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信用科技與普惠金融的最強引擎

區塊鏈,信用科技與普惠金融的最強引擎

清華區塊鏈公開課又開講啦!這一講的嘉賓有兩位,一位是中誠信徵信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技術官——姚明,另一位是Points(PTS)項目創始人張佳辰。大數據文摘為不能來到現場的同學們帶來了講座實錄,請大家來先睹為快吧!

區塊鏈系列公開課由清華x-lab及校研團委創新創業中心聯合打造,面向清華大學全體學生、教師、校友。戳鏈接回顧之前課程內容:

IBM任常銳:讓區塊鏈真正為商業所用 | 清華x-lab公開課

Node Capital王明遠:區塊鏈為什麼能改變世界 | 清華x-lab公開課

火幣袁煜明:區塊鏈的本質、意義與商業體系設計 | 清華x-lab公開課

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張首晟:In Math We Trust | 清華x-lab公開課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教授:區塊鏈的監管與法律政策 | 清華x-lab公開課

中誠信徵信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技術官姚明

區塊鏈,信用科技與普惠金融的最強引擎

我的演講題目是《以信任之名》,將探討區塊鏈和信用風險管理領域的應用。演講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從信任角度對區塊鏈的理解;第二部分是區塊鏈的“源”“興”“亂”;第三部分是區塊鏈的“詩與遠方”,即應用場景和美好的未來;第四部分是區塊鏈的“眼前苟且”,即現在大家比較擔憂的方面。

5月24號下午,數字貨幣領域出現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排名第26位的比特黃金BTG受到了51%算力的攻擊。一位作惡礦工掌控了50%以上的算力,然後他在比特黃金的網絡裡成功實現了“雙花”,從交易所提走了1840萬美金。

這件事情很可能會影響整個區塊鏈領域對於攻擊、對於安全、對於整個底層算法的一些認知,甚至會動搖一些人對區塊鏈的信任。

區塊鏈是一種新的信任

區塊鏈,信用科技與普惠金融的最強引擎

人類社會的信任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情感性信任(emotional trust),可以理解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這個人可能是你的親人,可能是你的朋友,也可能是你的同學,可能有血緣關係,也可能有其他的關係,這是最基礎的信任。人類從原始社會發展到現在,最初的信任就是由情感性信任開始,無論最開始的血親再到宗親,再到後來的朋友,或者其他層面社交關係的擴散。

第二類是認知性信任(cognitive trust),比如冰是涼的,火是熱的,為什麼有這樣的認知?是由親身的感受,或者自身的知識體系建立。當另一個人跟你說冰是涼的時候你會信任他,如果他告訴你火是涼的,這時你當然不信任他。

第三類是制度性信任(institution-based trust),比如你去銀行存錢相信銀行會把錢還給你,你去政府部門辦某件事情相信政府一定會辦好。這些信任其實是一種制度性信任,這個制度性信任包含你對政府的信任,也包含對某些機構的信任甚至還包含對商業的信任。

我們是否還需要其他的信任方式呢?帶著問題看具體場景的分析,例如對於金融中介服務,其本質是把市場中多餘的錢流通到需要錢的項目。這種流通匹配服務是為了解決供需信息的不對稱,是一種信用中介服務。所以金融中介服務的商業模式主要來自於供需信息的不對稱,這種商業模式的核心是控制信用風險。

區塊鏈,信用科技與普惠金融的最強引擎

換一個角度去看信用風險,上圖表述了一個基本的金融服務流程,在這樣的金融服務流程中,借款人想去借錢,借貸機構會根據用戶的收入、信用記錄,消費習慣等等評估其信用,合格才會對用戶開展業務。

另一側,有閒錢的人需要讓錢在市場上流動,獲得利息收益,這是理財服務。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例如基金,要選擇信任放貸的機構,把錢投資到借貸的項目中去,從而獲取收益。整個過程中,投資人要信任基金,基金要信任放貸機構,放貸機構除了要信任借貸人以外,還要信任第三方信用評估機構。

