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平臨港鎮睦樂村優質水稻試驗田項目啟動

樂平臨港鎮睦樂村優質水稻試驗田項目啟動

樂平臨港鎮睦樂村優質水稻試驗田項目啟動

樂平臨港鎮睦樂村優質水稻試驗田項目啟動

樂平臨港鎮睦樂村優質水稻試驗田項目啟動

據瞭解,這是睦樂村光伏發電項目之後,又一個產業扶貧項目。為了這個扶貧項目的順利進行,黃尚怡考察走訪了浮樑查大村等成熟的有機農產品基地,並向農業部門取經學藝,轉變了睦樂村種糧大戶的心理觀念。

  “化肥+農藥”土地肥效一年不如一年

睦樂村是樂平市六個省級貧困村之一,是一個較為偏僻的村莊,從景德鎮市區到臨港鎮睦樂村有80公里,車程約100分鐘。全村336戶約1500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佔三分之二,而留在村裡的大多是“老幼殘”。

睦樂村整體生態環境良好,但經濟條件確實不怎麼樣,村裡幾乎沒有企業進駐,村民大多靠田地種植為主要經濟來源。黃尚怡駐村工作也有一年多的時間,在駐村的時間裡,黃尚怡吃住在村,無數次走入田間地頭,走遍全村每一戶人家,與村委會幹部和村民促膝談心,瞭解村情民意,將工作中的點滴都記錄在工作日誌中。

“水稻是這個村常見的農作物,但村裡的種植方法較為傳統,農藥+化肥的頻繁使用讓土地肥效越來越低。”黃尚怡,每年村民都要投入更多的農藥、化肥才能保障糧食的收益,但這樣的運營下去,村民每年投入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對此,他想到了近年來有機農產品的發展,他想把有機產業帶到這個村裡來,帶動村裡脫貧致富。

前期,黃尚怡到浮樑查大村等成熟的有機農產品基地進行學習考察,並向我市農業部門瞭解有機產品申請政策以及貧困村的扶持政策。在做好充分的準備後,黃尚怡向村裡的合作社提出了他的設想。

種糧大戶:帶著致富的希望去種田

“黃書記當時提出這個設想時,我們都挺驚訝的。因為不放化肥能不能種出糧食我們心裡都沒個底,雖然也聽說過有機稻米,但村裡還沒有人願意嘗試。”村裡大多農戶都認為,嘗試有機稻米是有風險的,很有可能一年都沒有收成。

而1年多駐村工作中,黃尚怡樸實無華的語言、說幹就幹的作風早就在村民們的心中牢牢地紮下了根。經過合作社商議有三家種糧大戶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們分別拿出10畝田進行嘗試,再加上貧困戶入股的10畝田,第一年40畝優質水稻的試驗田項目正式啟動。

村集體收入提高,貧困戶將直接受益

這些優質水稻試驗田扶貧如何能幫助貧困戶脫貧呢?

黃尚怡表示,村裡的貧困戶雖然也有田地,但沒有勞動力去種植,最多隻能租給他人賺取一些租金。這次他與合作社商議,讓貧困戶以土地入股的方式,首先保障貧困戶田地的租金不少,如果年終收成良好還可給予貧困戶額外分紅,直接提高貧困戶年收入。

黃尚怡表示,目前只是優質水稻試驗田扶貧項目的第一步,第二是保障優質水稻試驗田豐收和銷路,第三步是由“輸血變造血”,讓村民普遍接受優質水稻種植,提高村集體、合作社收入,從而帶動全村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