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房價越調越漲?最可怕的就是這個

為何房價越調越漲?最可怕的就是這個

房價越漲越高,調控越出越頻,然而依然讓很多人覺得房價是越調越高。據一財報道,研究機構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今年全國各地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多達159次。調控城市也從2017年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逐漸向三四線城市轉移。

儘管調控不斷,可是老百姓的感受卻沒有那麼明顯。安家融媒認為,國家從2016年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全新定位實際上是沒有問題的,而且調控的思路比如分類調控、分城施策,以及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也都是正確的,讓房子迴歸居住屬性並且保障所有人都能夠實現美好生活夢想更是我們一致的目標。

然而一方面我們看到各地方調控的同時,一方面又在通過搶人大戰來實現調控的鬆綁,這也是廣大百姓所理解到的所看到的,在很多百姓眼裡,當下所謂的搶人大戰其實就是房地產調控的變相鬆綁。故而也引起了住建部對多個城市的注意並約了他們。

就以中新網報道的文章為例,成都被約一週後,出臺了樓市調控加碼政策。“將限購對象由自然人調整為家庭,提高居民購房門檻。”客觀來說,這依然是從抑制需求側出發,希望實現房地產市場的供需平衡。自2016年底至今,成都樓市調控的思路一以貫之。從限購、限貸、限售、限價、限離,再到搖號購房,調控工具先後上陣,基本都用上了。但市場似乎並沒有因此而冷靜,國家統計局5月1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15個熱點城市中,成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排名第一,為1.1%。

為何房價越調越漲?最可怕的就是這個

也就是說,打一下,動一下,不打就不動。這就是很多地方的態度,你讓我調我就調,只求自保。也難怪很多購房者不太相信調控會剎住高漲的房價,更讓中介機構以及開發商和炒房者等其中的不法分子來利用老百姓這個心理,最後大家的預期都是調控只能越調越漲。所以,買房停不住,上漲停不住,甚至人們已經對買到即是賺到達成了一定共識,你想想如果人人都這樣想,都不相信調控可以見效的話,房價能不漲嗎?

這不禁讓我想到當年日本的樓市,那會的日本,沒人會相信自己能是最後的買房者,沒人相信市場會出問題。他們當時是瘋狂的,因為只要買房就賺錢。他們也同樣認為,東京的土地寸土寸金,所以人多地少,永遠有需求,在他們眼裡這就是個神話,“土地不會貶值”。日本人多地少,日本全民陷入炒地買房風潮,土地價格不斷暴漲,“地王”每隔幾個月就刷新一次。

他們跟我們一樣永遠有一個觀念支撐著:當地永遠都會支持房地產,因為全國只有一個東京,人口流入顯而易見。世界大都市,怎麼會有泡泡?於是,自上而下,普通老百姓也都紛紛加入炒房大軍,大家都在買房,誰還顧得上實業發展,畢竟做實業沒有炒房來錢快還省事省心。

為何房價越調越漲?最可怕的就是這個

不管你說啥,他們都不信,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這就是所謂的“塔西佗陷阱”,所以那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景象,大家都覺得是別人的責任。回到我們這裡,當人人不信調控會管用是很可怕的,當人們不相信自然規律是很可怕的,然而最可怕的是地方落實調控到底有沒有誠意。很多地方沒有調控動力,為的就是為了執行而執行,為了調控而調控,所以有的地方房價調控目標變成了“漲價目標”。

我們可以回頭看看這幾個搶人大戰中最瘋狂的城市,到底他們對調控有多少誠意?一些地方在經濟增長上過度依賴房地產行業,既對降低房價缺乏信心,又迫於問責的壓力,於是選擇制定一個“相對寬鬆籠統”、“一定能實現”的目標。這樣既能保護自己,又能讓經濟增長。可是誰來維護市場秩序?誰又能保障剛需的利益呢?

所以從國家政策執行來講,就應該讓地方如何拿出誠意,讓他們從心底裡願意為了剛需,只有他們有了調控的誠意,真有抑制房價的決心,那麼誠意值千金,市場的穩定定會立竿見影。

今年年初,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曾表示,以最大的誠意和努力幫助年輕人解決住房問題。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特別是夯實地方的主體責任。

為何房價越調越漲?最可怕的就是這個

國家和住建部對大方針做了方向性指導,也拿出了誠意,各地方該如何進行因城施策,恐怕現在的調控不僅僅是對市場的調控,更是對各地方的調控。直到各地方真正把解決百姓住房問題放在第一位時,沒有什麼打擊不了的炒房者,更沒有穩定不了的高房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