所以,服務流程就是一種信任關係。只有信任交易對象了,才會去跟他達成合作,無論是借錢給他,還是為他提供擔保服務等等。

從這個角度,信任的關係可以理解為:人對機構的信任,機構對人的信任和機構對於機構的信任。如果我們定義這些業務關係是信任關係的話,就會看到所有的信用風險都源自於對於客戶信息的不對稱和評估能力的不對稱。

所謂客戶信息不對稱,就意味著你對你的交易對象瞭解不夠深入的時候,你沒有辦法判斷他的信用好壞。所謂評估能力不對稱,主要發生在機構與機構之間,因為對於信用評估的能力需要依靠技術手段達成。評估可能會有偏差,這個偏差其實就是評估能力的不對稱。信用評估如果不準確的話,會發生風險,有可能借了錢的人不還。

信用風險其實是一種信任風險。在最近幾年,隨著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技術層面對信任進行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特別是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之中。

互聯網解決了哪些信任問題呢?它其實主要使獲取供需信息更便捷,有了互聯網,更容易獲取誰想借錢,誰有閒錢等信息,以及關於機構本身的信息,這家機構實力夠不夠強,品牌夠不夠好,資金夠不夠充裕等。

大數據解決了哪些信任問題呢?它改善了客戶信息的不對稱的問題。因為每個人在互聯網上形成了很多信息,這些信息被彙集起來,被加工整理之後,你的交易對象,或者說對你提供服務的機構就能夠掌握你更多維度的信息,進而對你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最後一個是人工智能。大數據解決了客戶信息維度的問題,而評估的手段、評估的能力其實都是用人工智能來驅動的。我們有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夠訓練樣本數據,進而形成模型。這些模型的評估能力比人更加準確,比傳統規則算法評估得更加準確。所以人工智能讓風險評估更容易,這就意味著所有的機構都處在更公平的環境裡,都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評估交易對象的信用,來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程度。

技術驅動了信任改善的量變,主要體現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三個方向。是不是有了這三個技術,信任問題就能解決了?還不夠。

技術正在改善具體業務層面的信任問題,包括解決供需信息的不對稱,解決客戶信息維度的不對稱,解決評估能力的不對稱,但是一直迴避商業道德信任問題。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外出就餐,你也許會懷疑餐館後廚的衛生,這就是一種商業道德信任問題。

在剛才的金融中介服務場景中,首先,信用評估過程中涉及到數據,但是數據是不是真實的,無從驗證,機構如果說是真實的,你只能選擇信任;第二,它有沒有客觀準確的評估個人信用,給出的分數是不是真正等於這個人的分數,我們也只能選擇信任機構。

一家商業機構是在邏輯上是可以作惡的,不一定真的作惡了,但他有能力作惡,違背商業道德,而我們卻只能選擇信任。剛才提到的三個技術並沒有解決這個層面的信任問題。

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層面的信任呢?還以剛才的就餐場景為例,我們可以選擇去信任這家餐廳,它也許是A級衛生或是個五星級酒店餐廳。或者,它的所有服務都是透明的,那意味著將他的後廚透明化,讓我們可以隨時參觀檢查,看到烹飪的流程,看到食材健不健康、新不新鮮,那樣就會增加信任,也就是增加商業道德信任。所以,如果中介服務都是透明的,是可以讓這些中介機構更可信的。

另一個例子,是不久之前Facebook爆發的5000萬用戶信息洩露的事件。也許一家機構主觀上沒有違背道德,但是客觀上也可能造成作惡。無論它想不想,但是從技術的角度可能造成違背商業道德信任。也就是說,生活在互聯網當中的每個人,信息會不會洩露,個人控制不了,只能選擇信任這些互聯網機構。

這些機構如果有技術、有能力保證不洩露,我們也未必會信任它,除非是將它的所有服務都透明化,所有的技術平臺都透明化,你才會真正信任它。那麼會不會有一個技術,讓我們能夠去信任這些機構,甚至信任所有的交易對象?

