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合理把握髮展節奏 推進分佈式市場化交易

国家能源局:合理把握发展节奏 推进分布式市场化交易

國家能源局表示,抓緊研究光伏發電市場化時間表路線圖,大力推進分佈式光伏市場化交易,抓緊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度的落地實施,擴大消納減少棄光限電

從擴大規模到提質增效

推動行業有序發展

這位負責人坦言,光伏發展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

補貼缺口持續擴大。截至2017年底,累計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缺口總計達到1127億元,其中光伏補貼缺口455億元(佔比約40%),且呈逐年擴大趨勢,目前已超過1200億元,直接影響光伏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消納問題不容忽視。隨著光伏發電的迅猛擴張,一些地方也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棄光限電問題。2015年全國棄光率12%,2016年棄光率11%,2017年通過多方努力,棄光率下降至6%。但個別地方仍然十分嚴重,甘肅、新疆棄光率分別達到20%和22%。

產能過大存在隱患。在國內光伏發電市場高速增長的刺激下,光伏製造企業紛紛擴大產能,光伏製造產能過剩問題、產品和電站建設質量問題也有顯現。

“這是問題的存在,不利於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引導市場和行業根據新形勢調整發展思路,將光伏發展重點從擴大規模轉到提質增效上來,著力推進技術進步、降低發電成本、減少補貼依賴,從而推動行業有序發展、高質量發展。”這位負責人說。

優化新增建設規模

分類調控電站增量

據介紹,自2017年底以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根據行業發展實際,組織有關方面就優化光伏產業規模管理、電價機制以及市場化體制機制等發展政策進行了認真研究,並著手政策制定、文件起草工作。在政策研究制定過程中,借鑑了德國、西班牙、捷克等國家經驗,通過徵求意見會(今年2月)、新聞發佈會(今年4月)等多種方式充分徵求意見、吹風提示,還專門召開會議聽取了地方發改委(能源局)、有關電網企業意見並作了政策宣介。經多次修改完善、反覆論證後,於2018年5月31日正式印發了《通知》。

《通知》對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進行了優化,採取了分類調控方式:對需要國家補貼的普通電站和分佈式電站建設規模合理控制增量;對領跑基地項目視調控情況酌情安排;對光伏扶貧和不需國家補貼的項目大力支持,有序發展。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結合“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明確“十三五”光伏發展目標和後幾年發展規模,合理把握髮展節奏,為先進技術、先進企業留下發展空間。

這位負責人對業內一些疑問也一一作了解答:一是需要國家補貼的分佈式光伏電站規模控制在1000萬千瓦左右,地方政府依法給予補貼的項目不受限;二是關於戶用分佈式光伏政策問題。對今年5月31日(含)前已開工未併網的自然人戶用分佈式光伏,國家能源局正在與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研究,儘快通過適當方式予以明確;三是符合國家政策的光伏扶貧項目不受《通知》限制;四是落實消納條件,且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不受限;五是下半年適時啟動第四批“領跑者”計劃。

合理把握髮展節奏

推進分佈式市場化交易

據瞭解,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將繼續支持光伏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抓緊研究光伏發電市場化時間表路線圖。統籌考慮非化石能源消費目標、電網消納能力、財政補貼實力,完善“十三五”光伏發展目標和後幾年發展規模,合理把握髮展節奏。

大力推進分佈式光伏市場化交易。辦法已經印發,目前各地正在上報試點方案,國家能源局將抓緊批覆。今後要不斷完善商業模式和運行模式,使分佈式市場化交易成為分佈式光伏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成為新形勢下分佈式光伏發展的新突破、新市場。

為光伏企業減負。與國外國家相比,我國光伏發電成本的差異主要在非技術成本上。今年,國家能源局印發了《關於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企業負擔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能發新能[2018]34號),對減輕光伏企業非技術成本將起重要作用。

抓緊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度的落地實施。目前,辦法已完成徵求意見工作,正在根據徵求意見情況進一步修改完善,爭取年內出臺。

多措並舉擴大消納,進一步減少棄光限電。國家有關部門將認真落實《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的實施方案》明確的各項措施,著力擴大光伏發電消納,突出抓好重點地區的消納問題,確保實現雙降。《中國改革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