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2008年,安徽考生徐孟南第一次參加高考,他並沒有“規矩”答題,而是故意在每張試卷的答題卡上寫下“我是×××,我對高考制度有看法和建議,號稱“教育宣言”,明確希望自己得零分。最終,他沒能考入任何一所高校,也因此成為“紅極一時”的“白卷考生”。

時隔10年,徐孟南還是選擇了參加高考,又一次走進考場,他希望重拾大學夢,通過讀大學改變自己的生活。

其實,徐孟南在交了白卷之後,他就後悔了自己的選擇,也曾想過復讀,再次高考,但由於多種原因,都未能實現。十年來,徐孟南先後在上海、浙江等地打工,工作枯燥。

上班時間長,休息時間少,十分辛苦。有時甚至要連續工作好幾周,無法請假,疲憊不堪。有時他也會想,當年的做法可能真的是太傻了,如果當時認真答題,可能現在會是另外一種人生。

“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那他為什麼不換一份相對輕鬆的工作呢?他也想,但是事實卻不允許,因為輕鬆一點、好一點的工作需要有學歷和技術能力,他才高中畢業,只能做一些既累又苦的活。

十年的艱難經歷給他上了生動的一課:沒有認真參加高考,沒有認真學習給自己一個交代,最終影響的只能是自己。

十年難堪,徐孟南最終有了有力而虐心的回報:你今天的輕狂,終會成為明天狠扇你臉的巴掌。

不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終將被世界拋棄。

“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小肖小學時一直都是父母和周圍朋友眼裡的好孩子,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還很懂事,經常幫父母做家務,小學六年級前一直都是班長。

到了初中以後,卻像變了一個人,不僅變得厭學了,還抽菸、打架、早戀、逃學,還經常頂撞父母,有時發脾氣了,就亂砸東西……“問題少年”就出現在自己家,父母怎麼也想不通。

“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小肖說,我到青春期了,我要叛逆啊,你們為什麼還要對我管這管那的?

“你覺得叛逆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小肖爸爸問。

小肖:應該是褒義的!比較有個性那種,沒有叛逆就沒有個性,沒有個性的人是沒有人喜歡,沒有叛逆的青春是不完整的青春!

小肖爸:叛逆是反叛的行為,忤逆的思想,你難道以為叛逆就是個性?在沒有引導下的叛逆,會變成一場青春大浩劫,你怎麼能夠為了叛逆而叛逆?

很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認為,啊,我青春期了,我要叛逆了。

我到青春期,我叛逆,我有理。

“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於是,本來好端端的孩子突然間“三觀”盡失,學著抽菸、逃學了,打著青春期幌子標榜自己是“大人”,不思進取,甚至對他人、對父母橫眉冷對,惡語相向。

似乎不叛逆不青春,叛逆成了成長的必需品,就像吃飯、睡覺和走路一樣不可少了。

大人們談叛逆色變,戰戰兢兢,為孩子的叛逆、放縱紛紛讓路,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一顆顆狂放不羈的心。

於是,叛逆後的“好處”顯而易見——大人們寬鬆了,我們自由了……

“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一群男孩女孩聚集在一起,聊吃穿,講玩樂、網購、刷朋友圈、刷微博、沉迷於網絡遊戲,有的還抽菸打牌,甚至是約架。他們認為有了這幫兄弟姐妹,他們就擁有了全世界,以為這就是瘋狂,這就是青春。

他們看不起和不屑於那些不會化妝、不會打扮、不會玩直播、不會玩抖音的書呆子們,他們並不羨慕那些成天只知道讀書,在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好學生,甚至咒罵他們傻,沒有情趣,不會享受生活。

然而,殊不知短短几年後,好學生們上了一本,上了211,上了985,上了清華、北大,而他們只能勉強的去上三本、職業技術學校,甚至去打工,有的乾脆在家當起了啃老族。

“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一時的輕鬆自由、任性放縱最終讓生命黯然失色,自己用幾年瘋狂的青春,換來的是一生的卑微與底層。