這個技術有兩個可能,第一個是能提供透明的中介服務,第二個是無中介機構。實際上如果一旦有了透明的中介服務,那麼中介機構的實體就可有可無了。

區塊鏈,信用科技與普惠金融的最強引擎

由此引發我們對技術的思考和探索,什麼技術能夠改善現有的信任體系?我這裡列了兩個事件,首先是“開源”,開源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種文化,開源標誌性的事件是1998年Netscape開源瀏覽器項目;第二個是區塊鏈誕生,2008年的時候中本聰發表了比特幣的白皮書,並且隨後上線了比特幣網絡,這是另一件標誌。

為什麼說這兩件標誌是信任改善的重大標誌呢?因為區塊鏈的理論體系,或者說它的計算機技術體系能夠給大家提供更好的信任方式,這種信任方式是基於技術和理論。但是技術本身也會讓人懷疑,怎麼才能信任技術呢,就是把代碼開源,才能真正做到信任。開源和區塊鏈是兩個能夠讓剛才提到的信任改善的質變因子。

區塊鏈源於比特幣的分佈式賬本。在非區塊鏈時代,賬本是中心化記錄的,而比特幣的賬本是去中心化的,沒有中心機構。所謂分佈式賬本是當交易發生的時候,鏈上所有的參與者都能夠收到這些交易信息,這些交易記錄信息即所謂的賬本信息是公開的,加密的,難以篡改的。比特幣的分佈式賬本是通過競爭的方式記賬,即礦工進行“挖礦”去競爭記賬。

區塊鏈的數據結構是“區塊+鏈”,可以理解為數據結構概念中的鏈表。所有的區塊是按時間順序形成的,每個區塊鏈的結構可能不同,但都有塊頭和塊身,塊頭主要用於鏈接,塊身主要用於存儲交易數據。

總結一下區塊鏈最重要的四個技術:

首先是可驗證的數據結構,意味著難以篡改的分佈式數據庫,少數節點篡改會被整個網絡拋棄掉。

第二個是密碼學理論,包括非對稱加密和散列算法。

什麼是非對稱加密?假定有甲乙雙方需要通信,甲需要發信息給乙而不想讓其他人解密這個信息,就需要乙形成一對密鑰,即公鑰和私鑰。公鑰信息是公開的,甲拿到乙的公鑰信息然後對信息進行加密,加密之後可以廣播到網絡,當乙收到這個信息的時候用自己的私鑰就能解開,但是用公鑰解不開。也就是說公鑰用於加密,私鑰負責解密,這就是非對稱加密。

散列算法其實不算是加密算法,因為其實它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加密,而是為了抽取數據的特徵,其實相當於對數據做了指紋信息,即我們通過某種方式得到一個數據固定的特徵,而且這特徵在給定的時間、空間內是不會重複的。

第三個是P2P對等網絡,保證了網絡節點權利對等和物理的點對點連接。

剛才提到的廣播網絡是一個Peer-to-Peer對等網絡,即在網絡中每一個節點都是權利對等的,而且是物理直連的,這是一種計算機網絡的組成方式,有別於我們經常使用的BS、CS結構的網絡。最早的P2P網絡應用是1999年Shawn fanning發明的Napster,用於分享音樂。最著名的也是最廣泛應用是BitTorrent(BT),用於在網上下載文件。

最後是共識機制。

本質上是可編程的協議。在區塊鏈上所有的參與者都需要按照同樣的協議在區塊鏈上生成數據,記賬,交易。每個人的賬本都是一模一樣的,是全網複製的數據。如果有少數人違反了協議,故意做假數據,共識機制能夠保證其他人察覺,從而拒絕接受數據進入進區塊鏈。

