程,指向過程與結果。“這三組概念緊緊圍繞“答案”,並且引導考生思維向廣度與深度發展。”

成都七中萬達學校初二語文備課組長 蕭雪蓮:

“從有情有味上升到有思有辨”

回顧成都近三年中考作文,從2015年《揮手自茲去》,到2016年《散步》再到2017年《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成都作文題目有詩意,有情懷,有人生況味。今年中考作文題目《答案》有了新的突破,從有情有味上升到有思有辨。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尋求人生的答案,是我們活著的終極使命。所以“答案”這個詞,一直是命題人很熱衷的關鍵詞。2000年高考作文題目《答案是豐富多彩的》,2018年創新作文大賽的題目是《答案在風中飄揚》……今年成都中考作文題目《答案》又在此基礎上繼續挖掘更豐富的內涵:比答案更重要的是,追求答案的過程。命題者打破了學生強調結果的習慣思維,以此引導學生更加關注尋求答案的過程。雖然這次是命題作文,但“答案”一詞在此沒有任何限制語,所以給學生的構思提供了開闊的空間。而“答案”一詞在此是含義豐富的,“天地萬物皆為答案”。既可以理解為具體的一事一物,也可以理解為“目標,結果,結局,真相,人生的真諦……,”,甚至可以說,生活就是一張大試卷,每個人就是在裡面尋求答案。這也給了考生廣大的創作空間。

過程,即是尋求答案的路徑和經歷。每個人的過程必定不同。今年的作文題目避免了選材的相似性,注重彰顯學生個體的體驗,思考,感悟………如果考生能有自己心中的“答案”,能在立意上以小見大,能在取材上從自身到自然,歷史,國家,社會……注重展現個人對個體的體驗過程,對自然的探索過程,對社會的思考過程,對生命的追尋過程,必將贏得閱卷場上老師的青睞。從此次作文命題來看,成都中考場上作文“千人一面”的雷同現象必將走向終結。

成都實驗中學語文教師 廖明方:

“作文題目是考生最熟悉的陌生人”

從小學到初中,這個詞一直出現在課堂上,可以說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個詞語。今年成都中考作文以這個詞彙作為題目,對於學生而言,又恰恰成為“最熟的陌生人“。在立意方面,這個題目本身限定較少,供字生思考的方向較大。小點來說,我們所熟悉的親情、友情,以及自身的成長都可以寫作。大點來說,經濟、環保、國際關係等等也能運用。

“答案”無外乎兩個層次,一是尋找答案的過程,二是本身這個答案的結果。根據材料的提示,尋找答案的過程無疑是這次作文需要扣住的字眼。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們也許是正確的,也許是錯誤的,但我們應該更看重這個過程的體驗,給自己以什麼樣的感悟,並轉化成對成長的思考。就如同今天的中考正是考生們成長的答案。

歸根結底,一個作文題目越寬泛,越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大題目逐一化簡,最好是聚焦在一個點上,那麼主題就能很好的把握,條理就會非常清楚,材料就會有的放矢,讓命題作文開出一朵絢麗的花。

補充:近五年成都中考作文題目

2013年作文原題

魯迅先生在《社戲》結尾寫道: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作家琦君在異鄉面對自己釀就的春酒,也發出感慨:究竟不是地道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正真的家醅呢?時光流逝,世事變遷,讓我們的生活裡有太多的“再也沒有”。“再也沒有”也許是一份不再擁有的遺憾,也許更是一種成長中的美好。“再也沒有”裡,有對往事的追念,有對現實的感懷,有對未來的期盼……請以“再也沒有”為題,寫一篇文章。

2014年作文原題

汪曾祺的《端午的鴨蛋》裡,小小鴨蛋背後,生活的滋味令人回想;小思的《蟬》中,小小軀體裡面,生命的執著讓人感嘆。生活中,“小”無處不在:小人物,小物件,小細節,小感受……對於這些“小”,有人忽略,有人在意;有人覺得平淡,有人看見深刻;有人認為應舍“小”求“大”,有人堅持安於“小”,做好“小”……請以“小小……”為題,寫一篇文章。

2015年作文原題

揮手自茲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揮揮手,從此離開”。粗讀,平淡無奇;細品,意蘊豐厚。《孤獨之旅》中,杜小康戰勝孤獨,走向成熟,告別原來的自己,揮手自茲去課裡,小弗朗士幡然醒悟,悄然蛻變,遠離過往的生活,揮手自茲去…“揮揮手,從此離開”的,也許是一個人,一個地方,一段時光;“揮揮手,從此離開”時,或許有一點無奈,一絲灑脫、一份期待……請以“揮手自茲去”為題,寫一篇文章。

2016年中考作文原題

進入中學,我們學習的第一篇課文是是莫懷戚先生的《散步》。你是否仔細琢磨過“散步”這個尋常的詞語呢?“散步”可結伴同行,也可獨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們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請以“散步”為題寫一篇文章。

2017年中考作文原題

“我不由的停住了腳步”,是宗璞文章《紫藤蘿瀑布》的開頭。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吸引“我”駐足觀賞,使“我”浮想聯翩……生活中你是否有過“不由得停住了腳步”的經歷?你又有怎樣的感受與考?請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開頭,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