其實,所謂的叛逆不過是偷懶、懈怠的藉口,是肆意撒野的“遮羞布”,是任性妄為的”擋箭牌“。

父母可以讓著你,老師可以讓著你,但世界不會讓著你,它總會在某個時候給你狠狠一擊,讓你焦灼疲憊,甚至體無完膚,也讓你懂得青春裡所有的放肆,都會變成不堪回首的傷痛。

青春可以不叛逆,它也不是用來叛逆的,是用來奮鬥的。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要奮鬥,就要胸懷理想,迎難而上,用不懈的努力為寶貴的青春塗抹亮麗的色彩。

“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一個老人在叫賣“一根羽毛換取兩個蟲子”,小天鶯聽了就忍痛拔下一根羽毛換了兩個蟲子,美餐一頓。第二天,媽媽帶著小天鶯飛翔於天空。

媽媽說:“等你羽毛豐滿了就可以飛得更高更遠,得到你所需要的一切。”小天鶯雖點頭,但心中仍惦記著蟲的美味。第三天,它一狠心拔下三根羽毛換了六個蟲子,吃得非常高興。

以後,它成了老人的常客。不久,小天鶯發現自己飛翔的本領遠不如從前,但出於吃蟲的慾望,它繼續拔毛換蟲。直到有一天它再也飛不起來了……最後,小天鶯悲慘地含恨而逝。

“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小天鶯抵擋不住美味的誘惑,為圖快意,以身體最重要的部件換來填補口腹之慾。它不知道,羽毛對於一隻鳥兒來說是缺少不得的,然而,一點口福讓它顛倒了是非,它錯誤地估計了慾望與生命的價值,因而因小失大,把自己推上不歸路。

“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人類很大一部分悲苦都是由於他們對事物的價值作出錯誤的估價而造成的,富蘭克林如此說。面對誘惑,常常會讓一些人失去理智,作出錯誤的判斷,得不償失。

這樣的“蟲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譬如,一些孩子禁不住垃圾食品的誘惑,花了父母血汗錢購來享用,身體卻成了垃圾回收站,從而誘發了一些疾病,他,失去了健康;

一些青少年禁不住網遊的誘惑而沉溺其中,玩得昏天黑地,他,消磨了時間;

一些年輕人吃不了人生的苦,貪圖享受,不思進取,碌碌無為,飽食終日,安逸的生活下讓他浪費了青春,喪失了鬥志。

“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健康、時間、青春、理想、奮鬥……這些洋溢著正向力量的東西,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但在一隻只“蟲子”的誘惑和催逼下,人,往往會盲目起來,短視甚至無視,它們,都變得無足輕重了。沒有了理智的權衡,從而做出了錯誤的抉擇。

“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面對孩子的懵懂,長者總會理性地教導,幫助迷茫的孩子走出誤區。

對於長者的諄諄教誨,一些孩子或者心領神會,及時調整自身言行,正直向上,陽光四溢,健康成長;或者閉耳塞聽,一意孤行,漠視生命。

以青春的叛逆為遁詞,以泡在網絡為樂事,以張狂的姿態逍遙度日,自以為這就是年輕的本質。

殊不知,這是其腦袋裡的“蟲子”在作怪,輕薄的慾望吞噬了他美好的人生,他必將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當他在人生道路上跌跌撞撞直到頭破血流之後,才幡然醒悟,想要重拾過去,然而,後悔已遲了,生命中有很多東西是不可逆的,是唯一的,失去了,就再也不會有了。

孩子們,請珍愛你的羽毛,那是你高飛的必要條件。也許幼年時你沒有覺得它的可貴,會在“羽毛”和”蟲子”間做出錯誤的判斷。

而當你羽翼豐滿,你才能翱翔於天空,俯瞰大地,你會發現,那些蟲子並不是你生命的需要,天空、陽光、空氣、花香都值得你擁有,這些美麗,前所未有。

孩子們,要發現人生的美麗,請時時學會拒絕“蟲子”的誘惑,趁著青春,揣著理想,保持鬥志,乘風破浪,奮力前行吧。

“白卷”考生10年後再高考:少年不識青春味,為圖快意強輕狂

孩子在小的時候是沒有明確和成熟的是非觀念的,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必須要正確的進行引導。青春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正常生理和心理過程,我們不必為此大動干戈,只需要心平氣和與孩子好好交流就好。

對於孩子的小叛逆你有什麼經驗或困惑嘛?歡迎來分享,讓我們共同解決,與孩子一起成長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