這樣,錯誤數據或者稱之為作惡數據就會被整個網絡拋棄掉了。所以最終在這個區塊鏈網絡裡面的數據,都是大家一致認同的、正確的數據了。但是在最近比特黃金的事件中,確實有人成功作惡,並且得到了網絡的共識。為什麼會得到網絡共識?因為他掌握了網絡中絕大部分算力,所以控制了共識。

目前主流的共識機制包括:

  • PoW,即工作量證明,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挖礦。
  • PoS,即權益證明,權益是基於餘額和持有時間的函數,影響挖礦的難度。
  • DPoS,代理權益證明,其特點是選出一些精英代理,不再用全網共識,比較著名的DPoS代表就是EoS,通過選舉出的21個超級節點達成共識。

這些技術組合形成了一個可信的數據存儲,整個數據存儲是分佈式的,沒有中心化的機構,這是區塊鏈的起源,而真正讓區塊鏈興起是從以太坊推出智能合約開始的,所以很多人將以太坊稱為區塊鏈2.0時代。

智能合約是用計算機化的方式執行一份合約,可以理解為在區塊鏈的節點上滿足某種條件就執行的程序。運行在節點上,當滿足條件就會執行,是不受人控制的,並且其代碼開源可以查看、編譯,運行自己的節點上驗證。所以智能合約在我看來,是定義了可信的計算,才推動了許多區塊鏈應用發展。

區塊鏈的“源”“興”“亂”

區塊鏈,信用科技與普惠金融的最強引擎

最近Coindesk的報告表明,2018年一季度ICO融資規模達到了63億美元,超過2017年全年金額,項目數目也超過了2017年的半年量。然而,ICO市場充斥著非常多的亂象,比如說全球對於ICO合法性的爭議、涉嫌非法集資、估值泡沫,白皮書造假、團隊跑路等等。這些亂象是對區塊鏈發展的傷害。

引用一個例子重新理解區塊鏈:在一個多人聊天的群裡,假如要組織聚餐,如何統計報名參加的人數呢?正常的做法是大家報名,有專人統計。但另一種方法是大家接龍,每個人在上一個人的發言後面疊加一個編號並且加上自己的名字,最後也能記錄全部報名人名單。

這樣一個聊天群跟區塊鏈之間有哪些異同?通過接龍發帖的形式實現最後統計的結果,發的帖子就類似於區塊鏈裡鏈式的數據結構。每個人附加帖子、編號、姓名,相當於鏈表結構。規則是每個人發帖時,當前的帖子等於上個帖子的內容附帶下一個編號,加上自己的名字,類似於區塊鏈裡共識,大家都遵守這個規則。自發的登記相當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無人控制。群內廣播相當於基於點對點對等網絡的廣播。當遇到衝突,跟帖最多的那條接龍為準,避免分叉的規則是共識。

每個人都存儲了帖子,相當於是分佈式存儲。而帖子的更新記錄每個人都可以檢查,相當於是共享賬本。最後在這樣的群裡是用名字來代表自己的身份,而在區塊鏈世界中是用地址+簽名代表自己的身份。

再從數據庫角度理解區塊鏈。相對傳統的數據庫,操作上最大的區別是沒有Delete和Update;邏輯執行上最大區別是數據庫是通過觸發器和存儲過程,而區塊鏈是利用智能合約實現;對於參與者,數據庫訪問和使用需要有強身份,而區塊鏈可以是匿名的、弱身份的;從協作上,數據庫發生了問題,有管理員進行管理,而區塊鏈沒有管理員,是群體共識。

有了區塊鏈,能不能解決之前提到的商業道德層面信任問題?

