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跑過100場馬拉松的65歲退休老兵,說還要再跑20年


曹伯是一個挺尋常的老人家,長得瘦小,一口快掉光的牙,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縫,臉上褶起的皺紋,花白的雙鬢,怎麼看都像是在公園裡隨處可見的那種下棋伯伯。我爸和曹伯差不了幾歲,所以一看到他,我就覺得格外親切。

但當我們相約路跑,他脫下外套和長褲,穿上跑鞋,我看見他腿上分明的肌肉線條,一個高抬腿踢得比我還高,再一想到我爸的啤酒肚……不禁開始對曹伯格外另眼相看。

出生於1953年的曹伯對跑步的堅持真的可以說是超過半個世紀!他說自己從小學開始就很愛長跑,60年代的校園是極其根正苗紅的。

那時學校裡號召同學們練習長跑攢公里數,攢夠從廣州到北京的距離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曹伯就是這樣開始和長跑“槓上”的。後來時代更迭,雖然這個光榮榜沒了,曹伯卻一直堅持跑到現在。

曹伯說這話時笑得爽朗而真摯,還順便壓了壓腿。

原來在1988年的廣州全程馬拉松,曹伯就拿過第六名,那可是三十年前啊!誰還沒年輕過不是!只是我們捫心自問,又是不是真的有這般毅力和朝氣呢?思忖之間,看著暖陽之下奔跑著的背影,曹伯手臂上的汗珠正發著

誰都知道那裡有個終點,有些人慢慢悠悠地走走停停,有時候還會跑出路邊去追逐花叢中的蝴蝶;有些人可能還沒跑完就體力不支過早地棄賽;還有另一些人是從起跑線上開始就篤定自己會一路跑到終點的,曹伯便是這些人中的一員。

他16歲進入廣船廠工作,17歲入伍海軍航空兵部隊,在12年的部隊生活裡,除了每天的集體晨跑,他還會自己在機場公路上先跑一輪;戰友們外出辦事開拖拉機,他從來不坐,就在旁邊跟著一塊兒跑到目的地去。1982年,曹伯回到廣船廠,每天堅持跑10公里的習慣也早就改不掉了,一直堅持到現在。

在這麼多年的長跑裡,曹伯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比賽,也拿下了不少飽含著他汗水的獎項,他用自己的雙腳,丈量過祖國的錦繡河山。如今已過花甲之年的他,跑起步來我得騎個車才追得上,說起來實在羞愧,曹伯說:“我會一直這樣跑下去的, 直到跑不動為止。最好是到了80歲我還能在跑道上健步如飛,跑得還要比你們都快,哈哈!”


在曹伯眼裡,跑馬拉松和生活的道理是一樣的,事事都要循序漸進,有目標有節奏地去進行,關鍵是要與時間賽跑,當你跑在時間前頭時,不管60歲、70歲還是80歲,都能無畏地去挑戰別人眼裡的不可能!

有時候看到漸漸老去的爸爸,會羨慕他每天逛逛山頭研究風水學的自在,也會想象自己老了以後的生活。 對於老去,我的態度是:就老去吧,孤獨別醒來;就歌唱吧,眼睛眯起來~ 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