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努力,天天是水逆

又是一年高考時。

我想起多年前《新華詞典》上關於“前途”一詞的解釋: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現在再看這段話,感覺是很天真的笑話。

《極限挑戰》第四季的第二期節目裡,跟一群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做了個小實驗:

所有的同學站到同一條起跑線上,極限男人幫每人提出一個問題,

“不是”的同學留在原地,“是”的同學可以前進6步。

一共6個問題:

1)父母接受過大學教育,往前走六步;

2)父母為你請過一對一家教,往前走六步;

3)父母有能力支持你學一門功課以外的特長,並且你目前還保持一定的水準,往前走六步;

4)在你18歲以前,曾經有過一次以上的出國經歷,往前走六步;

5)父母承諾過送你出國留學,往前走六步;

6)父母視你為驕傲,一直在親友面前誇耀你的,往前走六步。

實驗裡的這些問題不算尖銳,但結果卻有些殘酷。

高考不努力,天天是水逆

原生家庭的差距固然存在,我們無法改變差距,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即便有的人出生就在在羅馬,我們也不應該放棄奔向羅馬的夢想。

毫不誇張地說,讀書、高考,是普通人、甚至寒門實現階層逆襲的唯一捷徑了。

沒有傘的孩子,才要更加努力。

高考不努力,天天是水逆

央視主持白巖松在採訪時說:

每次同學聚會,說起這些年的經歷,雖然大多數同學並沒有過上想要的理想生活。

但無例外的認為,是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的確有很多寒門學子通過高考改寫了命運。

遠有60後俞敏洪,高考考了三次,如果第三次再考不上大學,就要回家種地了,

幸好考上北大,後來,他創立的新東方在美國上市。

高考不努力,天天是水逆

近有90後劉媛媛,北大碩士,安徽衛視《超級演說家》第二季冠軍。

在她的冠軍演講《寒門貴子》中,她講道:

我們家就是出身寒門的,我們家都不算寒門,我們家都沒有門!

我現在想想,我都不知道,當初我爸跟我媽,那麼普通的一對農村夫婦,

他們是怎樣,把三個孩子,從農村供出來上大學、上研究生。

出身寒門的劉媛媛,因為高考,從小山村到北大法學系研究生、

一路走向《超級演說家》冠軍、再到如今當上了傳媒公司CEO。

她實現了三次跨越式人生逆襲。

我問身邊的同事、朋友:如果沒有高考,你們的人生會怎樣?

得到的回答混雜了感性與理性,或者玩笑話。但它們一如既往地真誠!

如果沒有高考,我現在說不定在創造101?

@電線杆上有麻雀

大盒子是一個90後年輕人,神神叨叨,腦回路很清奇。

在我問出這個問題後,她很雞賊地大笑說:如果沒有高考,我現在每天一睜眼,第一個看到的人可能是王一博呢。

同事們都有點詫異,忙追問是怎麼回事。

她前年參加省裡的歌唱比賽,拿了青少年組一等獎。有北京的經紀公司當時要和她簽約當練習生。

大盒子說,當時我真是喜滋滋地以為自己要出道當明星了。正想大吃一頓慶祝不用再學習文化課時,被我媽勒令禁止。

她跟我說:“閨女,你知道當明星多辛苦嗎?你這個體重起碼得去抽脂20斤。還有大雞腿冰可樂可再也不能吃、不能喝了。”

大盒子一聽,這還了得,於是默默打消了出道的念頭。

然後就只能乖乖參加高考,上大學,再然後成了一隻,一邊喝肥宅快樂水,一邊扒明星八卦娛樂的公號狗。

高考不努力,天天是水逆

如果沒有高考,我的人將會一言難盡

@Lisa

小時候,我放學就得拿起鋤頭去田地勞作:拔田裡的荒草,給棉花幼苗除蟲,幫父母攏起澆地的水管…

從小我就深知——如果不努力學習改變命運就得接過父母的鋤頭,下半輩子繼續背朝黃土面朝天。

後來我終於逃離了農村,外出讀了大學和研究生,然後在城市裡安家落戶,我成了父母的驕傲。

前幾天,在菜市場碰見我多年未見的老同學,我們在相互打量數秒後終於認出來彼此,然後高興地寒暄。

她十分坦誠地表達了對我的羨慕:

“聽說你抱上了鐵飯碗,還成了作家,出書了,真羨慕你,哪像我還要在紡織廠流水線上三班倒。”

我說:“都一樣,都是為了生存嘛。”

和老同學說再見後,我心裡有種聲音說:

如果當年的我沒有參加高考,那生活怎麼會照顧我的膽子小;如果當初我不夠努力,我還不是一樣得靠著體力麻木地去打工。

即使現在,在我的老家,依然有鄰居的孩子會讀到初中就輟學,會放棄高考,會資質不夠考不上大學,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掐斷了人生的無數可能。

而我因為參加了高考,一切都變得不同起來。也算成了家人朋友眼中的佼佼者吧。

我想說,天底下,再也沒有比高考更公平的事兒了!

不管你家的房子有多大,不管你家有多少錢,只要你肯努力,就定能夠邁進大學的校門。

高考不努力,天天是水逆

如果沒有高考,我可能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小糊塗神

糯米從加入團隊以來就常常自嘲自己來自小地方。

全靠高考改變命運,才有機會進入一線互聯網公司和我們成為同事。

在她念高中的時候,學校的設備和師資都比較差,母校甚至沒有出過一名考上國內重點大學的學生。

糯米意識到不努力可能就只能一直待在這個地方了,於是一心把高考當成人生跳板。

準備高考的那段時間,糯米每天都早上5點起,晚上12點睡。早上舍友還沒醒的時候,她已經做完一套題。晚上舍友都睡了,她就躲到公共廁所背單詞。

“我發小,英語選擇題全部選的C,得了18分。”

高考結束後他去學了木匠、電焊,廚師,最後去了南方城市做了枚流水線的工人,每天在四十幾度的高溫車間裡工作12個小時,換來每月3500元的酬勞。

他那時候跟我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惜並沒有在他身上應驗,他什麼都做不好,什麼都做不久。

“要是沒有高考,我現在肯定不能坐在這裡了,更沒機會能夠認識到你們,也未必能跳出原來的圈子,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糯米越說越激動,握緊的拳頭裡滿是慶幸和興奮。

如果沒有高考…我的人生確實沒有高考

@李森

認識一個叔叔,是我爸的酒友。在同齡人還在為高考時,他兒子小方已經收到了7所美國頂尖藝術學校的offer。

小方4歲時就喜歡上了爵士鼓,經常拿著小棒槌不斷地敲打著家裡的盆盆罐罐,不知道敲破了多少臉盆。

小方爸爸老打趣說是家族遺傳,“他爺爺彈了一輩子的棉花,非常有節奏感”。

與爵士鼓相比,小方的文化成績卻相對遜色:

數學好的時候能有40分,不好的時候就低得可憐了,20分、10分都有可能。

HR出身的媽媽建議小方出國深造。

“我媽說,只要我能通過SAT,能通過歐美音樂學院的考試,出國留學不是問題。”

有了目標的小方順利通過各種考試,也用爵士鼓聲敲開裡幾所歐美學校的大門。

後來的一切也就順風順水。

如今小方已經是衣食無憂,短假期可以去東南亞海島,長假期可以去歐美澳大利亞。

我問他,現在想起來會不會覺得,沒有參加高考,人生留有遺憾?

小方笑了下說:“我覺得幸運,因為我沒有浪費這一年時間,而是做了我熱愛的事情。”

高考不努力,天天是水逆

之前,新浪教育發起“00後的高考誰做主?”問卷調查。

結果發現,超半數受訪00後考生並不認同“高考改變命運”的說法。

他們認為,高考只是一種經歷,不必上升到“改變命運”的高度。

家庭經濟條件的好轉,能支撐00後更多的發展可能。

高考對命運的決定性作用似乎在減弱。

誠然,這是時代進步的結果。

但是,關於讀書和高考的意義,龍應臺曾經告誡過她的兒子。

在《親愛的安德烈》裡,龍應臺說: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

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高考的最大意義,或許是給予你選擇的權利。而非枯坐等待被選擇!

“考試結束,請考生放下手中的紙和筆。”

中國有975萬個00後正在經歷這句話,他們的人生終將無法遺忘這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