仍以剛才金融中介服務場景為例。用戶可能會懷疑這些金融服務機構會不會保存個人信息用於他用?現在的互聯網中介機構中一定有拿用戶信息去做別的用途的,似乎也符合“羊毛出在豬身上”的論調,即機構可能給你提供服務是免費的,但是他也許會利用你的數據賺錢,大家可以自行想象一下。

區塊鏈也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允許我們使用非對稱加密的技術,去把自己的信息加密,這樣別人即使得到了也解密不出來信息,因為私鑰在自己的手中。

第二個問題是投資理財的錢是借給了信用好的人嗎?是借給我希望借給的目標對象了嗎?區塊鏈也可以解決這個信任問題,為什麼呢?因為區塊鏈賬本是全網複製存儲的,可以自由的、透明的查看交易對象。

第三個問題是,我怎麼知道這些信息沒有被偷偷的修改過?區塊鏈數據是全網複製存儲,如果有個別節點作惡修改數據也不會全網得到共識,它會被丟棄。這部分如何證明呢?區塊鏈的原理和共識代碼可以證明。

最後一個問題,是否真正的對信用進行了評估?這些信用評估可以寫在區塊鏈的智能合約裡,可以代碼驗證。所以,區塊鏈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商業道德信任的問題。

詩與遠方

區塊鏈,信用科技與普惠金融的最強引擎

區塊鏈既然有這樣出色的能力,那麼讓我們展望一下美好的未來。整個互聯網中介服務領域,不限於金融中介還是其他中介,都會存在商業道德信任問題,最理想的方式是什麼呢?我們有大數據,大數據可以類比於生產資料的豐富,我們也有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意味著是生產力的改善提高。

但是這些大數據最好不存儲在中心化的機構裡,即現在的大部分互聯網服務機構裡,最好是這些數據從產生開始,到存儲,到流通,到使用,都能夠在區塊鏈上運行,甚至是由每個人自己去管理控制最好。

既然數據都已經在區塊鏈上了,基於數據訓練人工智能模型也應該在區塊鏈上,所有的信用評估以及精準營銷的算法,或者使用數據任何方式都最好是透明的。如果這兩點都實現了,意味著傳統的互聯網才真正由信息互聯網升級到價值互聯網,對於這種生產關係的改善,區塊鏈絕對是一種新的選擇。

在信用風險管理領域,區塊鏈有很多看起來美好的應用,包括數據自治、隱私保護、交易透明、評估透明、資產溯源、資產數字化等。

這裡首先介紹一個徵信黑名單共享的案例。共享意味著信息是要流通的,而事實上這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沒有國家政府的強制法令,信貸機構不會主動把自己的黑名單貢獻出來,其中一個原因是黑名單信息上面記錄的信息屬於商業資產。

在這樣的情況下,區塊鏈能解決一部分共享機構之間的信任問題。例如一個區塊鏈中有許多節點,其中節點A和節點B,如果他們之間共享黑名單,節點A可以基於部分用戶的ID,比如說姓加上身份證的前十位,廣播到鏈上,這個鏈會返回匹配到B的名單結果,並不是完整的數據,只是一部分數據。收到返回結果之後,節點A就可以使用節點B的公鑰去加密完整的ID,即姓名加上身份證號,繼續廣播到鏈上。

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整個網絡裡面也只有節點B能解出來這條信息,其他節點不擁有B的私鑰。所以實際上這個信息只在A和B之間可用,信息雖然共享到整個鏈上,但只有交易雙方知道。這樣節點B用私鑰解密出來的完整ID檢索黑名單的詳細信息,如果命中了可以把結果返回。返回的時候,因為也經過網絡,也要防止被別人截獲,使用A的公鑰進行加密,這樣只有A用私鑰才能解出來這條信息,而鏈上其他節點即使收到信息也解密不出來。

這是很簡單的一個應用,主要使用了點對點網絡和非對稱加密算法,但是並沒有充分利用到區塊鏈全部特性,是比較簡單的聯盟鏈。數據在進入區塊鏈之前的真實性並不能得到保證,所以還是要信任A和B,區塊鏈只是解決交易之間的安全和信任。

