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1941年3月,張大千第一次踏上了赴敦煌的征途。歷時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終於來到了敦煌莫高窟,然而心中的藝術寶窟卻被沙土和碎石掩蓋著,被深埋在大漠中,於是他帶領這隨行人員以及僱傭幫工修路開道,搬走洞窟周圍的積沙亂石,開始對石窟進行記錄和編號,在經過五個月的艱苦工作後,他們總共為309個洞窟編了號,至今你在洞窟門口見到的編號墨跡,都出自他的手筆。然而敦煌石窟這件事罵張大千的人也挺多,因為他幹了一件事兒,一不小心就失了足。

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不管有多少種說法,就大體意思意思:有一天張大千率弟子們在第20號窟臨摹。想起有個老喇嘛說過一句話:“我幼年進廟時,老法師帶我去看壁畫,曾經對我說,莫高窟到處是寶,畫下面有畫,寶中有寶。”這句話真是撓得他心癢癢,他盡心盡力臨摹好了石窟內的壁畫後,大概是想給學生們增長點知識,那個手欠啊,就跟老賭鬼似的——停不下來啊。

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張大千先把第一層的西夏壁畫給剝了,哎喲,那個舒爽啊,就接著把第二層的晚唐壁畫也給剝去,現在我們看到的最下面的盛唐壁畫,而盛唐壁畫在被前人覆蓋時為了增加泥土粘合力,把上面的剝落後導致面目全非,那些牆上,清晰地留下了他層層剝畫的斷面。而被他剝損壁畫的石窟還有第108窟、454窟等。

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唐人觀音大士像

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觀音大士》

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中唐觀音菩薩

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淨瓶大士像

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觀音菩薩聖像

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觀音菩薩聖像

然而張大千的努力我們也要看到啊。由於第一次過去沒什麼經驗,導致生活用品準備不足,人少力薄,以及畫布和顏料等畫具臨摹效果不佳,張大千一行人不得不於年底返回蘭州,籌集人馬,補充物品,作長期打算。1942年3月,張大千帶著兒子張心智以及一批青年畫家等人,從西寧包租—輛卡車,第二次來到敦煌。

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敦煌莫高窟唐人觀世音菩薩

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漠高窟唐人觀世音菩薩

臨摹敦煌壁畫其實是一項很艱鉅的工作,張大千在獲得青海主管特准後,親自前往塔爾寺以每月50塊大洋僱到此前認識的5位喇嘛畫師,他們專為他磨製顏料、縫製畫布、燒製木炭條。而為了使畫面色彩亮麗而歷久不變,他專門從西藏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質顏料用來臨摹,力求與敦煌的原作保持一致性。這些珍貴的顏料每斤價格在40至50兩銀子之間,而且每種都在100斤以上。

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持花菩薩

再說到張大千所用的畫布,大到數丈,還需要抹上膠水,填平布孔,再打磨7次,方能下筆...幸好拼接縫製畫布是那些喇嘛畫師的拿手絕活,所以拼接好的畫布完全不露痕跡。

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飛天

以上都只是前期的準備,真正臨摹時,一般是先由助手們把透明的蠟紙覆蓋在壁畫上,照影勾摹,再將勾摹好的畫稿用複寫方法拓於打磨好、繃在畫框上的白布上,然後經弟子或喇嘛上色,由大千用墨勾描出線條並最後定稿,才算完工(其實這對壁畫也挺傷的~)。由於洞窟內光線暗淡,他們有時藉著日光用鏡子反射進窟內來做照明,更多時間是一隻手提著蠟燭或燈,一手握筆,在高處還必須搭著梯子上上下下,很不容易。

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釋伽說法圖

張大千每摹仿一幅壁畫都要找統一時期一樣內容的壁畫相互比照參考,特別是人物的臉部、四肢舉動等袒露部份,都是在頻頻察看壁畫原作以後才下筆勾線的。他所摹仿的壁畫,形神俱佳地復原了前人留下的畫,在色彩上則更加豔麗。他對於敦煌壁畫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

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手欠畫家張大千——與敦煌壁畫 二三事

321窟飛天

各位書友您認為呢?

歡迎到文章最後面留言板留言表達您的觀點哦!

為全國書畫家發佈展覽、作品宣傳信息,更多知識信息請關注我們交流學習!

為書畫家提供交流學習平臺,為收藏者打造專業的拍賣平臺;

字畫收藏、參加拍賣、交流合作請看作者名字發私信給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