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直升機艙門重火力曝光:特種兵機降前它先“清場”!

近日,解放軍陸軍八支新質作戰力量齊聚天山腳下,接受高規格集中考核。其中特種部隊乘直升機機降進行反恐作戰的科目,裝備亮點多多。歸屬“新質”戰力範疇的特種兵全套新式裝具,不但裝掛彈匣、手雷、夜視儀、水壺等武器裝備更協調合理,並具備快穿快脫功能,而且具備此前裝具所沒有的“裝護合一”功能。也就是說,新特戰裝具既是防彈衣,也是彈藥裝備攜行具。而特種兵搭乘的運輸直升機也出現重大變化,首次裝上了艙門重機槍,在特種兵進行機降前,艙門機槍會先對著陸場進行火力急襲。

解放軍直升機艙門重火力曝光:特種兵機降前它先“清場”!

解放軍運輸直升機罕見加裝艙門機槍。感謝截圖網友。

可以看出,解放軍運輸直升機加裝艙門機槍還帶有一定的試驗性質,應該只是將步兵班用機槍通過支架等安裝到了直升機上。但這已是一個可喜的新變化。此前,解放軍陸航部隊也曾在米-171直升機機外兩側加掛火箭彈發射巢,使其變身突擊型運輸直升機。不過這一改裝並未推廣。而且,以火箭彈在機載步兵著陸前進行火力清場,仍會有不少“漏網之魚”,不如艙門機槍在機降同時進行直接火力支援的效果好。

解放軍直升機艙門重火力曝光:特種兵機降前它先“清場”!

解放軍米-171直升機加掛火箭彈發射巢。

不過更早之前,中國海軍已經先陸軍一步,在艦載直升機上加掛了艙門機槍。這一改進主要是為了執行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反海盜護航任務。此次出現的解放軍陸軍直升機加裝艙門機槍,被歸入到新質作戰力量集訓考核中,可見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會成為陸軍航空兵未來的制式裝備。

這說明解放軍陸軍越來越注重以直升機實施蛙跳式作戰。比如已經成立的兩個空中突擊旅,就是解放軍打造“飛行陸軍”的重要產物。在以直升機進行敵後、敵前沿機降作戰時,面對的最大威脅就是未被前期火力覆蓋消滅乾淨的地面火力點。比如攜帶便攜式防空導彈、機槍、狙擊步槍等遠程火力的步兵。

解放軍直升機艙門重火力曝光:特種兵機降前它先“清場”!

進行機降時,直升機必須保持懸停姿態。

此時運輸直升機需保持懸停姿態,對對手來說就是不高的空中的“活靶子”。而加裝艙門機槍後,如果以上圖的方式從機腹機降步兵,艙門機槍可以毫無阻礙地進行直接火力支援,對著陸場進行犁地式掃射,從而大大提升本機和機降人員的生存能力!

當然,由於還處於初期試點階段,所以解放軍運輸直升機採用的還是步兵使用的單管機槍。未來,很可能我軍也會研製類似美軍那樣的六管旋轉式機槍、大口徑單管機槍等直升機專用機槍。那樣的支援火力密度、直升機適裝性、射擊視野等,遠非臨時改裝的班用機槍所能比的。

解放軍直升機艙門重火力曝光:特種兵機降前它先“清場”!

外軍直升機艙門機槍。

除了出現直升機艙門機槍,解放軍新式特種部隊的單兵裝備也是亮點紛呈。“裝護一體”新攜行具、加掛瞄準鏡和榴彈發射器的95-1式突擊步槍、“拐彎槍”、大口徑反器材狙擊步槍等武器,也在此次集中考核中一一亮相。從裝備和戰術動作來看,我軍新式特種部隊已完全不遜於美俄等國的特種部隊。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莫過於此前未曾亮相的新式攜行裝具。從畫面中來看,這種裝具類似美俄等國特種兵裝備的快脫式“裝護一體”攜行具。不但穿脫方便,防彈性能好,而且彈匣、手雷等武器裝備的裝和取非常便利,單手就能搞定。同時各種隨身攜帶的武器裝備在攜行具上的功能分區明確,便於作戰中快速取用。

解放軍直升機艙門重火力曝光:特種兵機降前它先“清場”!

新式單兵攜行具。

解放軍直升機艙門重火力曝光:特種兵機降前它先“清場”!

打頭的特種兵手持“拐彎槍”。感謝截圖網友。

從此次官方播出的畫面來看,解放軍特種作戰部隊正在經歷快速而巨大的變化,從配套裝備到配屬的陸航、偵察等作戰力量,都在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可以說,《紅海行動》中展示的我軍特種作戰小組的裝備和戰鬥力,已經變成了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