眼前的苟且

區塊鏈,信用科技與普惠金融的最強引擎

前面介紹了區塊鏈許多美好的事情,接下來說說眼前的苟且,例如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這個說法源自經濟學中的“蒙代爾三角理論”,即國家貨幣政策獨立性、資本流動性和匯率穩定性之間,三者之中只能達成其中的兩點,不能三點全部達成。

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是在去中心化、效率和安全三者之間,只能選擇其中兩個去達成,但是無法做到三者都達成。

安全是一定要達成的,剩下兩者要在效率和去中心化之間去做平衡。在公鏈領域,最大的爭議就是對於共識算法,代表性的兩派是V神和BM,是PoW與DPoS之間的爭議,是全網共識與代理共識的爭議,一個是去中心,一個是多中心,或者弱中心的概念。

在區塊鏈領域內,共識既是爭議也是難點,更可以是大家創業或研究的方向。其他的,比如區塊鏈的可信存儲和可信計算都是在鏈內完成的,正所謂“一鏈一世界”,無論是計算、存儲,包括Token經濟生態都是在鏈內發生,但是與鏈外部交流怎麼辦?比如一個區塊鏈想訪問天氣,需要在區塊鏈裡訪問外部中心化的網站獲取天氣信息,這是可信的麼?所以關於鏈與鏈之間,鏈與外部中心化世界的交互也是很好的課題。

再比如剛才我們介紹區塊鏈可以加密存儲信息,但這樣信息存儲機制,還能夠做到搜索引擎這樣快速搜索嗎?還有關於量子攻擊威脅,有的人認為升級算法就可以避免量子攻擊。事實上,一旦賬本被全網複製到每個節點,可以想象每個人手上都有賬本,如果有量子攻擊能力,在強行分叉之前是有機會破解的。此外還有很多區塊鏈領域內的技術痛點、難點,所以非常期待能有更多的人加入研究和解決。

最後,對於區塊鏈這樣一種新的信任機制,你的選擇是trust?or not?

Points(PTS)張佳辰

區塊鏈,信用科技與普惠金融的最強引擎

我們現在正在做基於公鏈在信用領域相關的金融科技項目,叫做Points(PTS)。我們目標是做下一代基於區塊鏈信用數據共享平臺,同時也希望它能夠成為下一代的金融服務體系基石的重要部件。

今年2月6日,美國國會舉行了一場由證監會主席Jay Clayton對國會議員的聽證會。他怎麼講述區塊鏈技術?他說,這些年以來,事實上技術的進步是可以去改善市場結構的,主要是通過幾種方式,一個是降低競爭的壁壘,另外一方面是通過降低進入門檻的方式,同時讓一些服務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被提供到市場中,這是傳統金融市場變革三種主要的形式。

區塊鏈,信用科技與普惠金融的最強引擎

認真聽課的同學

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區塊鏈技術會成為未來金融體系的基石

事實上在今天的中國也只有30%的人,3.8億人有美國方面定義上的信用記錄,有實際借還歷史。在美國,3億人口,也就是90%以上的人都有這樣的信用數據。

所以,在我們國家雖然消費信貸有很大市場,但很多人仍然沒有辦法得到資本幫助。另外,我們國家在上一個階段有很多風控方式,消費貸的公司通過設置高利率的方式,十個人借錢只有一個人還錢就可以達到平衡,但沒有非常好的評價信用方式。這樣會導致高的借貸成本,有很多人不能夠享受和實際信用相匹配的金融服務。

數據市場的問題

區塊鏈,信用科技與普惠金融的最強引擎

當然,採集數據有非常多的問題,包括隱私保護的問題,以及成本的問題。

現在信用相關的數據市場有什麼問題呢?第一是金融機構之間因為信任和激勵機制的問題,不願意共享數據。

第二,其實我們現在所生活的經濟體,相比於評分模型發明1950年代,很多數據的來源是電子商務以及網絡社交,甚至是生活方式的數據。傳統來說,這些公司主營業務並不是金融,所以說沒有幫助他的客戶享受更好金融服務的動力。

第三,事實上我們提到的數據擁有者是個人,並且個體擁有數據量是最多的。目前並沒有非常有效的方式,讓個體參與到這個過程當中來。如果參與會出現幾個問題:非常多的數據並沒有被收集、不同機構之間重複收集數據。

因此,風險評估本身,包括人工智能的算法,並不能夠很好的發揮他們的作用。甚至很多風控模型在不同場景中並不穩定,這其實都是跟數據本身情況息息相關的。

解決數據市場問題的方式

像PTS這樣的項目通過哪些創新的應用可以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呢?第一個就是我們在使用DPoS共識機制來提高共識層的性能。第二點用零知識證明驗證方式,更加好避免數據不必要的洩露。

另外智能合約概念本身可以讓很多交易上的風險有所下降,並且能夠非常有效率的執行。同時分佈式存儲的機制,以及非對稱加密,可以讓數據是便攜的,不管是個體還是機構數據都可以存儲到本地。這樣相比於中心化的數據庫會更好地避免數據洩露。

這樣一來,個人不僅可以分享數據,並且每次數據分享的時候都會獲得相應的收益。

在未來還有哪些激動人心的技術會幫助實現數據自治遠景呢?

一個是零知識證明。零知識證明是說我可以不向你出示我擁有的信息內容,也能向你證明我是擁有這個信息的。

很多時候在以前的過程當中,數據交換過程中,為了證明自己擁有某一個數據就出示了這樣數據,其實數據的東西一旦被看到了之後,它的價值就下降了。零知識證明避免了數據的洩露。

在不可能三角探索問題當中,伯克利大學做出了新的公鏈架構:把計算執行和共識層拆開,一部分在芯片上完成,另外一部分在智能合約上完成,希望擴充在計算性能方面不需要犧牲。

現在也有人研究如果不想讓價值交換過程在全網廣播,是否可以產生一種智能合約,只有交易雙方才能夠看見,同時又可以很好的記錄在主網當中。

也有一些其他的項目,一開始由個人完全貢獻數據,但會出現驗真問題。對於大型數據我們的做法是:通過驗真引擎比對個人上傳的數據,幫助我們逐步把網絡從相對中心化的方式擴展為去中心化的方式,很快達到可用性,同時有驗真機制。

大家可以想像為一個數據的“天貓”加上“淘寶”的底層,會有非常好的隱私保護和激勵機制。在這個框架下,會有更多的人直接參與數據共享過程,就有機會做出更大、更完整的底層數據的資源庫。基於這樣的一個資源庫,可以在上面做非常多的有價值的事情。

基於區塊鏈公鏈技術的數據共享機制能完成數據質量本身的提升、成本的下降。因為同樣的數據肯定是來自於個人直接貢獻,比通過層層數據批發商的轉賣更便宜。

區塊鏈上的經濟模式終局

區塊鏈上的經濟模式終局到底是什麼呢?有的觀點是說是基於算法的商業模式,以及可編程的經濟體。這有幾個特徵,第一點是可以自適應的,不斷演化的。第二點是儘量少的人工干預,可以自主的運行,第三點是可以自我驅動,社區自治,有一個公共觀測的體系,有自我監督的方式。

區塊鏈架構不光可以用於評價金融風險,另外一方面也會更加了解用戶的偏好。這樣的架構在保護隱私情況下鼓勵分享,因此提供符合個人需求的產品以及服務。

在整個基石上有非常多的金融服務的模式會受到改造,包括信貸、投資、保險。可以想象在非常遠的將來,通過這樣一個非常機器智能的經濟體,金融機構相對而言分工會進一步的碎片化。

同時銀行這樣的機構,吸儲等等這樣的一些能力將變的不像以前那樣重要,因為個人將有可能把他的資產託管給這個網絡。通過這個網絡去匹配另外一個借貸雙方把出資人和需要借款的人連接在一起,通過基於數據自動執行的評估模型完成數據本身的交換,資金的交換以及資金的迴流。

這和現有的模式相當不同,我們可以在這個經濟體系當中看到市場壁壘的下降,以及更加多供應商的出現,因此很多現在的專業金融服務將有可能以更加低廉的成本提供給更多人。

監管到底怎麼樣看待這個問題呢?雖然我們國家關於區塊鏈監管有不明確地方的,但是就信用市場本身而言,在今年的1月19日人民銀行有非常正面明確向路透社表達過中國的信用市場非常適合區塊鏈應用。在剛剛發佈工信部的產業白皮書當中,也體現出國家的鼓勵,這其中包括徵信,也包括大數據交易。

部分問答回顧

區塊鏈,信用科技與普惠金融的最強引擎

Q:安全效率和去中心化只能有一個,在供應鏈裡應用區塊鏈過程中,例如食品溯源,肯定要求安全和效率,這是不是本身存在一種矛盾?

A:不可能三角是為了幫助大家理解,但不是一個最準確的描述的方式。從總量來講,三角上三個點,效益、安全和去中心化這三件事是在一個固定的點上是存在此消彼漲關係的,但不表示隨著時間推移總量不能夠擴張。所以不能夠機械的理解它。

另外一個觀念,供應鏈金融是不是可以完全的解決信息的真實性問題?當然不能。它是不是能夠比現有的世界有一些提高呢?肯定是可以的。

另外“不可能三角”主要針對公鏈。聯盟鏈沒有那麼嚴重的問題,因為參與共識的節點是有限的。當共識的節點無限的情況下,尤其使用計算資源的情況下才會引發嚴重問題。比特幣為什麼大約10分鐘出一個塊?如果共識節點過多,達成一致的效率會受到很大的制約。為什麼會有PoS和DPoS?因為利用資源更少、節點更少就會提高效率,本質上來說也是去中心和多中心之間的平衡。

區塊鏈,信用科技與普惠金融的最強引擎

提問的同學

Q:評估節點信用的時候,是不是節點和人必須對應?就像我有很多賬號一樣,如果我用這個地址感覺我的信用評估很差,我就換一個地址是不是就可以了。

A:信用評估都是有目的的,是要發生借貸給才有評估,所以鏈上的地址和真實身份之間有KYC(Know your customer)是必要的。拋開這個原則,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對地址去唯一定位它的真實身份?

也可以使用differential privacy等技術通過這個地址背後的數據和行為定位一個人。這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利用技術和真實社會中的真實身份進行綁定,甚至如果你想做很徹底的話,現在可以通過生物學的一些技術,通過指紋、虹膜充分證明節點身份。

另外一個問題是哲學問題,是不是一定是實名制的網絡。同樣問題在互聯網上也能夠看到,有一些人是支持實名化網絡的,這個問題有點像有淘寶ID,在上面賣東西,是不是一定要綁定身份證。建立一個很好的聲譽很關鍵的,名譽建立起來很慢,摧毀起來非常快。可以有一定激勵機制讓這個節點願意在大部分情況下非常誠實。

另外,莎士比亞說過:名字是什麼?這朵花無論叫玫瑰還是什麼別的都是一樣香。

這一定程度上是公共政策問題,公共政策問題有兩點,一個是技術上是不是可行,第二是從政治上來講是不是公眾能接受,在這兩點之間尋找一個平衡。如果匿名環境運行很好,大家並不需要對它實現實名制。但是如果匿名所帶來的一些風險到達需要被管控的階段的話,在那個時候,不管是政府還是公眾,都會支持實名制的節點。而這樣的一個平衡應該是動態的,會在歷史不同時間有一個在當時最有效的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